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老少爷们儿静一静,话说在大清康熙年间,山西汾州府衙里头啊——闹狐妖!
怎么回事呢?且说这府衙后宅住着位朱通判,朱大人。这日夜里批公文熬得眼酸,正揉着眼窝呢,忽见灯影儿里晃过个娉婷身影。
朱大人只当是厨娘来添茶,头也不抬摆手道:放桌上就行...
可眼角余光这么一瞟——哎哟喂!这是哪来的仙女儿?
但见这女子:云鬓斜挽缀流苏,杏眼含春带露珠,石榴裙摆风摆动,差点晃瞎朱大人的眼!
朱大人心里咯噔一下:早听说衙门里住着狐仙,莫非......
那女子倒不怯场,纤指卷着发梢轻笑道:哟~大人方才吼得那般威风,不知道的还当唤使唤丫头呢!
朱公赶紧作揖告罪,拉着衣袖请人家坐下。
您猜怎么着?这俩人一来二去就...成了那被窝里说悄悄话的夫妻啦!
这天夜里,狐女忽然掐指一算,说道:夫君,您升官的喜报就要到门口了。
朱大人喜得直搓手,忙问:当真?何时?
狐女却叹气道:就这三五日的事。可叹贺喜的锣鼓还没敲响,报丧的唢呐就要跟进巷子——这顶乌纱帽您戴不稳呐!
果不其然!到了第三天,巡抚衙门的差役敲锣打鼓送来升迁文书,朱大人正要大摆宴席,哪想第四天一大早——哎呦喂!老家快马送来丧报,老太太驾鹤西去了!
呜哇——朱大人当场眼泪泡着鼻涕痛哭道:我的亲娘啊!您怎么不等儿穿上官袍风光风光啊!
就这样,朱大人只得连夜交接公务,收拾包袱回乡守孝。
临到黄河岸边,精彩处来了!朱大人拉着狐女刚要上船,这位姑奶奶却死活不肯迈腿儿。
您听她怎么说?——郎君啊郎君,您当我是那鲤鱼精能跃龙门呢?我们狐族祖训说得明白——见水如见阎王,过河必遭天谴!
朱大人不忍分离,抱着行李在岸边徘徊不去。
正磨叽着,狐女忽然拍手说道:有了!您且在这柳树下等等,我去拜会一位老朋友。
说罢唰啦一道白光,人就没影儿了!
约莫半柱香功夫,忽见河面升起丈许浪花,当中走出个金盔金甲的神将!
这位爷赤面长须,腰缠水草,脖挂蛤蜊,开口声如洪钟:妹子放心!看在你这痴情郎面上,准你十天假期渡河!
列位!您道这神将是谁?正是执掌黄河八百里的河伯大人!原来狐娘子当年在泰山修炼时,曾与这河伯夫人结拜过干姐妹!
见狐女欢天喜地跳上船头,朱大人忙问:你不是说不能过河吗?
女子俏皮眨眼回道:我刚找了河神爷讨了张十日通行符!好比那孙猴子得了定海针——如今这黄河任我游!
这一路哪是行船?简直是游山玩水!狐女使个神通,船儿无风自动日行百里。
白天她变出荷叶伞遮阳,夜里取出夜明珠照明。闲时吹笛引得鲤鱼跳浪,闷时撒些花瓣化作彩蝶——把个朱大人伤心的心思冲淡大半!
可俗话说神仙假期也有到头时,到第十日清晨,狐女忽然泪落如珠:郎君请看——
朱大人顺着她手指望去,但见那狐女裙摆下的绣花鞋,正噗嗤噗嗤往外冒白烟哩!
原是时限已到!狐女抱着朱公痛哭:妾身好比那借了仙衣的织女,如今要到归还之期了!
说罢推窗纵身一跃——您猜怎的?竟化作只银毛狐狸,对着官船拜了三拜,咻地钻入芦苇丛不见了!
朱大人站在船头望啊望,直到那点银光彻底消失在黄河波涛间。
后来有人传说:每逢雾锁河面的清晨,总能听见狐狸啼哭般的风声。那是狐仙娘子在计算着十年之约——待朱公守孝期满重归汾州时,她还要再向河神讨张探亲假哩!
这正是:
黄河滔滔隔仙凡,十日姻缘妙难言。
莫道狐妖皆祸水,真情能破九重天!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聊斋志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