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明华脸上的笑容很快淡了几分,转而露出一丝担忧,连忙追问。
“人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粮食补给能跟得上吗?可别让乡亲们饿肚子!”
王逸凡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语气笃定地回应。
“团长您放心!粮食问题早就有准备,完全能解决!”
“咱们凤乡镇周边征收的赋税本就很低,不会给乡亲们添负担。
再有我们特战团每次打仗都缴获大批物资。
光粮食就攒下不少,足够支撑日常消耗,甚至还有结余。
这些多出来的粮食,还有征收上来的富余作物。
我们都会投放到镇上的市场里,保障供给”
“而且啊,”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显轻快。
“过来定居的乡亲们,不光是逃难的,不少人都带着自家的家产和积蓄。
咱们凤乡镇的开荒队也早已成型,现在都有三千人规模了。
在镇周边和附近乡村开辟了大片田地。
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乡亲们养殖鸡鸭猪羊等牲畜,发展副业。
所以目前来看,凤乡镇的粮食供给完全没问题,您尽管放宽心!”
“退一步说,就算后续粮食出现缺口,我们也能通过特殊渠道采购补充”
王逸凡补充道,语气里满是底气。
“现在咱们根据地资金充裕,完全能应对这类情况”
李明华彻底放下心来,赞许地点点头:“逸凡,这方面你做得确实周到!
民生保障本就是重中之重,不能有半点马虎”
他话锋一转,又想到新的问题。
“对了,凤乡镇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原来的房屋肯定不够住了吧?”
“团长您说得太对了!” 王逸凡笑着应答。
“所以我们最近一直在加紧扩建城镇。
咱们镇上有支特别厉害的建筑工程队。
领头的叫鲁敬祖,可是鲁班的后人,手艺精湛得很!”
“鲁师傅带着一千多人的工程队,不光盖起了大片民房,还拓展了乡镇规模。
咱们根据地不少防御工事,也都是他们一手修建的,质量绝对过硬!”
“对了,团长,还记得您上次提过的,要保护好我们那几门 75 毫米高射炮吗?”
王逸凡话锋一转,说起具体规划。
“我琢磨着,就算有高射炮,也怕鬼子飞机突袭轰炸。
所以特意让工程队修建防空炮塔,把高射炮部署在塔里。
这样一来,既能精准打击敌机,又能保护炮手安全,防护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李明华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赞许。
“这个规划好!上回我就琢磨着,咱们有高射炮。
但鬼子的轰炸防不胜防,要是能建起防空高塔,防护力肯定能翻倍!”
他深知这高塔的厉害,有两米到三米厚的墙体。
就算鬼子的航空炸弹直接命中,也别想炸穿。
高射炮架在塔上的射击孔里,既能稳稳扫射敌机,又能躲在厚墙后避险。
鬼子想把炮弹扔进那小小的射击孔里,比登天还难。
就算用高射机枪俯冲射击,那难度也极大!
总之凤乡镇是特战团的根据地、大本营,必须守得固若金汤!
如果防空这块做到位,再加上特战团的兵力和火力。
只要鬼子不来一个师团,他都有把握能挡住他们!
两人接着聊起凤乡镇的其他建设。
王逸凡越说越有兴致:“现在镇上人多了,学校也新增了一所。
为了让居民们多认字、长见识。
我让学校还办起了夜校,免费教镇上的乡亲读书写字。
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只要愿意学,都能来听课认字”
李明华听后很是满意!
根据地不光要保平安,还得让乡亲们日子过得有奔头!
除了夜校,李明华之前还出了个巧主意。
就是让学校的每个班级,每周都要抽一天时间。
让学生们组成两三个人的小队伍,到镇上的大街小巷摆摊设点,免费教居民认字。
这个办法既让学生们巩固了知识,又能帮居民们快速扫盲,一举两得。
李明华的心思很明确,就是要大力提高根据地居民的认知水平。
为日后的建设事业储备人才。
有知识、有认知的劳动者,远比目不识丁的人更能适应发展需求。
还让李明华欣喜的是,王逸凡还牵头办起了一家纺织厂。
建了一处宽敞的厂房,召集镇上的妇女们,专门缝制军服和日常衣物。
王逸凡还用上了李明华提供的汉服设计图样,让人制作汉服!
李明华对汉服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
在前世,他对汉服是有一定的研究。
所以他将记忆中各式各样的汉服样式。
从田间劳作的汉服、日常百姓穿的汉服、还有华丽礼服,都绘制成图样交给了王逸凡。
如今凤乡镇的纺织厂在他的指导下,生产的服装几乎清一色都是汉服款式。
虽然以平民日常服饰为主,但即便是这些平民汉款。
也比当下百姓穿的带有蜈蚣扣等满清元素的服饰要好得多。
为了推广汉服文化,李明华之前还特意嘱咐王逸凡制作了宣传手册。
手册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汉服作为华夏正统服饰的历史渊源。
更揭露了汉服在满清时期因剃发易服政策而被迫消亡的沉痛往事。
在李明华看来,根据地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上的建设,还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聊着聊着,李明华发现王逸凡谈起根据地建设时。
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言语间充满热情与自豪。
看着这位部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各项建设成就,李明华不禁莞尔。
逸凡啊,李明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
你看咱们特战团现在兵强马壮,打鬼子那叫一个痛快。
怎么样,想不想重新回到一线部队?
谁知王逸凡一听这话,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连连摆手道。
别别别!团长您可饶了我吧!
他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说真的,我觉得现在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特战团有我没我都一样能打胜仗,但在这里为老百姓谋福利。
看着他们日子一天天变好,这种成就感不比在前线差!
李明华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
看着王逸凡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
他明白这位部下是真的在后方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种发自内心的热忱,让李明华感到由衷的高兴。
《抗战:旅长快来拉装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抗战:旅长快来拉装备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抗战:旅长快来拉装备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