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率白毦兵浴血奋战,终于在南山上寻到了瘫坐于残破中军帐前、面如死灰的马谡。
昔日那个侃侃而谈、自信非凡的参军,此刻甲胄歪斜,发髻散乱,眼神空洞地望着山下依旧激烈的战局和遍地同袍的尸骸,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魂魄。
“幼常!”陈到厉喝一声,声音因疲惫和愤怒而沙哑。
马谡浑身一颤,茫然地抬起头,看到是陈到,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有两行浑浊的泪水混着脸上的血污滚落。
陈到心中怒火升腾,恨不得立刻将其军法从事,但眼下形势危急,不是追究的时候。
他强压怒火,一把将马谡拽起:“现在不是颓丧的时候!收起你的眼泪!组织还能动的士兵,随我白毦兵一起,杀下山去,与王平汇合,尚有一线生机!你若还是个男人,就拿起武器,为你犯下的错赎罪!”
马谡被陈到眼中凌厉的杀气和话语刺痛,残存的羞耻心与求生欲让他勉强振作,嘶哑地应了一声,踉跄着去收拢残兵。
然而,就在陈到整合山上残部,准备一鼓作气冲破山下戴陵营垒,与王平会师之时——
远方地平线上,烟尘再起,遮天蔽日!
一面比张合旗帜更加庞大、更加醒目的“司马”帅旗,在无数魏军骑兵的簇拥下,如同移动的山峦,缓缓逼近街亭战场!
司马懿主力,到了!
原来,上邽方向的诸葛亮为解街亭之围,对司马懿大营发动了猛烈的佯攻,试图牵制。
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只留下部分兵力坚守,亲率主力骑兵,同样进行了一场急行军,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了街亭!
看到那面“司马”大旗和漫山遍野、阵容严整的生力军,陈到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麾下的白毦兵虽锐,但经过长途奔袭和连续血战,已是强弩之末;山上残兵更是油尽灯枯;王平部岌岌可危。面对养精蓄锐已久的司马懿主力,再强行突围,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导致全军覆没。
“大将军!魏军援兵势大,不可力敌!”身旁的副将急声道。
陈到死死攥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看了一眼刚刚勉强集结起来、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却又因魏军援兵到来而迅速黯淡下去的士兵们,又望了望山下仍在死战不退的王平营寨方向,发出一声充满不甘的怒吼:“撤!交替掩护,沿西山小路,撤回陇西大道!能带走多少人,就带走多少人!”
他知道,街亭,守不住了。
北伐的大好开局,因马谡一人的过失和司马懿的精准算计,就此断送。
……
当陈到率领着收拢的数千残兵(包括部分王平部突围接应出来的士兵),狼狈不堪地退回到祁山大营时,看到的是一片凝重与悲凉的气氛。
陇右新降的南安、天水等郡,听闻街亭失守,蜀军败退,立刻翻脸,纷纷驱逐乃至杀害诸葛亮派去的汉官,重新倒向曹魏。
北伐大军瞬间腹背受敌,后路堪忧。
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诸葛亮面沉如水,看着跪伏在地、面如死灰、背负荆条的马谡,痛心、失望、愤怒种种情绪在他眼中交织,最终化为一声沉痛的叹息:“马谡……幼常!”
他走到马谡面前,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策,吾每与论议,自昼达夜,皆以为汝乃可造之材,方将此守街亭之重任托付于你!临行之时,吾是如何交代于你?‘当道下寨,深沟高垒,死守待援’!此十二字,你可还记得?!”
马谡以头抢地,泣不成声:“谡……记得……谡辜负丞相厚恩,罪该万死!”
“记得?你既记得,为何不听王平苦谏,一意孤行,弃大道而守孤山?致令三军将士,饥渴困顿,死伤枕藉!更失我北伐咽喉要地,使我大军功败垂成,陇右得而复失!马谡啊马谡,你……你太让吾失望了!”
诸葛亮指着帐外败退回来的伤残士卒,语气悲愤至极。
马谡只是叩首,额上已是鲜血淋漓,无言以对。
任何辩解在血淋淋的现实和数万将士的牺牲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诸葛亮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只剩下冰冷的决然。
他转身,面向帐内众将,沉声道:“马谡违抗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致有街亭之败,箕谷之疑(指赵云佯动部队也因主力败退而面临风险),罪责深重!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何以克复中原?”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来人!将罪将马谡,推出辕门——斩首示众!传首三军,以儆效尤!”
“丞相!”蒋琬、费祎等人虽知马谡罪重,但念其才华与往日情分,仍想出言求情。
诸葛亮抬手阻止,脸上肌肉微微抽搐,显示出内心巨大的痛苦:“法度若废,何以治军?勿复多言!”
两名刀斧手上前,架起瘫软如泥的马谡。
临刑前,诸葛亮亲自走到马谡面前,执其手,望着这个自己曾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幼常……汝之家小,吾自养之,汝勿以为念。”
马谡闻言,更是泪如雨下,悔恨交加,被拖出帐外。
片刻之后,辕门外三声炮响,马谡人头落地。
诸葛亮背对着众人,肩膀微微耸动,无声悲泣。
斩马谡,如同斩断他一条臂膀,其心痛楚,难以言表。
随即,诸葛亮收拾心情,下令重赏力谏有功、死战不退的王平,因其在绝境中尚能保全部分兵力,并有效牵制了敌军,擢升为讨寇将军,进位亭侯。
陈到肃立一旁,全程沉默。
他亲眼目睹了马谡如何因骄傲自满、脱离实际而铸成大错,也见证了丞相为维护法度、稳定军心而忍痛割爱的决绝。
心中虽为马谡之死感到惋惜,更为数万将士的牺牲而悲痛,但一股更加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升起——治军之道,恩威并施,然法度为先,纪律如山!
无论亲疏,无论才华,触犯军律,贻误战机者,必受严惩!
这血的教训,将深刻影响他未来统领大军、征战四方的准则。
街亭的烽火熄灭了,带着无尽的遗憾与悲怆。
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但蜀汉的脊梁未断,核心犹存。
带着伤痛与反思,他们必须退回汉中,舔舐伤口,等待下一次亮剑的时机。
喜欢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