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沂水地界有个才子名叫吴青庵,字筠,年轻的时候就小有名气。
葛太史看了他的文章,每次都拍着大腿夸:“这小伙子文笔绝了!”
于是,他托关系好的人把吴青庵请到家里,想亲眼见见这人才的谈吐风采。
相见后果然没失望,葛太史直接放话:“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可能一辈子穷酸?”
转头就托邻居带话:“若他能奋发有志求取功名,我就把我女儿嫁给他当媳妇!”
葛太史的女儿是出了名的大美女,吴青庵一听,当场乐开了花,自信能考中功名。
结果秋闱考试出来,吴青庵落榜了。
不过他倒不慌,当下派人给葛太史带话:“功名富贵我自有份,只是时间的问题。您让姑娘等我三年,要是还没考上,她再嫁人不迟!”
打那以后,吴青庵读书更拼了,简直是头悬梁锥刺股。
一天夜里,月亮很亮,突然有个秀才上门拜访。这秀才皮肤白白的,留着点小胡子,腰细细的,手指修长。
吴青庵问他哪儿来的,秀才说:“我姓白,叫于玉。”
俩人随便聊了几句,吴青庵只觉得豁然开朗,当即就喜欢上了,留他住一晚。
第二天一早,白于玉要走,吴青庵赶紧说:“哥们儿常来啊!”
白于玉见他这么热情,干脆说:“要不我就借你这儿住一阵子吧,过几天就搬来。”
到了约定的日子,先有个老仆人扛着炊具过来,没多久白于玉就到了,骑着一匹骏马,好不精神。
吴青庵赶紧收拾了间屋子给他住,白于玉让仆人把马牵走,就住了下来。
打这以后,俩人天天黏在一起,相处得特融洽。吴青庵发现白于玉读的书都很生疏,绝不是考功名用的八股文。
他好奇问:“你咋不读应试的书啊?”
白于玉笑道:“人各有志嘛,我就不是奔着求取功名去的。”
晚上,白于玉总拉吴青庵喝酒,还递给他一卷书,全是些吸气呼气的修仙法门。吴青庵大多看不懂,觉得这玩意儿太迂阔,不如考功名来得实在,就扔到一边。
后来白于玉对他说:“我给你的那本书,是《黄庭经》的精髓,修仙的敲门砖!”
吴青庵笑道:“我现在急的不是这个。况且求仙必须断绝情缘,万念俱寂,这我可做不到。”
白于玉问:“为啥啊?”
吴青庵说怕断了香火,白于玉又问:“那你咋不结婚?”
吴青庵笑了笑,回道:“我没啥毛病,就是好美色!”
白于玉也笑了:“不可过度沉迷于女色!你喜欢的女子如何?”
吴青庵就把葛太史许婚的事儿说了。
白于玉有点怀疑:“葛家女儿真有那么美?”
吴青庵回道:“这可是远近闻名的,不是我眼光差!”
白于玉撇撇嘴,没再追问。
第二天,白于玉突然收拾行李说要走。吴青庵舍不得,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白于玉让童子先扛行李走,自己跟吴青庵黏糊了会儿。突然一只青蝉 “吱呀” 一声落在桌子上。
白于玉告辞说:“车已备好了,就此别过吧。如果想我,就拂拭我的床铺躺下。”
吴青庵还想问啥,眨眼间,白于玉缩得跟手指头那么大,轻盈地跳到蝉背上,蝉叫了一声,带着他一下子飞进云彩里没影了。
吴青庵这才反应过来:“好家伙,原来他是个仙人!”
他惊愕良久,半天缓不过神。
过了几天,下着小雨,吴青庵特想白于玉。看着白于玉睡过的床,全是老鼠脚印,他叹了口气,扫干净铺好被子就躺了上去。
没多久,就梦见白于玉的童子来喊他:“我家主人请你!”
吴青庵赶紧跟着走,忽然一只五彩凤凰飞过来,童子抓住凤凰说:“前面路黑不好走,你骑这个代步。”
吴青庵有些担心,问:“这么小,我坐得下吗?”
童子说:“试试就知道!”
吴青庵一骑上去,嘿,居然宽敞得很,童子也跳上凤凰尾巴。凤凰 “嘎” 地一声,一下子飞到天上去了。
没过多久,就看见一扇红大门,童子先下来,扶着吴青庵落地。
吴青庵问:“这哪儿啊?”
童子说:“天门啊!”
