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轻松休闲

首页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离谱!都无敌了,女帝让我吃软饭家业九星杀神无上血脉武神主宰小说叶修陈婷婷玄幻:开局觉醒神级复制天赋不朽家族,我能改变子孙资质师妹低调点,我还没无敌呢!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轻松休闲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全文阅读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txt下载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67章 偶遇李师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稷下学宫归处残阳如熔金,泼洒在学宫的朱红宫墙上,将“明伦殿”三个篆字映得愈发沉厚。

方炎负手立于殿外, 殿外早围满了诸子百家的学子。墨家代表捧着新抄录的《辩论法五则》,青布衫上还沾着工坊的铜锈,却执意要方炎再补一句批注:“侯爷这‘以实证理,以理驭势’,竟与我墨家‘兼爱非攻’的根基暗合,若能再论器械之利,当是佳话!”

法家代表则捻着山羊胡,赞的是方才领域对决,“兵道万象诸道为用”可比孔慎之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出百倍!” 方炎一一颔首,语气却淡:“诸位谬赞。兵家从不论空谈,今日与孔公论道,非是方某才高,只因孔家守着千年的旧纸,忘了‘为生民立命’才是儒道根本。”

他指尖扫过袖中那页写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宣纸,墨迹已干,却似还带着问道会上的浩然气——方才他掷地有声念出这四句时,连道家的清虚道长都抚掌叹“此乃跨儒道两家的大志向”。

身后的亲卫统领秦武低声道:“侯爷,宫里来人说官家要召您入宫庆功,还有……蔡相府也递了帖子,说想为您接风。”

方炎脚步一顿,眉梢微挑。宋徽宗赵佶召他,是为了中州一统的事——如今金辽在北虎视眈眈,西夏占着河西,连东南的倭国、安南都敢扰边境,官家早有“扫平蛮夷,一统中州,证大圣道果”的心思,今日他在学宫压了孔家(孔慎之是保守派,一贯反对主动用兵),官家自然乐见。可蔡京接风是假,想攀附他这新晋的“稷下红人”才是真。

“回了官家,说我刚从学宫出来,一身风尘,需先回府换衣,稍后再入宫。”方炎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兵家决断,“至于蔡家的帖子,就说我军务在身,无暇应酬。” 秦武应声而去。

方炎望着天边渐渐升起的第一盏花灯——今日是上元节后的最后一场花灯会,汴河两岸早挂满了各色灯盏,连空气中都飘着糖霜和灯油的香气。他忽然想起幼时随父亲在南疆边关,难得过上元,只能用兽油裹着麻布做灯,哪有这般热闹。也罢,入宫前,倒不如去汴河边走一走,看看这万里河山的“中心”,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汴河两岸已是灯的海洋。道家的修士用符箓驱动着“走马灯”,灯上画的是“老子骑牛过函谷”,灯影流转间,竟有淡淡的灵气萦绕;儒家的书生们围在“诗灯”下,你一句我一句地对诗,赢了的能得一盏刻着《论语》的琉璃灯;连墨家的工匠都来了,他们架起的“机关灯”最是热闹,灯芯里藏着小机关,一拉绳,便会弹出纸剪的兵将,模拟着“牧野之战”的场景。

方炎沿着河岸走,指尖偶尔拂过栏杆上的雕花——这些雕花是工匠们一刀刀刻的,有耕牛,有织机,有孩童嬉闹,倒比宫墙里的龙凤图案,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他正看得入神,忽然听到一阵琴音,从河对岸的“画舫茶肆”里飘来。 那琴音不似寻常歌姬的靡靡之音,初听时像汴河的流水,舒缓平和,可细听之下,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郁——像是寒梅在雪中绽放,明明有傲骨,却被风雪困住,连绽放都带着几分勉强。

方炎脚步不由自主地顿住,循着琴音望去。 茶肆二楼的窗边,坐着一位女子。她穿着素色的襦裙,外罩一件月白的披帛,披帛上绣着几枝墨梅,随着她拨弦的动作轻轻晃动。她面前摆着一盏“梅花灯”,灯影落在她脸上,映得她眉目愈发清丽——不是那种张扬的美,而是像水墨画里的仕女,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连拨弦的指尖,都透着一股雅致。

正是李师师。

汴京城里无人不知,李师师不仅貌若天仙,更通诗词琴画,连官家都常微服去她的“矾楼”听琴。可他素来不喜风月场所,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她。只是这一见,却让他想起方才在学宫念的“为生民立命”——这琴音里的沉郁,哪里是风月女子该有的?倒像是藏着对家国的忧思,对世事的无奈。

琴音忽然停了。李师师抬起头,恰好与方炎的目光对上。她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认出了他——今日稷下学宫的事,早已传遍汴京,玄色侯服,腰间佩着“定远侯”的玉牌,不是那位赢了孔慎之、写出“横渠四句”的兵家侯爷是谁? 她起身,对着方炎微微屈膝行礼,声音清如玉石:“妾身李师师,见过定远侯。方才听闻侯爷在学宫的高论,心折不已,竟在琴音里泄了心绪,让侯爷见笑了。”

