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省内文化产业发展瓶颈,缺乏国际影响力
电话那头的嘈杂,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掐断。
死寂。
安庆市,陈老太太那间陈旧的小屋里,空气凝固成了冰。
周主任脸上的傲慢和不耐烦,还未来得及褪去,就僵在了那里。他举着手机,听筒里传出的那两个字,仿佛不是通过电流,而是直接在他脑海深处炸响。
林舟。
江北省最年轻的省委常委,省发改委主任,刚刚在中央领导面前大放异彩,被誉为“总设计师”潜力股的那个林舟。
他怎么会……
周主任的目光猛地转向马叔,那个穿着普通夹克,脸上还带着一丝憨厚笑容的“慈善总会跑腿的”。此刻,那笑容在他看来,竟比任何嘲讽都来得刺眼。
“林……林常委?”周主任的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发出声音。
他身后那几个白大褂,刚才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准备上前“帮助”老太太,现在一个个都跟木桩子似的钉在原地,动也不敢动。那个拎着担架的年轻人,手一软,担架的一头“哐当”一声砸在地板上,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陈老太太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异。她不认识什么林常委,但她看得懂眼前这些人的表情。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瞬间崩塌的恐惧,是装不出来的。
马叔稳稳地站在老太太身前,像一堵墙。他没有看周主任,只是对着手机说道:“老大,他们带了担架,说是响应省委号召,要强制给老人家做检查。”
他复述着周主任刚才的话,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却比任何指控都来得沉重。
电话那头,林舟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冰冷。
“周主任,我给你十分钟。带着你的人,从陈老师家里消失。另外,关于你如何‘响应省委号召’,写一份深刻的检查报告。明天早上八点,我希望在省发改委我的办公桌上看到它。”
没有怒吼,没有斥责,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就像一个外科医生,精准地切除了病灶。
“是,是!林常委,我……”周主任还想解释什么,但电话已经挂断了,只剩下“嘟嘟”的忙音。
他握着手机,手心里的冷汗瞬间浸湿了机身。他感觉自己的双腿在发软,西装革履的体面下,只剩下狼狈不堪的仓皇。
“走!快走!”他几乎是低吼着对自己带来的人下令。
一群人如蒙大赦,手忙脚乱地收起器械,抬着担架,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出了那扇狭窄的门。周主任最后一个离开,出门前,他回头看了一眼马叔,嘴唇哆嗦着,想说句场面话,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最终只是灰溜溜地转过身,脚步踉跄地消失在楼道里。
屋里终于又恢复了安静。
马叔走到门口,把门关好,还顺手把门栓给插上了。
他回过头,看见陈老太太正怔怔地看着他。
“马……同志,”老太太的声音还有些发颤,“刚才电话里那位,是……”
马叔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他走过去,拿起桌上那个已经有些凉了的烤红薯,重新塞到老太太手里。
“一个晚辈,也是我们慈善总会的大领导。”马叔轻描淡写地说,“他跟我一样,就是个跑腿的。只不过,他跑的腿,比我的长一点。”
老太太捧着那个烤红薯,感受着掌心里残存的温度,紧绷的身体,终于一点点松弛下来。她低头看着那个其貌不扬的红薯,看了很久,眼眶慢慢红了。
……
省委大院的台阶上,林舟收起手机,抬头望向天空。
冬日的阳光穿过稀疏的树杈,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他心底泛起的那一丝寒意。
省人民医院的这番操作,粗暴,愚蠢,却又无比真实。
在他们看来,陈清泉这样的人才,就是一个可以明码标价的“资源”。只要开出足够高的价码——主任的头衔,研究中心的编制,绿灯放行的经费——就理应能把他买回来。这就像一场商业谈判,充满了赤裸裸的功利计算。
他们不懂,或者说,他们不屑于去懂,一个离家的游子,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是尊重,是认同,是那份被称为“归属感”的东西。
林舟想起了红山县。
“零碳城市”是骨架,“乡愁经济”是血肉,而剪纸小镇,就是跳动的心脏。那些从大城市回流的年轻人,他们回来,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园区里的一份工作,更是为了一份能安放乡愁的文化认同。他们可以在剪纸博物馆里找到童年的记忆,可以在民俗活动中重温故乡的温情,他们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习到祖辈传下来的手艺。
这,才是“家”的意义。
文化,才是一个地方真正的灵魂。
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即便高楼林立,Gdp再高,也只是一座冰冷的钢铁森林,留不住人心。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林舟的思绪。
他将视线从安庆市那件小小的风波中抽离出来,投向了整个江北省的宏大版图。
江北省,文化资源不可谓不丰富。这里有传承千年的古窑址,有独树一帜的书画流派,有多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剧。这些,都是散落在民间的璀璨明珠。
可为什么,这些明珠始终未能串联成一串耀眼的项链?
