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这七天里,顾逸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规律。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透,他就已经出现在操场上,雷打不动地完成十公里的长跑。
正如他所料,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就像是给解析过程装上了一个涡轮增压器。
原本预计需要一百多天的解析时间,现在被硬生生砍掉了一半。
视野右上角的倒计时,每天都在以两倍的速度飞速减少。
按照这个进度,最多再有五十多天,他就能亲手制造出那枚划时代的基因强化种子。
这个发现,让顾逸的动力条瞬间拉满。
每天跑完步,他都感觉自己不是在锻炼。
而是在修仙,每一步都踏在通往长生大道的金光上。
舍友赵旭东和田磊最近很忙。
自从上次的事件后,学校对所有相关学员的保密条例课程进行了加强。
他们俩每天都要去上一些特殊的课程,早出晚归。
这恰好给了顾逸完美的掩护。
他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溜进学校的生物实验室。
为即将到来的基因强化种子做一些前期准备。
“无营养舱激活模式”,这几个字他可没忘。
系统给出的信息很明确,这玩意儿虽然牛逼,但激活过程肯定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负荷。
想要让强化效果最大化,减少副作用,就必须提前准备好配套的“补品”。
他可不想自己成为第一个因为营养不良,被强化种子吸干的小白鼠。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生物化学和运动营养学的海洋里。
什么氨基酸配比,什么微量元素补充,什么高能蛋白合成路径……
他研究得比自己的专业课还认真。
到了晚上,图书馆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他把那部《战锤40K:极限战士》的电影翻来覆去地看。
甚至不惜动用自己那点可怜的权限。
从学校内部资料库里调取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设定集和背景资料。
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他都恨不得用显微镜去看。
在他眼里,这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科幻电影了。
这是圣经。
是技术说明书。
是通往未来的启示录。
这种规律而充实的生活,直到第八天的清晨被打破。
东南集团军的大规模实战对抗演训,正式拉开帷幕。
天色微明,顾逸穿着一身便装,背着一个简单的双肩包,站在国防科大的校门口。
没过多久,一辆挂着军牌的墨绿色吉普车,稳稳地停在了他的面前。
车窗降下,露出了邱少华那张带着温和笑意的脸。
“上车,小顾。”
“邱总,早上好。”
顾逸麻利地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吉普车启动,汇入清晨的车流,一路朝着湘城机场的方向驶去。
到了机场,顾逸本以为会走什么特殊通道,结果邱少华却带着他来到了正常的VIp候机室。
当他从邱少华手里接过那张印着“头等舱”字样的登机牌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邱总,这……是不是太破费了?”
他一个学员兵,哪坐过这玩意儿。
邱少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你小子现在可不是普通的学员兵。”
“你是战锤式系列装备的总设计师。”
“这个待遇,你受得起。”
“以后,你还会享受到比这更好的待遇,习惯就好。”
顾逸捏着那张轻飘飘的登机牌,心里却感觉沉甸甸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机票。
这是军工界前辈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
飞机平稳地爬升,很快便穿入云层。
“小顾,最近在学校怎么样?科研任务还跟得上吗?”
邱少华随口问道。
“报告邱总,一切正常。学校的课程对我来说没什么压力。”
顾逸回答。
邱少华笑了笑,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那就好。军工研发这条路,越到后面,对基础理论的要求就越高。”
“你现在底子打得牢,以后才能走得更远。”
两人从学校聊到军工,又从国内的军工发展聊到了世界前沿的技术动态。
当谈到单兵装备的技术瓶颈时,顾逸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
“邱总,其实关于等离子武器的能量稳定性问题,我最近又有了点新想法。”
“哦?说来听听。”
邱少华顿时来了兴趣。
“我前几天又看了一遍老电影”
“里面对一种叫‘脉冲步枪’的等离子武器的描述,给了我一些启发。”
顾逸开始了他的“引经据典”。
“电影里的设定是,那种武器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能量输出的最大化”
“而是在枪体内部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巧的‘能量谐振腔’。”
“等离子体在发射前,会先在这个谐振腔内进行高速循环和自我稳定”
“这样一来,虽然单次发射的峰值威力可能会略有降低”
“但能量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却能得到指数级的提升。”
“最关键的是,能大幅度降低炸膛的风险。”
顾逸说得眉飞色舞,就差当场掏出画板来画图了。
邱少华听得异常认真。
他们这些搞传统军工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功率至上”。
总想着如何把能量堆得更高,威力做得更大。
却很少有人会从“驯服能量”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能量谐振腔……高速循环……自我稳定……”
邱少华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
“好小子!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这个思路,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研究所正在攻关的好几个项目上!”
“不只是等离子武器,包括电磁炮的储能系统,甚至激光武器的激发器,都能借鉴!”
得到大佬的肯定,顾逸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而邱少华,在称赞之余。
也开始向顾逸分享一些长安军工研究所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和独特的解决思路。
那些从无数次失败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任何教科书上都学不到的。
一个敢想敢说,一个倾囊相授。
两人在万米高空之上,完成了一场跨越年龄和身份的深度技术交流。
顾逸听得如痴如醉。
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技术关节点,在邱少华的点拨下,瞬间豁然开朗。
时间,就在这种愉快的交流中悄然流逝。
当飞机的广播响起,提示即将抵达彭城机场时,两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下了飞机,又是一辆军用吉普在停机坪等候。
车辆驶出机场,朝着郊外的东南集团军演习训练场疾驰而去。
车窗外的景色,从繁华的城市,逐渐变成了连绵的丘陵和荒野。
空气中,也开始弥漫起一股肃杀的味道。
车内的气氛,也随之变得严肃起来。
邱少华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忽然开口问道。
“小顾,对于这次演习,你对你的装备有信心吗?”
顾逸沉默了片刻,认真地回答道。
“邱总,说实话,对于整场演习的胜负,我不敢判断。”
“毕竟,现代战争是一个体系对抗,一两件先进装备,很难完全左右战局。”
“但是我对战锤式等离子步枪和外骨骼动力装甲的表现,有绝对的信心。”
他的语气无比坚定。
“我相信,只要铁路队长,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被对方的远程炮火覆盖淘汰掉,那么这套装备”
“就一定能完美复刻出电影里那些星际战士的恐怖战力。”
邱少华点了点头,对顾逸这种理智而自信的态度很是欣赏。
他转过头,看着顾逸,表情变得格外郑重。
“这次演习,非同小可。”
“总装和国防部,各有一位核心层的领导会亲临现场观摩。”
邱少华的这句话,让顾逸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设计的装备,将直接进入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本来,按照流程,演习结束后,应该是由我们四个研究所的总设计师,联合向领导做汇报。”
邱少华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是,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了一下,一致决定,把这个机会让给你。”
“等演习结束,由你,亲自向两位核心层领导,详细报告你的设计理念和装备细节。”
顾逸的呼吸,瞬间变得有些急促。
他猛地看向邱少华,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感激。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提携了。
这是在给他铺路,是把一份天大的功劳,直接推到了他的面前。
“邱总……这……”
顾逸的声音有些干涩,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邱少华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了鼓励的笑容。
“不用谢我们,这是你自己挣来的。”
“是你靠着那个什么……战锤灵感,设计的装备本身足够硬,才有了这个机会。”
“把握好机会。”
喜欢科技强军:开局点出战锤动力装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科技强军:开局点出战锤动力装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