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看官老爷们,各位美女、阿姨、帅哥们:
见字如面。
当我在文档里敲下这行字的时候,
窗外正华灯初上,我的心情,与其说是“作者”的宣告,
不如说更像一个刚刚完成了一次漫长而奇妙的远行归来的旅人,
迫不及待地想与诸位分享我背包里的见闻、尘土与珍宝。
首先,请允许我奉上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踏入这个由我笨拙搭建起来的世界,跟随奕帆的脚步,一同在时间的洪流中逆流而上。
这个故事的诞生,源于一个萦绕心头多年的执念。
和许多朋友一样,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穿越”迷。
从荧幕上那些荡气回肠的史诗,到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我总在想象:如果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被抛入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时空,会怎样?
是惊慌失措,还是如鱼得水?
是随波逐流,还是试图留下些什么?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心底埋藏了许久。
终于,在这个国庆长假,没有了日常琐事的喧嚣,我决定静下心来,为这颗种子浇水,让它破土而出。
于是,便有了诸位所见的第一卷。
一、 从“五十立方”开始的征途:世界构建的初心与挑战
动笔之初,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看似苛刻的“枷锁”:奕帆只能携带一个五十立方米的空间物资穿越。
这不是我心血来潮的刁难,而是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多一些“真实”的重量。
我不想写一个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天选之子”,我更想描绘的,是一个有血有肉、会恐惧、会迷茫,但也会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韧性的普通人。
这五十立方,是他的全部家当,也是他与现代文明最后的脐带。
挑选什么,舍弃什么,成了他面临的第一道考题,也成了我构建故事逻辑的基石。
他不能凭空变出坦克飞机,每一颗螺丝钉,每一片抗生素,都显得弥足珍贵。
正是这种“有限”,逼迫着他去观察、去学习、去融入那个四百多年前的社会。
从适应古代的饮食起居,到学习看似“无用”的武功——这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他理解这个时代规则、获取安身立命之本的关键。
他的旅程,从苍茫的西北开始。
我选择这里,是因为它远离明代的政治经济中心,更能体现一种“边缘”的视角,一种从零开始的拓荒感。
昆仑秘境的奇诡,终南山古墓的幽深,华山思过崖秘洞的玄机……这些场景,不仅是武侠迷的浪漫,更是我试图让奕帆一步步接触并掌握这个时代“高深保命技能”的阶梯。
我希望他的成长是可见的,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次奇遇都伴随着汗水与思考,而非一蹴而就的馈赠。
二、 “创业”背后的温度:人情世故与时代洪流的交织
当奕帆初步站稳脚跟,故事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发家致富”的阶段。
开厂、办工程行、立中华镖局……这些看似商业版图的扩张,其内核,我想写的,从来不只是冰冷的财富积累。
它们是一张张探入那个社会的触角。
通过它们,奕帆得以更深刻地触摸到明代万历年间跳动的脉搏。
这里有支持他的地方乡绅,看到了发展带来的利益;有试图坑害他的地头蛇,眼红他带来的新变化;有官府的观望、不解,甚至在某些时刻的赞同与利用。
这一切,共同织就了一张复杂无比的“人情世故”与“尔虞我诈”的大网。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