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的雨点变得越来越密,砸在脸上生疼。李铁柱看着王亚茹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雨幕中,才转身推开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院门。
一股混合着草药味和食物热气的暖流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哥!你回来啦!”小丫像只欢快的小雀,从屋里蹦出来,身上穿着李铁柱上次从广州带回的、印着小鸭子的红色灯芯绒外套。
新衣服衬得她小脸都有了光彩。
“嗯,回来了。”李铁柱放下沉重的编织袋,脸上不自觉地带了笑,“娘呢?”
“娘在熬粥哩!今天放了红薯,可甜了!”小丫叽叽喳喳地汇报着,伸手就想帮哥哥抬袋子。
“别动,沉。”李铁柱挡开她的手,自己把袋子提进屋。
逼仄的土屋里,煤油灯的光晕染出一片橘黄。李母正佝偻着身子在灶台前忙碌,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她的咳嗽声似乎比以前稀疏了些,脸上也隐隐有了点血色。
“娘,我回来了。”李铁柱把袋子靠墙放好,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李母转过身,用围裙擦着手,脸上是掩不住的关切:“回来啦?今天咋样?我看这天阴得厉害,没淋着吧?快喝口热水暖暖。”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递过来一碗冒着热气的开水。
李铁柱接过碗,水温透过粗瓷碗壁,一直暖到心里。
他看着母亲日渐舒展的眉头,再看看妹妹身上鲜亮的新衣,一股巨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今天……还行。”他吹着碗里的热气,故作平淡地说,“就是天冷了,街上人少点。”
他没敢提市管会可能要严查的事,也没立刻说租摊位的想法。
“能平安回来就好。”李母叹了口气,眼神里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虑,“这整天在外面风吹雨打的……娘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娘,您就别瞎操心了。”李铁柱放下碗,从裤兜里掏出那个沉甸甸的木匣子。
“哗啦”一声,他打开匣盖,将里面的毛票和块票尽数倒在炕上那小方桌上。
花花绿绿的票子堆成了一座小山,在煤油灯下闪着诱人的光。
“哎呦!俺的娘哎!”小丫第一个惊呼起来,扑到桌边,眼睛瞪得溜圆,小手想摸又不敢摸。
李母也惊呆了,擦手的动作僵在半空,嘴唇哆嗦着:“这……这……咋这么多?柱子……你……”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有惊喜,但更多的是惶恐。
李铁柱看着家人的反应,心里又酸又暖。
他拿起一沓相对整齐的块票,塞到母亲手里:“娘,这是今天赚的。您收好。明天再去抓点好药,别省着。”
李母握着那沓厚厚的、带着儿子体温的票子,手抖得厉害。
眼泪毫无征兆地就涌了出来,顺着她粗糙的脸颊往下淌。
“娘,您哭啥?这是好事啊!”李铁柱慌了手脚。
“娘……娘是高兴……”李母用围裙角使劲擦着眼睛,声音哽咽,“俺娃……有出息了……能挣大钱了……娘这病……拖累你了……”
“您这说的啥话!”李铁柱语气坚决,“没有您,哪有我?咱家的好日子,这才刚开头呢!”
他顿了顿,看着母亲和妹妹,终于把心里的打算说了出来。
“娘,小丫,我跟你们商量个事。”
他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李母和小丫都抬起头,紧张地看着他。
“我寻思着……咱那街边摊,不能长久。”李铁柱缓缓说道,“我想……在百货大楼旁边,租个小门脸。固定的。”
“租……租门脸?”李母倒吸一口凉气,“那得花多少钱啊?柱子,咱可不敢瞎折腾!这钱挣得不容易!”
她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恐惧和节省。
“娘,不是折腾。”李铁柱耐心解释,“有了固定地方,就不用天天担心刮风下雨,也不用怕市管会来撵了。”
他看了一眼听得入神的小丫,继续说:“而且,地方固定了,老顾客都知道上哪儿找咱,生意只能更好。”
“可是……那租金……”李母最担心的还是钱。
“租金是笔开销,但咱现在不是能赚了吗?”李铁柱指了指炕上的钱,“眼光得放长远点。总不能一辈子蹲马路牙子。”
他这话,既是对母亲说,也是对自己说。
李母沉默了下来,低头摩挲着手里那沓钱,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小丫却眨巴着大眼睛,小声问:“哥,有了门脸,是不是就像百货大楼里那样,有玻璃柜子?”
“对!比那还好!”李铁柱笑着摸摸妹妹的头,“哥把里面收拾得亮亮堂堂的,挂满好看的衣服!”
“哇!那太好了!”小丫拍着手笑起来。
孩子的快乐总是最简单,也最有感染力。
李母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又看看儿子眼中坚定的光芒,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
那叹息里,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妥协。
“你……你现在主意大,娘也说不过你。”她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儿子,“你想咋办,就咋办吧。只是……千万要小心,别……别赔了……”
“您放心!赔不了!”李铁柱斩钉截铁地保证,心里一块大石落地。
他知道,母亲这关,算是过了。
“还有……”李母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那……亚茹那姑娘……还跟你一块干不?”
提到王亚茹,李铁柱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常:“嗯。她……她干得挺好的。有她帮忙,我省心不少。”
“那姑娘……是不错。稳重,心眼实。”李母点了点头,像是自言自语,“就是命苦了点……唉……”
她没有再多说,但李铁柱听出了母亲话里的那点意味。
他的脸微微发热,赶紧岔开话题:“娘,粥快糊了吧?咱吃饭吧,饿了。”
“哎,对对,吃饭吃饭!”李母这才回过神来,慌忙转身去照看锅灶。
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旁,就着昏黄的灯光,吃着热腾腾的红薯粥。
屋外,雨声淅沥,寒意渐浓。
屋内,却温暖如春。
李铁柱看着母亲脸上久违的轻松,看着妹妹因为一碗甜粥就满足的笑脸。
再想到即将可能实现的固定摊位,想到那个清秀坚韧的身影也许不用再在风雨中奔波。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有劲。
一切努力,都值得。
都是为了这个家,能更好。
为了他在乎的人,能更安稳。
这念头,像一粒种子,在他心里深深扎根,疯狂生长。
喜欢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