只见门口蹲着一只大老虎,吴青庵吓得腿软,童子赶紧挡在他前面。
再往里一看,风景跟人间完全不同。童子领着他进了广寒宫,台阶全是水晶做的,人走在上面如在镜中一般。宫里有两棵桂花树,长得快戳到天了,花香随风飘散,不绝如缕。亭台楼阁全是红窗,时不时有美女进出,个个长得容貌秀美,举世无双。
童子说:“王母娘娘宫里的佳丽更漂亮!”
但怕主人等急了,没敢多逛,赶紧领着吴青庵出去了。
走了一会儿,就见白于玉在门口等他,随后便拉着他进了屋。但见门口清水白沙,慢慢流着,玉石台阶雕花栏杆,好似月宫一般。
刚坐下,就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丫鬟端来香茶。稍后设宴,又过来四个美女伺候,个个穿着华丽,身上玉佩叮当作响。
吴青庵后背有点痒,立马有个美女伸出纤细的长指甲,帮他挠背。吴青庵心神摇曳,难以自持。渐渐微醉,就笑着跟美女搭话,美女们都笑着躲开了。
白于玉让她们唱歌助兴,一个穿红绸衣服的美女端着酒杯,当场唱起了歌,声音又软又清。其他美女拿着笙管伴奏,呜呜咽咽的特别好听。
红衣服的唱完,穿绿衣服的也端着酒杯唱了一首。还有个穿紫衣服的和穿淡白衣服的,咯咯笑着互相推让,不肯上前。
白于玉便说:“轮流来,一个斟酒一个唱!”
紫衣服的只好过来斟酒,吴青庵假装接杯子,偷偷挠了下她的手腕。美女笑出了声,杯子没拿稳,掉落在地上。
白于玉便假装斥责她,美女捡起杯子,笑着小声说:“你手凉得跟鬼爪子似的,还硬来抓人家胳膊!”
白于玉哈哈大笑,罚她边唱边舞。紫衣服的舞完,白衣服的又递过来一杯酒,吴青庵推辞不能再喝,美女捧着酒杯面露愧色,吴青庵只好勉强喝了。
吴青庵仔细看着这四个美女,个个风姿绰约,都是绝世美人。
他转头对白于玉说:“这么绝色的美人,人间找一个都难,你这儿却一下聚集四个,能否让我真正销魂一次?”
白于玉笑了:“你心里不是有喜欢的佳人吗?这些哪值得您青睐?”
吴青庵说:“现在我才知道,是我见识太少了!”
白于玉就让美女们站好,让他挑。吴青庵看得眼花缭乱,根本选不出来。白于玉记得他刚才跟紫衣服的互动,就让紫衣服陪他休息。
两人当晚缠绵至极。事后,吴青庵想要信物,美女就把手上的金镯子摘下来给他。
这时,童子进来说:“仙凡路隔,你该走了!”
美女急忙起身跑去。吴青庵又问白于玉在哪儿,童子说:“主人一早去上朝了,走时嘱咐我送你回去。”
吴青庵只好恋恋不舍地跟着童子往回走。快到天门的时候,回头一看,童子早已不知去向。
那老虎突然咆哮了一声,吴青庵吓得赶紧往前奔跑,跑到一处深渊,脚下一空,掉了下去。
吴青庵一下子惊醒,哎哟!太阳都晒屁股了。
他正要穿衣起来,有个东西从被褥滑落下去,低头一看 —— 正是那只金镯子!他心里更觉得邪乎了。
打这以后,吴青庵考取功名的心思淡了,总想跟着仙人修仙,但又怕断了香火。
又过了十个多月,他白天睡得正香,梦见紫衣服的美女从外面进来,怀里还抱着个婴儿
紫衣美女说:“这是你儿子。天上留不住他,我特地给你送来。”
说完,就把婴儿放床上,又拿起被子盖好,随后便要走。
吴青庵赶紧拉住她,美女说:“前一次是成亲,这一次是永别,咱们的夫妻缘分就到此为止了。你若有修仙的志向,或许还能相见。”
吴青庵醒来,果真看见个婴儿躺在被子里,赶紧抱去给母亲看。母亲特高兴,雇了个奶妈喂奶,给孩子取名叫梦仙。
后来,吴青庵托人给葛太史带话:“我将要隐居修仙,让葛家另选佳婿吧。”
葛太史不肯,吴青庵反复推辞。
葛太史无奈,把这事告诉女儿,女儿说:“远近谁不知道我许给吴郎了?现在改婚约,不是打我脸吗?”
