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刚拐进巷口,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咕噜”声就惊动了槐树下的人。安诺扒着布帘探头,远远瞧见老槐树下聚着好些熟悉的身影——顾盼手里攥着块刚染好的凤仙花布,布角还滴着没干的水;张大爷揣着个油纸包,从纸缝里漏出的烤红薯香,隔着好几步都能闻见;夏棠娘和李大婶并肩站着,手里还拿着没缝完的布偶,眼睛却直勾勾地往路口望。
“我们回来啦!”安诺不等马车停稳,就踩着踏板跳下来,怀里紧紧抱着那张印着“最暖小画家”的奖状,裙摆上绣的凤仙花随着跑动轻轻晃。顾盼连忙迎上去,伸手扶住她差点趔趄的身子,指尖先替她拂掉裙摆上沾的尘土,目光落在奖状上时,眼眶瞬间红了,声音都软了几分:“我们安诺出息了,快跟婶说说,画展上是不是好多人夸你?”
陈野也从车上下来,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木笔盒,像是揣着稀世珍宝。他走到人群中间,慢慢打开盒盖,把自己的奖状、孩子们写的小纸条,还有几张没送完的蚂蚁卡片一一摆出来,头微微昂着:“好多叔叔阿姨喜欢我的蚂蚁画,还有报社的叔叔说,要把我们巷里的故事写在报纸上,让城里所有人都知道!”
张大爷笑得眼角皱成了褶子,从油纸包里掏出两个热乎的烤红薯,塞到安诺和陈野手里。红薯外皮烤得焦黑,烫得两人指尖不停摩挲,却舍不得撒手——那股子甜香钻进鼻子里,比城里任何点心都勾人。“快进屋,快进屋!”张大爷引着众人往顾盼家走,“顾盼一早就炖上了红薯粥,说等你们回来,要让你们喝口热乎的。”
巷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脚步声、笑声混在一起,连风吹过槐树叶的“沙沙”声,都像是在跟着哼起了小曲。路过李大婶家门口时,她家的小黄狗还摇着尾巴跟上来,围着安诺的脚边转圈圈,像是在欢迎他们回家。
进了顾盼家的小院,最先扑进怀里的就是红薯粥的香气。灶台上的砂锅还冒着袅袅热气,锅盖被顶得轻轻跳动。顾盼走过去掀开盖子,清甜的暖意瞬间漫了满院——粥里卧着大块软糯的红薯,橙黄的薯肉浸在米浆里,上面还撒了把晒干的桂花,是安诺去年秋天和顾盼一起摘的。
“林舟,快坐,多亏你带着孩子们去城里。”顾盼盛了碗热粥递到林舟手里,又给安诺和陈野各端了一碗,“这粥炖了快两个时辰,红薯都熬化了,你们尝尝合不合口。”
林舟接过粗瓷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心里也跟着暖起来。他抿了一口粥,米香混着红薯的甜,还有淡淡的桂花香在嘴里散开,比城里酒楼的宴席还要熨帖。这是巷里独有的味道,藏着柴火的温度,也藏着家人的心意。
夏棠娘凑到桌边,翻看着林舟带回的照片册。册子里夹着好多张画展的照片:有安诺给孩子们分桂花糖的样子,有陈野蹲在地上教男孩们画蚂蚁的画面,还有那张穿连衣裙的姑娘摸布偶照片。夏棠娘指着照片里的布偶,笑着说:“这布偶还是我和安诺一起缝的,当时还怕针脚不齐整,没想到真有人喜欢。这姑娘说得对,咱们巷里的日子,不用高楼大厦,也照样暖得人心慌。”
李大婶也拿起一张陈野画的蚂蚁卡片,眯着眼睛仔细瞧:“这蚂蚁画得活灵活现,连触角都透着劲儿。下次我让我家孙子来跟陈野学,也让娃知道,咱们巷里的故事,比书本上的还好看。”说着,她还把卡片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说要带回去给孙子当念想。
正说得热闹,院门口传来老周的声音。他提着个蓝布包走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顾盼,林舟,李馆长托我把报纸样刊带来了!”他把布包往桌上一放,掏出一叠报纸,最上面那张的头版角落,印着安诺和陈野站在画展前的照片——安诺举着糖包笑,陈野捧着画本,两人身后就是挂着的画作。旁边配着的文字,写满了巷里的炊烟、糖包和孩子们的画,字里行间都是暖意。
“李馆长说,过几天正式的报纸就会印好,到时候会多寄些来。”老周指着报纸,“咱们把报纸贴在巷口的墙上,让来往的人都看看,咱们这条小巷,也能上报纸!”
众人立刻围过来,你传我看,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亮了几分。张大爷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读着报道,读到“最暖小画家”时,还特意提高了声音,像是在炫耀自家的孩子。
安诺捧着碗红薯粥,坐在顾盼身边,小口小口地喝着。看着满屋子热闹的景象,听着大家的笑声,她突然觉得心里特别满,像是被粥的暖意填得满满的。她凑到顾盼耳边,小声说:“顾盼姐姐,我以前以为,只有在城里办画展才是幸福。现在我知道了,在巷里和大家一起吃饭、说话,听张大爷讲笑话,比画展还幸福。”
顾盼摸了摸她的头,指尖轻轻蹭过她鬓边的碎发,笑着点头:“是啊,安诺。幸福从来不是在多远的地方,而是在身边——是一碗热粥,是一句关心,是大家凑在一起的热闹。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每天都是幸福的。”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槐树下的红灯笼被顾盼点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把笑容都染得软软的。锅里的红薯粥还在轻轻冒着泡,香气飘出屋外,和巷里的烟火气缠在一起,飘得很远很远。
安诺喝完最后一口粥,把碗递给顾盼,又跑去和陈野一起整理奖状。陈野说要把奖状贴在自己家的墙上,安诺说要贴在顾盼家的院门上,两人争着争着,就笑了起来。
林舟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他想起在城里画展上,有人问他“幸福是什么”,当时他没答上来。现在他懂了——幸福就是这条巷里的样子:有热粥,有笑声,有一群人守着彼此,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这样的幸福,没有轰轰烈烈,却藏在每一碗热粥里,每一次欢笑里,每一个人心里那点柔软的暖意里。只要这条巷还在,槐树叶还摇,这份幸福,就会岁岁年年,永远都不会散。
喜欢你的幸福物语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你的幸福物语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