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风波并未因运营团队的介入而立刻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争论的焦点从单一的推荐公平性,扩散到了更广泛的层面——不同创作风格的价值孰高孰低?官方活动奖励是否合理?甚至有人开始质疑社区管理的公正性。
各种声音混杂,情绪化的言论如同杂草般滋生,侵蚀着原本相对纯净的创作土壤。运营团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删帖、封禁、公告澄清……常规手段似乎只能暂时压制,却无法根除矛盾。
叶羽琋意识到,必须采取更根本的措施。她再次召集了核心团队,包括顾殇。
“我们之前的策略,更多是在‘灭火’。”叶羽琋开门见山,眉头微蹙,“但火源不除,难保不会复燃。我们需要一场更深层次的沟通,一次价值观的重申。”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由她和顾殇,以“星尘缔造者”的身份,亲自在社区发布一封公开信,并举办一场在线的“开发者直面会”,直接回应玩家们的关切,阐述“星尘”的核心理念,并与玩家进行坦诚的对话。
这个提议让众人都有些意外。顾殇尤其蹙起了眉。他习惯隐藏在代码之后,不擅长、也不喜欢这种公开的、需要应对复杂情绪和尖锐问题的场合。
“技术层面,我可以支持。”顾殇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迟疑,“但沟通……”
“这次风波,表面是风格之争,实质上是社区共识的动摇。”叶羽琋看向他,眼神坚定而恳切,“我们需要让玩家看到,缔造这个世界的人,与他们有着同样的初心。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对技术、对创造本身纯粹追求的象征。这份力量,是任何运营公告都无法替代的。”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有些关于技术选择和未来规划的问题,只有你能给出最权威的回答。”
顾殇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他知道叶羽琋说的是对的。这场风波,已经触及了“星尘”的立身之本。作为技术的掌舵人,他无法完全置身事外。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抬眼看着叶羽琋,点了点头:“好。”
决定做出后,团队迅速行动。公开信的草拟由叶羽琋主导,她字斟句酌,既要体现共情,又要清晰传达立场,既要承认不足,又要展现改进的决心。顾殇则负责审核信中涉及技术路线和未来规划的部分,确保每一句承诺都有坚实的技术基础。
直面会的筹备更是紧张。他们预演了可能被问到的各种尖锐问题,准备了详细的数据和案例。叶羽琋负责主持和应对大部分问题,而顾殇则坐镇,负责解答那些最深奥的技术疑问和架构规划。
直面会当天,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了历史记录。当顾殇和叶羽琋的身影出现在直播画面中时,弹幕瞬间沸腾。
叶羽琋首先朗读了那封情真意切的公开信,承认了官方在社区引导和机制透明化上的不足,重申了“星尘”尊重一切形式创造力的核心理念,并公布了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更细化的推荐标签、玩家代表评审制度、以及针对不同风格赛道的专属活动计划。
随后进入问答环节。问题如预料般汹涌而来。叶羽琋以她的亲和与真诚,耐心解答着关于活动、奖励、社区管理的问题。而当问题触及“为何优先开发环境系统而非优化xx功能?”、“未来技术架构如何保证不同风格作品的公平展示?”时,镜头转向了顾殇。
他坐在那里,表情依旧是惯常的平静,甚至有些严肃。但当他开口,用清晰、准确、不带情绪的技术语言,阐述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数据支撑、技术权衡和长远规划时,一种强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透过屏幕传递开来。他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空泛承诺,只是将冰冷的逻辑与宏大的蓝图,冷静地铺陈在所有人面前。
他的话语,像是一块沉入沸水的冰,虽然没有立刻让水停止沸腾,却有效地降低了温度,带来了理性思考的空间。
直播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时,虽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那种极端对立的情绪明显缓和了许多。更多的人开始回到作品本身,讨论技术,分享心得。
风波,暂时被定住了。
直播结束后,顾殇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额角有细密的汗珠。叶羽琋递给他一杯水,看着他略显苍白的脸,心疼又骄傲。
“你做得很好。”她轻声说。
顾殇接过水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知道,定住风波容易,但要真正抚平涟漪,培育出更健康的土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直面了问题。
这一次,他们不仅是世界的建造者,也尝试着,成为了共识的凝聚者。
喜欢你是我生命里最大的惊喜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你是我生命里最大的惊喜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