为什么江北省的文化产业,始终不温不火,缺乏一个能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叫得响的品牌?除了红山县的剪纸,在机缘巧合和他的大力推动下意外闯出了一条路,其他的文化资源,大多还停留在“被保护”的阶段,躺在博物馆里,或者成为少数爱好者圈地自萌的玩物,没有转化成真正的影响力和产业实力。
一个巨大的发展瓶颈,清晰地浮现在林舟的脑海里。
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
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的软实力,将和科技的硬实力一样,成为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他坐进车里,司机平稳地启动了汽车。
“林常委,我们现在去省委党校吗?下午有个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司机从后视镜里请示道。
“嗯。”林舟应了一声,靠在后座上,闭上了眼睛。
他的意识,已经沉入了脑海深处的那个浩瀚空间。
【因果沙盘,启动。】
【建模对象:江北省文化产业生态。】
【推演目标:评估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及核心瓶颈。】
瞬间,无数的数据流汇入沙盘。地理信息、历史沿革、非遗名录、文化场馆分布、相关从业人员结构、财政投入、市场产出……整个江北省的文化家底,被一点点数据化,构建成一个庞大的虚拟模型。
沙盘之上,代表着各种文化资源的“光点”次第亮起。
东部的陶瓷古镇,亮起一团厚重的土黄色光芒;西部的书画之乡,则散发着淡雅的墨色光晕;南部的戏剧重镇,闪烁着艳丽的油彩光泽;北部的民俗村落,则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斑驳光点……
星罗棋布,灿若繁星。
然而,这些光点,大多黯淡而孤立。它们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没有形成一片璀璨的星云。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沙盘模型的上方,一层若有若无的灰色雾气,笼罩着绝大部分区域。
林舟将视角拉近,试图分析那层灰色雾气的构成。
【正在解析“发展抑制因子”……】
沙盘的反馈传来。
【因子一:市场化程度低下,缺乏现代商业运作模式。】
【因子二:人才断层严重,传统技艺传承人老龄化,青年创意人才匮乏。】
【因子三:品牌意识薄弱,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核心Ip。】
……
一条条分析结果罗列出来,都在林舟的预料之中。这些都是老问题,他之前在调研中也有所了解。
可他总觉得,这层灰雾的核心,并非这些。一定还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东西,在束缚着江北文化产业的手脚。
他将精神力高度集中,试图穿透那层灰雾,直抵问题的核心。
【启动深度推演:模拟“文化出海”战略。】
林舟下达了新的指令。他想看看,如果现在强行将这些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会发生什么。
沙盘上,代表着陶瓷、书画、戏剧的光点,开始缓缓向代表“海外市场”的区域移动。
然而,就在它们即将接触到那片区域时,异变陡生!
那些光点,在接触到“海外市场”的瞬间,并非融入,而是像水滴落入了滚油,发出一阵剧烈的排斥反应!光芒急剧收缩、黯淡,甚至扭曲变形。
沙盘系统立刻发出了刺耳的警报。
【警告!文化基因转译失败!】
【警告!遭遇目标市场底层认知壁垒!】
【警告!信息传达效率低于5%,产生严重语义耗散与文化误读!】
林舟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看清了。
当代表着江北古老戏剧的光点,试图进入海外市场时,沙盘上浮现出的,不再是其本身的艺术美感,而是一连串冰冷的标签:“神秘”、“怪异”、“无法理解的噪音”。
当代表着水墨山水画的光点进入时,得到的反馈是:“单调”、“缺乏色彩”、“技巧陈旧”。
问题,找到了。
不是产品不好,也不是技艺不精。
而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他们根本没有找到一种能让世界听懂的“语言”,一种能跨越文化鸿沟的“国际化表达”!
就在林舟准备进一步推演解决方案时,沙盘之上,那层笼罩一切的灰色雾气突然剧烈翻滚起来。
在雾气的最深处,一个比刚才所有警报都要鲜红、都要刺眼的警告标识,猛地弹了出来,占据了整个沙盘的中央。
【超高风险预警:检测到文化领域存在结构性“寻租空间”!】
【警告:有未知力量正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权力资本”,形成隐秘利益链条,严重阻碍产业正常发展!】
《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