听说刘建明带来了文件,沈华心中已有数——这说明刘建明回去后,已认真调查了他之前提到的情况。
……
倘若刘建明对此事漠不关心,那接下来的行动必然寸步难行。
但从现在的举动来看,刘建明显然是动了真格的。
而且刘建明既然把资料带来了,就说明了一件事——他背后的上司并非等闲之辈,对这类社团组织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盯防。
沈华倒不觉得这有什么。
在他看来,有关部门派人盯着社团活动,本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即便他知道有人在暗中观察自己的社团运作,也丝毫不以为意。
原因很简单:如果自己干的是见不得光的勾当,自然会怕人查;可眼下他所做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堂堂正正,哪怕天天有人来翻账本、查往来,又能找出什么问题?
相反,这种公开透明的状态,反而能让他的社团贴上“守法合规”的标签。
这个名声对沈华至关重要。
毕竟在整个港岛,社团向来与地下势力划着等号。
若想真正走上台面、摆脱阴影,就必须一步步积累这样的公信力。
而沈华从一开始就避开了那些灰色地带,走的是明路。
这对将来正经做生意大有裨益。
“刘建明,你拿这么多材料来,是不是太认真了?其实只要告诉我那人的名字和长相就够了。”
“没必要把他从小到大的经历都搬出来吧。”
当王建军提到刘建明带着一叠文件上门时,沈华心里就有了数——恐怕王建军已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阿利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上面的人。
虽然沈华并不完全清楚阿利的真实背景,但他明白,这件事很可能是整个局势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现在他最关心的是:刘建明带来的消息,能不能彻底揭开阿利的身份谜团。
这些年阿利一直在林坤身边做事,表现得极为可靠,甚至在上次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得林坤信任。
但正因为如此,沈华才更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人,必须重新审视。
如果阿利真是警方安插的卧底,是为了配合行动而牺牲的,那他就是条汉子,值得敬重;可如果他不过是林坤手下一条忠心耿耿的走狗,那便无需多虑。
真正让沈华担忧的,是怕自己看走了眼——把真正的内线当成敌方爪牙对待。
若真如此,那自己岂不是亲手葬送了一个英雄?那一双手,和那些草菅人命的败类又有什么分别?
“沈华,我这次来主要是两件事。”刘建明开口,“第一,阿利的身份我们查实了——他是上面派进林坤团伙的卧底。
只是这一次行动期间……”
“他并没有向我们传递有关你的任何情报。
我们也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以往他都很稳定,提供的情报多次帮我们破局。
这次是突发意外,还是他临阵倒戈?目前还不好下定论,所以对他的最终定性,暂时还没结论。”
“第二件事,就是我现在手里这些文件,全都是上面安排的潜伏人员资料。”
其实这些资料,原本只允许刘建明一人查阅。
但他反复向上级申请,才得以带出来。
因为阿利的死对他们来说打击太大。
如果阿利真的叛变,那沈华这次行动出现疏漏也就说得通了。
可问题是,沈华和刘建明共同策划的方案本该万无一失。
若无人提前察觉并反制,绝不会节外生枝。
正常情况下,林坤理应在第一次收网时就被拿下。
可偏偏那次交易,林坤根本没有露面。
这说明什么?肯定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
但如果只是简单提醒,林坤也不至于完全缺席——毕竟那是笔大买卖,利益巨大。
除非有人跟他深入沟通,让他确信危险迫近,否则他不可能轻易放弃。
林坤按理说一定会露面,可他非但没现身,反而躲得无影无踪,这就显得极不寻常。
因此,经过一番查探后,焦点自然落到了阿力身上。
阿力这个位置很微妙,是个难下定论的节点。
如果有人硬要说阿力此刻仍忠心耿耿,那林坤根本没理由缺席教育现场——他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
正因如此,阿力的问题变得棘手起来。
有了之前阿里的教训在前,刘建明的上司意识到,刘建明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大的动作。
为了不让内部人员遭受牵连,这位领导干脆把手上掌握的所有卧底名单全都交给了刘建明。
“刘建明,我没看错的话,这些可都是绝密资料吧?”
“你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这些机密文件摆在我面前?”
“你就不担心我一旦掌握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会做出什么不利于你们的事?”