葛太史又把女儿的话传给吴青庵,吴青庵说:“我不仅不求取功名,连男女之情也断了。之所以没立刻进山,就是因为有老母亲要养。”
葛太史再跟女儿商量,女儿说:“吴郎穷,我愿意跟他吃粗茶淡饭;吴郎走了,我就伺候婆婆,绝不改嫁!”
就这样,使者来回传了好多次话,始终都没谈妥。葛太史干脆选了个日子,备了车马嫁妆,直接把女儿送到吴青庵家成亲。
吴青庵被她的贤惠打动,对她又敬又爱。葛小姐伺候婆婆特别孝顺,啥都顺着老人,比普通穷人家的媳妇还周到。
过了两年,吴青庵的母亲去世了,葛小姐拿出自己的嫁妆办丧事,礼数做得足足的。
吴青庵说:“有你这么好的媳妇,我便没啥牵挂了。我就要去修仙,家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
葛小姐特坦然,没挽留他。吴青庵就这么走了。葛小姐外头打理生计,里头教育梦仙,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梦仙越长越聪明,简直是个神童,十四岁考中举人,十五岁就进了翰林院。每次朝廷给家属封号,都不知道梦仙亲妈的名字,只封了葛小姐。
每逢祭祀的日子,梦仙总问父亲在哪儿,葛小姐就把实情告诉他。
梦仙听了,想辞官去找父亲,葛小姐说:“你爹已出家十几年了,说不定早就成了仙,你上哪儿找去?”
后来梦仙奉旨去祭祀南岳,半路上遇到强盗,危急时分,一个道士握着剑冲进来,强盗吓得四散逃跑,危机得解。
梦仙感激,送给道士金银,道士不要,递给他一封信说:“我有个老朋友,跟你是一个村的,麻烦你帮我带个好。”
梦仙问:“叫啥名字?”
道士说:“王林。”
梦仙想了想,村里没这人啊。
道士说:“就是个草野小民,大人你不认识很正常。”
临走前,道士拿出个金镯子,又说:“这是女人戴的东西,我捡来没用,送给你当谢礼吧。”
梦仙接过来一看,这镯子镶嵌雕镂极其精巧。
回到家,梦仙把金镯子给了媳妇。媳妇很喜欢,便想让巧匠仿造一个,却始终不如原物精巧。
后来梦仙问遍全村,也没找到叫王林的人。
他媳妇偷偷拆开那封信,只见上面写着:“三年夫妻,天各一方;葬母教子,全靠你贤良。无以为报,奉上仙丹;剖开服用,可以成仙。” 落款是 “琳娘夫人妆次”。
媳妇看不懂,拿着信去找母亲(葛小姐)。
葛小姐看信就哭了,说:“这是你爹写的家信啊!‘琳’是我的小名。”
梦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王林” 是拆字啊!“王” 加 “林” 就是 “琳”!当场悔恨不已。
他又把金镯子给葛小姐看,葛小姐说:“这是你生母的遗物,你爹在家的时候,给我看过。”
再看那粒仙丹,跟豆子差不多大,梦仙高兴地说:“我爹是仙人,吃了这仙丹肯定能长生!”
葛小姐没立刻吃,收了起来。恰逢葛太史来看外孙,葛小姐把吴青庵的信念给他听,还献上那粒仙丹给葛太史祝寿。
葛太史把仙丹掰开,同葛小姐分着吃了,顷刻间,二人精神焕发。
葛太史当时七十岁了,走路都颤巍巍的,吃完仙丹突然觉得筋力充沛,于是直接下了轿子步行,走得又快又稳,家人气喘吁吁才能跟上。
过了一年,京城发生大火,烧了一整天都没灭。大家晚上不敢睡觉,全聚在院子里。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快烧到邻居家了,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突然梦仙媳妇胳膊上的金镯子 “嘎嘣” 一声,自己掉下来,一下变大到好几亩地那么宽,像个圆圆的月亮圈似的,正好罩在他们家屋顶上。镯子的开口在东南角,清晰可见。
大伙儿都看傻了。一会儿大火从西边烧过来,靠近镯子圈时就绕过去往东烧。等大火灭后,大伙儿以为镯子没了,突然红光一闪,镯子 “当” 地一声掉在地上。
京城里烧了几万间房子,前后左右全成了灰烬,就他们家完好无损,只有东南角的小阁楼烧没了 —— 那正好是镯子开口没罩住的地方。
更奇的是,后来有人看见葛小姐,五十多岁的人了,看着还跟二十来岁似的。这正是:
书生偶遇仙缘,娇妻坚守贞节,
孝子功成名就,一家终得圆满!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聊斋志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