方炎也拱手还礼,语气比在学宫时温和了几分:“李姑娘不必多礼。方才那曲《梅花三弄》,姑娘弹得极好——尤其是第三叠的转折,似寒梅遇雪而不折,倒让我想起在镇北关守夜时,见着的那丛雪中梅。” 李师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寻常权贵见了她,不是夸她容貌,就是赞她琴技“悦耳”,可方炎却从琴音里听出了“傲骨”,还联系到了边关的实景——这哪里是把她当“风月女子”?分明是把她当能懂“风骨”的知己。她心头微动,轻声道:“侯爷过誉了。妾身不过是借琴抒怀,哪及得上侯爷‘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方才在茶肆里,听书生们念侯爷的‘横渠四句’,妾身竟忍不住落了泪——这天下,太久没有人为万民说句话了。”

方炎看着她眼中的水光,忽然觉得,这汴河的灯影再亮,也不及她眼中的这一点真诚。他指了指茶肆外挂着的“诗灯”,那灯上写着一句上联:“灯映汴河千点翠”,却还空着下联。“李姑娘既通诗词,不如与方某对一对这联?也好不负这花灯夜景。”

李师师点头应允,略一思索,便轻声道:“‘琴随侯府几分刚’。” “刚”字一出,方炎眼中也泛起笑意。这联不仅对得工整——“琴”对“灯”,“侯府”对“汴河”,“几分刚”对“千点翠”,更暗合了他的兵家身份,还点出了方才琴音里的傲骨。

他接着道:“那再对一句?方某出‘兵戈只为安黎庶’。” 这次李师师没有犹豫,几乎是立刻答道:“‘笔墨亦能醒世人’。” 两句对完,两人都静了静。汴河上的花灯顺着水流飘过,灯影在两人之间晃动,竟有种说不出的默契。

方炎正想再说些什么,忽然听到一阵嚣张的笑声,从茶肆楼下传来。

“哟,这不是李姑娘吗?怎么有雅兴跟个兵家少爷聊天?”一个穿着锦袍的公子哥,带着十几个家奴,堵在了茶肆门口。他脸上涂着脂粉,头发用金簪挽着,一看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正是蔡京之子,蔡攸。

蔡攸几步走上二楼,目光在李师师身上打转,眼神里满是轻佻:“李姑娘,前日我派人去矾楼请你,你说身子不适,怎么今日倒有精神跟别家公子厮混?莫不是觉得,这定远侯比我蔡家还有权势?”他说着,伸手就要去碰李师师的披帛。 李师师往后退了一步,脸色发白,却还是强撑着道:“蔡公子自重!妾身与侯爷只是偶遇,论诗谈琴,并无不妥。”

“不妥?”蔡攸冷笑一声,转头看向方炎,语气里满是不屑,“方侯爷,我劝你少管闲事。李姑娘是官家都看重的人,你一个带兵的粗人,配跟她说话吗?识相的,就赶紧滚,不然我让我爹在官家面前参你一本,说你调戏良家女子!”

方炎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他没有动怒,只是缓缓上前一步,挡在了李师师身前。一股无形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那是常年在边关领兵,见惯了生死的兵家煞气,凝而不发,却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冷了几分。

蔡攸带来的家奴,竟吓得往后退了半步。

“蔡公子,”方炎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第一,李姑娘是汴京城有名的才女,不是你口中的‘玩物’,你方才的言行,是对她的不敬,更是对读书人的侮辱;第二,本侯是朝廷册封的定远侯,奉旨守边,你说本侯是‘粗人’,莫非是觉得,守护这大宋河山的兵将,都比不上你这只会寻花问柳的纨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蔡攸发抖的手指,继续道:“第三,你说要让蔡相参我?不妨告诉你,方才官家刚召我入宫,若是本侯把你今日的所作所为,原原本本地告诉官家——你觉得,官家是会信你这骚扰才女的儿子,还是信我这刚为大宋挣回颜面的侯爷?”

蔡攸被他说得脸色煞白。他虽然纨绔,却也知道方炎如今正是官家面前的红人,更何况方炎说的句句在理,若是真闹到官家面前,他爹蔡京也保不住他。他咬了咬牙,却不敢再放肆,只能狠狠瞪了李师师一眼,带着家奴灰溜溜地走了。 茶肆里的人都松了口气,几个书生还偷偷为方炎竖了大拇指。

李师师看着方炎的背影,心头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不是因为他救了她,而是因为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把她当“需要被施舍保护的弱女子”,而是先维护她的尊严,再用道理和身份压制蔡攸。

蔡攸走后,茶肆里又恢复了热闹。方炎转身看向李师师,见她脸色还有些苍白,便从腰间解下一个暖炉——那是用兵家秘法淬炼过的,里面的炭火能保温三日,还带着淡淡的松木香。“李姑娘,天还冷,拿着暖暖手吧。” 李师师接过暖炉,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方炎的手很暖,却带着一层薄茧——那是常年握兵器留下的,不像其他权贵的手,那般细腻光滑。她心头一跳,连忙低下头,轻声道:“多谢侯爷。”

