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王媒婆的铩羽而归,并未阻挡其他媒人踏破李家门槛的热情。李铁柱这棵日渐茁壮的“梧桐树”,吸引的目光越来越多。
这天傍晚,天色将暗未暗,李铁柱刚从录像厅回到服装摊,正和王亚茹一起清点当天的收入。
一辆二八自行车“叮铃铃”地停在摊位外,车上下来一位穿着四个口袋干部服、梳着三七分头、面色白净的中年男人。
男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在“丽人服饰”的招牌和李铁柱脸上转了一圈,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既不显得巴结也不失礼数的笑容。
“请问,是李铁柱同志吗?”他开口,声音温和,带着点干部特有的腔调。
李铁柱和王亚茹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李铁柱站起身:“我是,您哪位?”
“鄙姓陈,在镇供销社工作。”男人自我介绍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带过滤嘴的“大前门”,递了一支过来。
李铁柱摆手谢绝:“陈同志,我不抽烟。您有什么事?”
陈干部也不勉强,自己也没点,把烟收回去,笑容不变:“没什么大事,就是受人所托,来跟李同志聊几句。”他的目光似无意地扫过一旁安静站着的王亚茹。
王亚茹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低下头,继续整理柜台上的衣服,耳朵却微微竖了起来。
李铁柱心里大概猜到了几分,不动声色:“陈同志请讲。”
“是这样,”陈干部清了清嗓子,语气更加温和,“我们镇上,郑副镇长的千金,郑丽娟同志,李同志可能听说过?”
郑副镇长?李铁柱心里一动,这来头可比之前那些姑娘家大多了。他摇摇头:“不太熟悉。”
“郑丽娟同志今年二十,高中文化,现在在镇中心小学做代课老师。人长得端正,性格也温婉。”陈干部不疾不徐地介绍着,语气里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意味,“郑镇长就这一个女儿,视若珍宝。这不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操心,托我出来问问。”
他顿了顿,目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铁柱:“郑镇长很欣赏像李同志这样,有魄力、有能力的年轻个体户代表。觉得你们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话里的暗示,几乎摆在了明面上——结了这门亲,就等于搭上了镇长的关系网。
在一旁整理衣服的王亚茹,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捏皱了刚抚平的衣料。她低着头,长长的睫毛掩盖了眼底一闪而过的黯然。镇长千金,代课老师,高中文化……这些字眼像小锤子,轻轻敲在她的心坎上。
李铁柱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哪里是说亲,分明是看中了他这只“会下金蛋的鸡”,想招揽过去,甚至……吞并?
他沉吟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陈同志,郑丽娟同志……对个体经济怎么看?对我这整天跟衣服、录像带打交道的行当,能理解吗?”
陈干部被他问得一怔,显然没料到他会问这个,随即笑道:“丽娟同志性格好,以后成了家,自然是支持丈夫事业的。”
一个模糊的、属于未来女青年的形象在李铁柱脑中浮现——有文化,有稳定工作,家境优越,但可能对他所从事的、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个体户事业,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共情。
那将是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结合,而非并肩作战的伙伴。
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个身影:在摊位前从容应对顾客刁难的她,在煤油灯下仔细核对账目的她,在他冲动时冷静拉住他的她,在他提出天马行空想法时认真分析利弊的她……
那个身影,清瘦,却坚韧;话不多,却句句在理;家境贫寒,却从未向命运低头。
他们一起啃过冷硬的玉米饼,也一起分享过赚到第一桶金的狂喜;一起面对过市场的恶意,也一起规划着未来的蓝图。
那不是温室里需要呵护的花朵,而是能与他一同历经风雨、野蛮生长的木棉。
想到这里,李铁柱心中再无半分犹豫。他抬起头,看向陈干部,眼神清澈而坚定,脸上甚至带着一丝礼貌的歉意:
“陈同志,非常感谢郑镇长和陈同志您的抬爱。郑丽娟同志条件这么好,是我高攀不上。”
他顿了顿,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转圜的决绝:“而且,我现在全部心思都放在事业上,实在没有精力考虑个人问题。恐怕要辜负郑镇长和陈同志的美意了。”
拒绝得干脆利落,甚至没有留下一丝“以后再说”的余地。
陈干部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他显然没料到,一个个体户,竟然会如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位副镇长抛出的橄榄枝!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李同志,你……你再考虑考虑?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他还想再劝。
“不用考虑了。”李铁柱打断他,语气依旧客气,却带着送客的意味,“我的心意已定。麻烦陈同志回去,代我向郑镇长表达歉意。”
陈干部看着他毫无波澜的眼神,知道事不可为,脸色变了几变,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推起自行车,一言不发地走了。那背影,带着几分悻悻然。
摊位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王亚茹依旧低着头,整理衣服的动作却慢了许多。
她听到了李铁柱毫不犹豫的拒绝,心里那块石头悄然落地,随之涌上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酸楚和甜意的暖流。
李铁柱走到她身边,看着她低垂的、泛着微红的耳廓,轻声说,像是解释,又像是陈述一个事实:
“镇长千金再好,跟咱也不是一路人。咱这摊子,需要的是能一起扛事的人。”
王亚茹没有抬头,只是极轻极轻地“嗯”了一声,手下抚平衣料的动作,却变得异常轻柔。
晚风吹进摊位,带着深秋的凉意,却吹不散这方寸之间悄然滋长的、无声的默契与温情。
李铁柱知道,他做出的,不仅是拒绝一桩婚姻的选择,更是对自己未来道路和人生伴侣的最终确认。
喜欢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