沈华盯着刘建明摊开在桌上的那一堆材料,心里五味杂陈。
他真不知道该说刘建明是聪明还是糊涂。
换作别人,或许会明白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本该用来与高层周旋、换取更大筹码,可刘建明却一股脑儿全拿给他看。
若是上面的人觉得刘建明在这次行动中能起关键作用,才愿意透露这些内容,那也说得过去。
可如今这些东西竟被直接送到沈华眼前,让他亲自过目,这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沈华当即就点明了其中的风险:“你这么做,不怕惹麻烦?”他并不想占这种便宜。
其实他真正关心的,只是地藏组织里有哪些人是警方的内应就够了。
可刘建明倒好,竟然把所有卧底的完整档案都带来了。
你说沈华要是推说没看——谁信啊?可要是承认看了,将来一旦针对某些人采取行动,旁人难免会怀疑他是故意借机清除异己。
这种两头受气的局面,谁能不窝火?所以当沈华看到刘建明如此行事时,心里也不禁打了个问号:当初选这个人合作,到底是不是个错误?
“我跟你坦白讲,沈华,”刘建明语气诚恳,“如果没有你配合,我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我把这些资料带来,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要让你背锅。”
“我只是希望这次行动能顺利推进。
再说了,这份泄密之后,我上面的人肯定也会重新调整布局。”
“原本这些情报是用来防着我们这类人的,现在他们肯交到我手里,说明他们已经做好后续安排的准备了。”
刘建明的意思很明确:能把这些文件拿出来,本身就说明了他的上级对此事高度重视。
既然上层愿意放手一搏,那就意味着这场行动必须成功。
一旦失败,后续局面将难以收拾。
毕竟,只要端掉地藏这个团伙,港岛的毒品流通就会受到沉重打击。
他们这些执法人员也能暂时松一口气,不用再整天被毒案缠身。
所以,刘建明的领导清楚得很——沈华的协助至关重要。
也正因如此,才会默许刘建明将这些敏感资料带出来共同商议。
刘建明自己也明白分量,单靠他一人,根本撼动不了林坤和韩琛这两股势力。
而现在,地藏这条线还需要继续深挖,仅凭手中的证据,刘建明依旧无法确定谁才是真正潜伏在对方阵营里的人。
所以他才把所有卷宗悉数带来,只为和沈华一起厘清真相。
“刘建明,我问你一句,你在单位里头这位置,是凭自己本事拼出来的,还是家里有人在上面撑着你?”
“有没有人替你铺路,或者说,在你背后有靠山能压得住场面?”
沈华一直想不通,像刘建明这样看起来心思不深的人,是怎么在那种复杂的地方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可他也清楚,像刘建明这种身份的人,按理说对港岛各帮派的底细应该门儿清才对——不然怎么打交道?怎么周旋?
要是连对手是谁、身边都有哪些狗腿子都搞不清楚,你还查个什么案?抓个什么人?真要定罪,情报都拿不出来。
说到底,最懂你的,除了你自己,就是你的敌人。
而刘建明身为执法系统的人,不但得清楚自己的斤两,更得摸透那些社团的底牌。
只有把对方看得透彻,才能想出应对之策。
可在沈华眼里,刘建明对这些黑帮的了解,恐怕连皮毛都算不上。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到现在还弄不清——地藏那个团伙里,有没有自己这边安插的卧底。
这种事情,只要刘建明回去跟上司一问,把名单调出来过一遍脑子,自然就该心里有数。
可他倒好,直接把所有卧底资料一股脑交给沈华,让他帮忙甄别。
沈华又不是警队出身,哪能轻易分辨出谁真谁假?
不过沈华自己心里倒是清楚得很:港岛每个帮派谁掌权、手下有哪些得力干将、谁最受老大信任,这些他都一清二楚。
虽说他没跟哪个帮派正面火并过,但要在这一亩三分地活下去,就得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关系理明白。
“我爷爷早年带过兵,做过将军,现在早就退下来了,整天在家养养狗、遛遛鸟,图个清闲。”
“他怕我在家闲出事来,干脆把我扔到这里,找点正经事做做。”
沈华之所以打听刘建明家里的背景,其实就是想知道他有没有靠山。
要是刘建明背后没人,那沈华做事就得掂量分寸,还得帮他立些功劳,好让他能在单位站稳脚跟;
可要是刘建明真有后台,那沈华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喜欢港综:东星大鳄,开局乌鸦掀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港综:东星大鳄,开局乌鸦掀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