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端也率众出殿。
令狐玄翊不敢怠慢,缓缓抽出长剑道:“舅舅用什么兵刃”?
向云端笑道:“我就空手接着便是”。倒不是向云端托大,一是以他的功力确实不需要兵刃了,飞花摘叶,草木皆兵,他举手投足皆胜过寻常兵刃。二来他深知令狐家剑法通神,任何兵刃都难取胜。唯有拳脚功夫才是对方短板。所以故作大方,在气势上压玄翊一头。
令狐玄翊仍不敢大意。当下默运易筋经神功护住心脉、丹田,先保护好自己,争取多接几招。同时催动武当纯阳无极功驾驭独孤九剑,一招起手式缓缓攻了过去。
向云端知道独孤九剑向以快着称,见令狐玄翊第一剑来的缓慢,也是佯攻,知道玄翊是在讲礼,表示尊重。当下施展昔日白眉鹰王仗以成名的大力鹰爪功将令狐玄翊长剑拨开,并道:“玄翊不必讲礼,俗话说战场无父子”。
玄翊口中应道:“是”。手中长剑顿时化成一片闪电般,连袭向云端全身十九大穴位。
向云端见状也不得不暂避其锋芒。只见他身法似随心所欲,随风而动。令狐玄翊的剑尖还没完全刺出,但向云端的身体已然飘走,他的身体总保持在玄翊的剑气攻击范围之外那么一点点。这就像独孤九剑的料敌机先,事先作出了应对方式。但独孤九剑每一招蕴含几百种变化,甚至是无招胜有招,向云端又怎么可能知道令狐玄翊的剑尖指向何处?这完全是因为向云端功法超然,全身发肤甚至每个毛孔都在感知危险,身体在第一时间就产生了规避的本能。而他的身体在“乾坤挪移混沌归墟决”的升华下,已超越人体极限,违背物理法则,已臻天人合一,身随心动之境界。
这是玄翊出道首次对上天下一等一的高手,虽然之前的黎元雄、厉百骸、黑山夜枭等等都算是江湖中顶尖存在了。不过他们都是仗着或者功力深厚,或者招式奇特,或者经验丰富,或者手段诡谲,但都是有迹可循,有短板、有破绽。他们还停留在武术的境界,追求的一招一式,追求的是快、准、狠,追求的是兵刃上的锋利和奇特。而向云端已是步入武道的境界,讲究的是人的精气神与天时地利的融合,讲究的是利用一切内外条件包括对方的力量来战胜对方。玄翊心中估计那黎元雄、厉百骸、黑山夜枭三人加起来都不是向云端的百招之敌。
都说旁观者清,此时旁观者也不乏高手,但他们也看不清分清了,因为不是一个境界。
令狐玄翊用的是几百年来公认的天下第一的剑法,还集齐少林、武当两派镇派内功于一身,只可惜修炼时间太短,还达不到融会贯通,甚至有点贪多嚼不烂的弊端。而向云端一个武道天才,集明教、日月神教几百年去芜存菁的几十种功法于一身,加上他浸淫三十年的修练,并自创“乾坤挪移混沌归墟决”这种将自己身体、精神、心理与时间、空间、地势完美融合并且超越人类体能、认知极限的功法。
令狐玄翊自知不是对手,加上知道向云端还不至于要自己的命,当下也不管多少招,不再防守,只管拼尽全力以命相搏。
向云端自然已看出令狐玄翊身怀少林、武当两派之长,而独孤九剑也确实不愧是兵器之王、招式之神。自己如非要破对方剑招,还真做不到。幸好此子年龄尚幼,心智手段均还稚嫩。否则将来前途无量,必将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最大阻力。
向云端不断变幻招式,昔年明教白眉鹰王的大力鹰爪功,韦一笑的寒冰绵掌,谢逊的七伤拳,范遥的无影腿,杨逍的弹指神通,甚至乾坤大挪移,吸星大法都用上了,眼见已然到达到四十七招了。向云端也不想玄翊输的太难看,所以拖到五十招快到,才不再藏拙。
只听他猛的一声长啸,他以谢逊的“狮吼功”发出震耳欲聋的啸声,啸声直冲云霄。周围功力稍弱之人皆已双腿发软,头昏眼花,跌坐在地,功力深湛精纯之人如上官云、木盛、鲍大楚、鲍不凡、华国雄、陈最、唐逸风等也已身形晃动、气血翻涌,甚至眼花耳鸣。这还是向云端保留了实力,没有全力施为,怕伤害到玄翊和日月神教教众。
这狮吼功是金毛狮王谢逊自创,与佛教的狮子吼不同。佛教狮子吼主要是用于震慑、棒喝、唤醒敌人。谢逊的狮吼功纯属扰敌、杀敌。当年谢逊在王盘山一声大吼,将在场天鹰教众及一众江湖人士不是震傻就是震死。就连功力与他差不多的武当张五侠要不是谢逊事先提醒加以防备,一样会被狮吼功所伤。可见狮吼功的霸道与威力。
令狐玄翊本人更是首当其冲,虽有易筋经和纯阳无极功护体,仍然不自觉的气息一窒,身形一顿。高手相交,哪容有失?向云端立刻施展“乾坤挪移混沌归墟诀”,将玄翊手中攻向自己的长剑移向一边,让他刺空。他自己整个人的身体瞬间出现在玄翊身前,在玄翊肩上轻拍两下,又瞬息之间出现在三米之外。玄翊当时只觉得自己周身被一股强大力量围困、包裹,手脚、身体像被看不见的绳索捆绑,又像是整个人被陷沼泽,稍一动作,就觉得非常吃力、缓慢致极。所以他被拍肩膀,根本来不及反应,毫无应对能力。旁人更是看都没看清楚场中变化。
向云端双手负后,看向令狐玄翊道:“小小年纪,有此武功,着实难得。假以时日,必然武林称尊”。
令狐玄翊急忙抱拳行礼道:“多谢舅舅手下留情。玄翊认输”。
向云端道:“我不用全力也难赢你。江湖上能让我用尽全力的人应该不足五人。你如今才十七岁,已然是了不得的成就了。盈盈有子如此,我也为她高兴”。
向云端又对众人道:“看来还是要打下一场。就先从两边武功最低之人比起吧,好让玄翊歇一歇”。
日月神教走出一个年轻人,正是玄武法王秦伟邦之二公子,厚土旗掌旗使秦斗。
秦斗长相和秦伟邦如出一辙,高大英俊,气宇不凡。
秦斗对四周抱拳道:“在下秦斗,武功在上次劫镖任务中垫底,还请各位前辈英雄指教”。
计无施也走到人群中间,对秦斗拱手道:“在下计无施,也是垫底。由我来接秦旗使高招”。
喜欢一剑封候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一剑封候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