两人并肩走到汴河边,沿着河岸慢慢走。河面上的花灯越来越多,有一盏“九州灯”最是显眼,灯上画着大宋、金、辽、西夏、蒙古、倭国、安南的地图,灯芯里藏着道家的“聚灵阵”,灯影流转间,竟似能看到各州的风土人情。 “侯爷看那盏灯,”李师师指着“九州灯”,轻声道,“曾听官家说,他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扫平这些蛮夷,一统中州,到时候便能证得‘大圣’道果,还天下一个太平。”

方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一统中州固然是好事,可若只是为了‘证道果’而战,让万民流离失所,那这‘太平’,又有什么意义?”他转头看向李师师,眼神真诚,“方某在边关多年,见多了百姓流离——他们不在乎谁统一天下,不在乎谁是‘大圣’,只在乎能不能有地种,有饭吃,有灯可赏。我兵家的‘势’,从来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守护这些最寻常的日子。” 李师师心中一震。宋徽宗说的“一统中州”,在她听来,总带着几分帝王的执念;可方炎说的“守护百姓”,却实实在在,像汴河边的花灯,温暖又真切。她忽然想起方才在学宫,方炎念“为生民立命”时的模样——原来他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真的把万民放在了心上。 “侯爷的心思,妾身懂了。”李师师轻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只是……有些约定,一旦许下,便难回头。”

方炎早听出她语气里的矛盾,却不追问,只指着河面上飘来的“同心灯”,灯上写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方某虽领兵惯了,却也懂‘一心人’的意思。”他声音放软,带着几分认真的调侃,“我不催姑娘做选择,只盼姑娘记得——我这柄护过边关的剑,能护你周全;我这颗装着万民的心,也能装下姑娘的喜忧。若是姑娘愿意,往后上元灯节,我都陪你看。”

李师师指尖攥紧了暖炉,眼眶微热。她忽然轻声念起“横渠四句”,念得很慢,像在叩问自己的心。方炎静静听着,不打断——他知道,有些选择,得她自己做。

不知不觉走到茶肆门口,李师师停下脚步,把暖炉还给方炎:“侯爷,天色不早了,您还要入宫,妾身不耽误您了。”

方炎接过暖炉,却从袖中取出一张纸,纸上是他方才写的诗:“汴河灯影照清辉,琴音入耳解尘扉。若问兵家心中事,一生只为万民归。”他递过去时,笑着补充:“其实落笔时,总忍不住想加一句‘灯影下有佳人’,才算真圆满——这首诗,送姑娘做纪念,也盼姑娘别忘了,有个侯爷还等着听她弹《平沙落雁》呢。”

李师师接过纸,指尖抚过墨迹,只觉得那字里行间都带着温度。她抬头看他,眼中满是不舍,却还是强笑道:“侯爷的诗,妾身会好好珍藏。他日定为侯爷弹《平沙落雁》,祝侯爷平定边关,也……祝侯爷得偿所愿。”

“那我等着。”方炎点头,转身时还回头看了她一眼,“姑娘早些回去,夜里风凉,别再冻着。”

李师师站在原地,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灯影里,手中紧紧攥着那张诗稿。暖炉的余温还在掌心,方炎的话还在耳边,她忽然觉得,那颗原本系着“约定”的心,竟悄悄偏向了这盏花灯下的知音——原来心动,不是刻意为之,是他懂她的琴、护她的尊、暖她的手,是他的刚直里藏着的温柔,一点点撞进了心里。

汴河花灯还在飘,流水带着琴音般的回响,李师师轻轻念着诗里的“琴音入耳解尘扉”,嘴角忍不住弯起——或许,这尘世间的知己,比那遥远的“约定”,更值得她期待。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剑域神帝我不想当老大大唐:神级熊孩子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乡村神医恋上邻家大小姐求魔一卦千金:玄学主播资产过亿极品黄金瞳霸总追婚:夫人,哪里跑!山村最强小农民叶修陈婷婷高魔地球我的细胞监狱大戏骨踏准风口成巨富剑道第一魔欢宠田园,农女太子妃武逆焚天
经典收藏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养育人类幼崽重生之称霸足坛我穿成一把刀了种田在无尽海域重生从娶女知青开始当瓦罗兰遇上美漫英雄神医大佬一怒要休夫都市之重生修仙二十浪荡岁造化丨鼎贵族骑士:从男爵开始建立帝国逃荒弃我?手握系统全族求赏饭!重生洪荒蓬莱:三仙岛上收徒称霸玄幻之神级扫描一剑之下,众生平等!废柴成帝嘎嘎乱杀任性总裁,爱你情非得已凡人修仙之魔道至尊临神传三国异途:科技与异能交织的争霸
最近更新开局拍卖寿元,圣王大帝都抢疯了冥王大陆之开元志听风云笈归剑斩我破烂战神开局融合AI,我成了天道管理员蚀灵玄途无限契约:我靠灵兽军团称霸苍岚师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缉的血仙龙武异界开道馆辰仙之路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逆命西游:我以国运护人族大妖主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反派:合欢圣子,女主跪求我放过道辟九霄色仙巢九龙神魔诀反派魔尊,我的女弟子都想弑师!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轻松休闲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txt下载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最新章节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