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学院长老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在方炎的心湖中掀起滔天巨浪,却也瞬间照彻了前路迷雾。
他独自一人在那间分配给四等墨者的、略显宽敞却依旧堆满图纸和模型的工作室里静坐了整整一夜。蒸汽机模型早已停止运转,冰冷的金属在油灯下泛着幽光。窗外,天工城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穹顶之上模拟的周天星轨仍在无声运转,冰冷而精确,如同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
“世界的认可…万民之气运…”方炎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的思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运转起来。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将这个半圣空间仅仅视为一个高级的“实验室”或“考场”,将这里的墨者与民众视为提供考核反馈的“Npc”。但公输班圣道演化的世界,何其真实与复杂?这里的亿万生灵,他们有喜怒哀乐,有生产生活,他们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体”,而墨家之道,旨在“利”这个“体”。
他的创造,若不能惠及这个“体”,不能引发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那么在这个世界的规则认定中,便是“无用”的巧技,自然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来凝聚天工之心,突破大儒之境。
“利天下…而非利学院。”方炎眼中精光湛然,“既然如此,那便让变革,从最基础的生产与生活开始吧。”
方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与民生最息息相关的纺织业。此界的纺织多依靠人力织机,效率低下,布匹价格昂贵,寻常百姓一年也添置不了几件新衣。
他改进了蒸汽机,使其输出更平稳,更适合驱动精密机械。随后,他耗费半月心血,设计出了蒸汽动力纺织机的完整图纸。这并非简单的动力替换,而是对纺纱、织布整个流程的重新设计,整合了飞梭、珍妮机等多重概念,效率相较人工提升了近百倍!
但他深知,单靠自己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与应用。他想到了墨家的组织形态——一个高度结构化、拥有大量能工巧匠和合作传统的团体。
次日,方炎没有去学院工坊,而是带着厚厚一叠图纸,直接找到了天工城内最大的墨家行会——“天巧阁”。阁主是一位神色精明的老牌叁等墨者,见到方炎这位风头正劲的新晋天才,倒也客气。
“方大家今日前来,所为何事?”阁主抚须问道。
方炎直接将蒸汽纺织机的部分图纸在桌上铺开:“阁主请看此物。”
阁主初时还不甚在意,但随着方炎的讲解,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也逐渐急促起来。他浸淫此道数十年,一眼便看出这图纸所描绘的机械蕴含何等巨大的能量!
“这…这…方大家,此物当真能成?”阁主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模型已验,效能无误。”方炎语气平静,“然我一人之力有限,欲将此机推广于世,惠及万民,需借重贵行会之力。”
“方大家的意思是?”
“合作。”方炎指向图纸,“我将完整图纸与技术授权于天巧阁,由贵行会负责组织工匠,批量制造此蒸汽纺织机。所售之利润,我分三成。”
阁主心脏狂跳。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但更看到了风险:“方大家,此物虽妙,但制造复杂,成本高昂,且需配套蒸汽动力,销路…”
“销路不必担忧。”方炎打断他,“首批机器,我可联系城内三大布商,以分期付款、以未来布匹抵扣等方式先行试用。见效之后,不愁无人来买。至于蒸汽机,我另有机车工坊可配套提供。”
方炎早已谋划周全。他并非只要授权费,他要的,是快速形成产业链!他将自己定位为“核心技术提供方”和“标准制定者”,通过授权与合作,撬动整个墨家的生产力量,快速将技术转化为商品,铺向市场。
阁主沉吟良久,最终一咬牙:“好!我天巧阁,接了!”
