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某天,李承乾正在书房中翻阅着书籍,突然,一名太监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太子皇庄传来消息,土豆已经成熟了!
李承乾兴奋不已,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决定亲自去皇宫向皇帝李世民禀报这个好消息。
进入皇宫后,李承乾来到了偏殿。他见到皇帝李世民正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奏章。请安后,直截了当地道
“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明天的朝会,父皇能否带着文武百官一同前往儿臣的皇庄一趟?儿臣有一份惊喜要献给父皇和诸位大臣。”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凝视着李承乾,问道:“哦?高明,你所说的惊喜究竟是什么?”
李承乾嘴角微扬,露出自信的笑容,回答道:“父皇,现在还不能告诉您,但儿臣可以保证,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李世民见李承乾如此笃定,心中也不禁有些好奇起来。
“好吧!既然,高明你如此有把握,那父皇就陪你大逆不道一回,把朝会开在乡间地头。”
李承乾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谢恩道:“多谢父皇!儿臣这就回去安排,确保明天的惊喜一切顺利。”
说罢,李承乾起身告退,离开了偏殿。回到东宫后,他立刻召见了薛仁贵。
李承乾见薛仁贵来了,吩咐道:“仁贵,明天一早,你带领一千名太子亲卫前往种土豆的地区站岗护卫。务必确保那里的安全,不得有任何闪失。”
薛仁贵领命而去,李承乾则开始着手安排明天各项事宜。他心中暗自期待着,文武百官震惊的样子。
第二天大约六点左右,李世民在近侍太监张阿西的引领下,率领着文武百官,来到由太子亲卫护卫队种植着土豆的田地。
当李世民和文武百官抵达田边时,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站在一旁的太子李承乾身上。
李承乾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注视下,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启禀父皇,各位大人们,本王在此有要事禀报——本王在程咬金程伯伯的帮助下,偶然发现一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
“经过本王的亲身种植和观察,如果将这种农作物在大唐广泛推广种植,那么大唐今后恐怕很难再出现饥荒的情况了。”
李承乾的话语,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文武百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文武百官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李承乾和李承乾口中提到的程咬金,似乎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证实。
此时,程咬金是如坠云雾,心中更是思忖:“我是谁?我在哪?我什么时候发现高产农作物了?太子莫不是想把俺老程拉上他的‘战船’吧?”
李承乾见文武百官对他的话怀疑,便转头对还跪在地上的皇庄老百姓喊道。
“你们先起来吧!准备好工具,把这些土豆都给本王扒干净点。”
当第一株土豆秧子下挂着十几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时,他们皆惊得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此刻的程咬金才一眼认出,土豆——原来是他一年前卖给太子的胡商的货物!
李世民见状二话不说,离弦之箭一般冲入田地之中,与那些正在劳作的老百姓一同动手扒起土豆来。程咬金和几个近臣也下地了。
毕竟,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有时候,即便是亲眼所见,也未必就是真实的。只有亲自尝试、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真实情况。
半时辰后,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们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近万石土豆。
以及不远处其他几亩尚未挖完的田地里,仍在辛勤劳作的老百姓,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直到此刻,他们才终于相信,这土豆的产量竟然如此之高!
房玄龄见状,忍不住开口道:“太子殿下,这土豆固然高产,可它真的能吃吗?若是不能吃,那这土豆岂不是只能……”
他的话还未说完,李世民便笑着打断道:“爱卿,不必担心。这土豆朕可是有幸尝过一回的,味道相当不错,甚是美味啊!”
李承乾朝站在一旁的近侍太监张阿西使了个眼色,张阿西心领神会,立刻带人从堆积如山的土豆堆中挑选出了三石的土豆。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文武百官道:“父皇,各位大人,烦请各位一同移步至皇庄晒谷场。”
然而,令李承乾没有预料到——当他踏入晒谷场时,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妹妹李丽质、太子妃武曌、女儿李雪婷以及小姑姑李雅玉。
李承乾先是一愣,随即便露出欣喜的笑容,快步上前与她们打招呼。文武百官也与其相互见礼后,便请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就座了。
待文武百官坐定,李承乾便吩咐东宫和长公主府的厨子们开始动手处理土豆。
不一会儿,炒土豆丝、土豆炖羊肉、黄焖鸡焖土豆、酸辣土豆丝和炸薯条……,一道道土豆美食便被端上了桌。
然而,面对如此美味的食物,文武百官们却都有些犹豫不决,谁也不敢轻易动筷子尝试,毕竟没带试毒太监。
李承乾那一桌因吃过多次了,他们根本不管什么礼仪了,按照个人喜好直接开始吃了起来。
文武百官见李世民那桌都吃了,于是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因此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上一道菜很快被抢完。
半小时后,李承乾看见文武百官面前几乎没动的没有味道的水煮土豆和炸薯条,笑着走到程咬金所在的武将那桌。
他先是用筷子夹起两根薯条,在黄豆酱里蘸了一下放入口中。又拿起一个水煮土豆剥皮,在上面抹上些黄豆酱吃了下去。
这时,小姑姑李雅玉给了文武百官最后一击。
“高明贤侄,他们既然不愿意吃炸薯条,就端到咱这桌来,咱这儿薯条不够吃了。”
一个时辰后,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返回了土豆地旁,李承乾都不可置信的看着堆积如山的土豆。
这时,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土豆确实高产和美味!但微臣预估了一下,还需要将近十轮的育种,才能普及到大唐老百姓手中。”
文武百官和李世民都看向李承乾和程咬金,因为土豆是他们先发现的,如何种植?产量到底多少?只有他们知道。
程咬金不好意思的道:“你们都看俺老程干嘛?俺老程只是从某个胡商手里低价买的,然后又低价卖给太子殿下了。”
李承乾笑了笑没说话,从土豆堆里随便拿出一个土豆,举着土豆道。
“育种其实不必那么多轮,一个这么大的土豆,可以切成十块左右当种子,一个种子能长出多少?各位也亲眼看见了,再来两轮就差不多可以全大唐推广了。”
果不其然,当文武百官听到一个土豆可以切成十块左右当种子时,纷纷请求皇帝把自己的封地当做土豆育种基地。
李承乾笑着道:“各位大人,真的吗?土豆成熟期在70天左右,按天气状况,一年可以种两次。那你们封地的赋税怎么办?老百姓种了土豆吃什么?”
“回父皇,儿臣的意见是土豆的育种基地,就选择在儿臣四位皇叔和儿臣几位弟弟们的皇庄吧!他们有能力减免赋税和养活皇庄老百姓。”
李世民开口道:“朕准了!后年,希望能看见土豆普及整个大唐,朕也借此机会,研究一下土豆的种法和吃法如何有效普及。”
★★★偏日常,想到哪写到哪,点点催更,评个分、不要钱的用爱发电点点。跪谢了!★★★
喜欢重生成为李承乾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成为李承乾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