合约迅速签订。天巧阁调动了麾下数十名优秀工匠,日夜赶工。同时,方炎亲自出面,说服了将信将疑的布商。一个月后,第一座由十台蒸汽纺织机构成的试点工坊在天工城西区建立起来。
当锅炉点燃,蒸汽轰鸣,纺织机以非人的速度高效运转时,所有围观的人都惊呆了。昔日嘈杂忙乱的手工作坊,变成了充满力量感与秩序感的机械殿堂!出布的速度,让布商老板笑得合不拢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城。订单如雪片般飞向天巧阁和方炎的机车工坊。纺织机的价格不菲,但带来的效益是颠覆性的。不仅是大布商,许多小有资财的市民也开始合伙购买,开办小型纺织工坊。
纺织业,这个古老的行当,率先被蒸汽的力量所重塑。布匹价格开始稳步下降,更多平民百姓能够穿上更便宜、更结实的机织布。天工城内,依靠纺织为生的人们,经历了短暂的阵痛后,迅速在新的产业链中找到了位置——操作机器、维护机械、运输原料和成品…
方炎清晰地感受到,随着第一台蒸汽纺织机售出,第一匹蒸汽动力织出的布流入市场,一丝丝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温暖而蓬勃的“力量”,开始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融入他的墨者徽章,融入他的神魂。那是惊讶,是感激,是获得新生计的期盼,是生活得到改善的欣悦…是万民气运的初步认可!
他的才气并未暴涨,但变得更加凝实、活跃,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纺织业的成功,只是开始。方炎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交通。
天工城乃至整个半圣空间世界,货物运输主要依靠漕运与畜力车队,速度慢、成本高、受天候地理制约极大。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钢铁巨兽驰骋于大地之上的画面。
蒸汽火车!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这是比纺织机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机车本身,还有铁轨、枕木、路基、信号系统、站点建设、调度管理…
这一次,方炎没有寻找行会合作。他深知此事的重大与敏感,直接以四等墨者的身份,请求觐见天工城城主——一位由墨家高层兼任的、德高望重的贰等大匠宗。
在庄严肃穆的城主府内,方炎铺开了他精心绘制的《天工城轨道交通规划图》以及蒸汽机车的设计草图。
“城主大人,”方炎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此物名为‘蒸汽机车’,可拖拽数十节满载车厢,日行千里,不受风雨阻碍。若能在天工城内外铺设铁轨,构建网络,则货物周转效率将提升十倍,人员往来将极其便捷,城内拥堵可大为缓解,城防兵力机动能力亦可倍增!此乃强城富民、固本培元之利器!”
城主看着那复杂的图纸和宏伟的规划,久久不语。作为贰等大匠宗,他的眼光远超常人,他能看到这钢铁巨龙背后代表的战略意义和恐怖潜力,但也看到了那巨大的投入和未知的风险。
“方大家,此计太过骇人。所需资金、人力、物力堪称海量,且前所未有,成败难料啊。”城主沉吟道。
“大人,风险与收益并存。”方炎毫不退缩,“初期可不必贪大求全。我可先筹资建立一条示范线路,譬如从天工学院至西市码头。由我的机车工坊与炼金工坊联合制造机车与铁轨,自负盈亏,运营成效,大人与万民共鉴。若成,则推广全城乃至全国;若败,损失亦由我一力承担,绝不耗费府库一分一银。”
方炎再次展现了他的魄力与自信。他以自身信誉和之前积累的财富为赌注,要撬动这盘大棋。
城主被他的决心打动,更被那蓝图描绘的未来所吸引。最终,城主给予了官方层面的默许与有限支持——允许他在规划线路上施工,并协调部分土地问题。
方炎立刻行动起来。他几乎将前几个月通过授权和技术入股赚取的所有财富,全部投入其中。他招募了大量工匠、流民,开始热火朝天地铺设铁轨,兴建站台。机车工坊里,第一台实验性的蒸汽机车“炎龙一号”开始组装。
天工城的市民们好奇地看着那些一根根铺设在路上的钢铁轨道,议论纷纷,不解其意。
三个月后,第一条长度约十里的示范线路终于建成。通车当日,人山人海。“炎龙一号”如同真正的巨龙,喷吐着浓烟白汽,拉着三节车厢,在万众瞩目下,发出巨大的轰鸣,沿着铁轨平稳而有力地启动、加速!
大地微微震动,汽笛长鸣!
人们被这钢铁造物的力量与速度彻底震撼了!欢呼声、惊叫声响彻云霄。
运营效果出奇地好。货运价格比马车便宜近半,速度却快上数倍。客运车厢虽然简陋,但票价低廉,安全快捷,瞬间成为了市民往返码头与城区的最佳选择。
成功毋庸置疑!城主大喜过望,官方态度立刻转为全力支持。更多的线路规划被提上日程,通往周边城市的计划也开始酝酿。方炎的“天工轨道交通行”瞬间成为全城最炙手可热的产业,吸引来海量投资。
钢铁的脉络,开始以天工城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延伸。它所到之处,时空被压缩,经济被激活,格局被改变。更为磅礴浩瀚的万民气运,如同百川归海,涌向方炎。他的徽章嗡嗡作响,体内的墨家才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提纯,那层通往叁等的壁垒,似乎清晰可触。
蒸汽火车带来的巨额利润,又被方炎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下一个更前沿的领域——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电气化研究。
他在学院边缘建立了一座戒备森严的“电磁奥秘研究所”,招募了一批最顶尖、最富有想象力的物理术和法阵术天才墨者。方炎将电磁理论的核心公式和原理倾囊相授,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研究所的进展日新月异。很快,第一台实验性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诞生。虽然功率微小,却意义重大,证明了“磁生电,电生磁”的伟大力量。
随后,方炎根据记忆,画出了白炽灯泡的草图。灯丝的材料选择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一种经过处理的熔点很高的金属丝成功了。
在一个夜晚,方炎当着城主和众多墨家高层的面,在研究所内演示了“电灯”。当开关合上,玻璃泡内的灯丝骤然发出稳定而明亮的光芒,将房间照得如同白昼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光芒,远比油灯明亮,比烛火稳定,更没有烟火气!
“此物…此物可照亮万家灯火!”城主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几乎同时,研究所的另一小组,基于电动机原理,制造出了简易的电力传动装置,可以轻松驱动小型机床。这意味着,一种比蒸汽机更清洁、更便捷、更易控制的新动力出现了!
电灯与电机,虽然还未大规模应用,但其展现出的颠覆性潜力,已经让所有目睹者心潮澎湃。方炎计划先在天工城主干道和重要建筑铺设线路,建立小型发电厂,推行公共照明,让所有人亲眼见证“电”的神奇。
而与此同时,方炎脑海中的知识库再次被触发。在提炼石油以获取更好润滑油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汽油。这种清澈易燃的液体,让他瞬间想到了另一种更高效的内燃动力。
内燃机的设计图纸开始在他案头浮现。相比于蒸汽机的笨重和外燃,内燃机更轻便、效率更高。他预见到,一旦内燃机成熟,汽车这种能够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甚至重塑城市格局!
他立刻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秘密项目组,开始攻关内燃机的技术难题。汽油的提纯、气缸的精密加工、点火系统…一个个难题摆在那里,但他相信,凭借现有的技术积累和这群天才墨者,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天工城,乃至整个世界,正被方炎以一己之力,猛力推向着一个全新的、轰鸣作响、电光闪耀的工业时代。
他的每一项创造,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扩散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
汇聚而来的万民气运已经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如同金色的云雾缭绕在他周身。那枚四等墨者徽章剧烈震颤着,表面的“肆”字光芒流转,仿佛随时都要崩碎重组。
方炎能感觉到,距离那叁等大儒之境,只差最后临门一脚。那层壁垒已薄如蝉翼。
但他也明白,这最后一步,或许并非水到渠成。它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广泛,或许还需要一种更深层次的、对世界规则的“理解”与“契合”。
他站在研究所顶楼,望着脚下逐渐被电灯点亮的城市轮廓,听着远处蒸汽火车传来的悠长汽笛声,心中一片宁静与昂扬。
变革已然开启,巨轮无可阻挡。
而他,方炎,将是这个新时代的……命名者与引路人。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