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萍水相逢,才子交锋
临清县最大的茶楼“望河轩”,临运河而建,三层飞檐,是文人墨客、商贾官差最爱流连的场所。这一日,三楼雅座被人包下,据说是为了给一位从江南来的贵客接风洗尘。消息灵通的人士低声交头接耳,来的正是安远侯夫人王氏的娘家侄子,江南有名的才子王珩。
林凡坐在二楼一个靠窗的僻静位置,面前摆着一壶清茶,几样点心,看似在欣赏窗外运河上往来的帆影,实则心神紧绷,耳听八方。默娘安排他今日来此,正是要近距离观察这位即将成为他“跳板”的王家表少爷。
楼下传来一阵喧哗与脚步声,伴随着掌柜殷勤的引路声。林凡精神一振,知道正主来了。他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坐姿,用眼角的余光瞥向楼梯口。
只见一位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公子,在一众仆从和本地几位文人名士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三楼。他身穿月白杭绸直裰,腰系玉带,面如冠玉,眉目疏朗,嘴角含着一抹看似温和实则疏离的笑意,举止间自带一股江南文人的清贵气派。正是王珩。
三楼很快便传来了丝竹之声和吟诗作对的喧闹。林凡耐心等待着,他知道,这种聚会,真正的“主角”往往不会一直待在包厢里,总会有些许空隙。
果然,约莫半个时辰后,王珩在一名老仆的陪同下,信步走下三楼,似乎是想透透气,或者看看楼下的风景。他走到二楼的栏杆边,凭栏远眺云河,眉头微蹙,似乎若有所思。
机会来了!林凡深吸一口气,按照默娘事先准备好的剧本,故意将手边的茶杯“不小心”碰落在地。
“啪嚓!”清脆的碎裂声在相对安静的二楼格外刺耳。
王珩果然被声音吸引,目光转了过来。林凡连忙起身,一脸窘迫和歉意,对着闻声赶来的伙计连声道歉,并掏出铜钱赔偿,举止间带着落魄书生特有的拘谨和酸涩。
王珩的目光在林凡身上停留了片刻,见他虽然衣着朴素,但面容清秀,气质并不猥琐,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灵慧,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这时,林凡仿佛才注意到王珩的存在,连忙拱手行礼,语气带着几分惶恐和仰慕:“在下林默,并州人士,适才失仪,惊扰公子雅兴,万望海涵。”他故意带上了并州口音。
王珩见他礼数周全,态度谦卑,微微颔首,语气温和:“无妨。阁下是北地人士?听口音像是并州一带。”
“公子明鉴。”林凡露出“他乡遇故知”的欣喜,“在下正是并州人士,家中遭变,前来江南投亲,可惜亲戚早已搬离,如今……唉,流落在此,让公子见笑了。”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落魄与无奈。
王珩眼中闪过一丝同情,或许是离乡背井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共鸣(他虽出身富贵,但此次北上也算离乡),便随口问道:“既是读书人,何以谋生?”
林凡按照准备好的说辞答道:“偶尔替人抄写书信,或是在茶馆酒楼卖些字画,勉强糊口。只是……江南文风鼎盛,在下这点微末技艺,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他语气中带着怀才不遇的落寞。
王珩来了些兴趣:“哦?阁下也善书画?不知对当今文风有何见解?”这显然是在考校了。
林凡心中凛然,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不敢直接背诵那些准备好的惊世文章,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妥的话题——点评前朝一位着名诗人的山水诗,既显示学识,又不涉及时政,言辞恳切,分析入微,偶尔引用几句冷僻的典故,显得功底扎实又不张扬。
王珩起初只是随意听听,但越听神色越是认真。林凡的点评不仅精准,而且角度新颖,隐隐透出一种不同于寻常书生的格局和见识。这绝不是一个普通落魄书生能有的水平!
“林兄高见!”王珩忍不住抚掌轻赞,“想不到在这临清小县,竟能遇到林兄这般见识不凡之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他态度明显热络起来,邀请林凡同桌饮茶。林凡推辞不过,“勉为其难”地坐下。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风土人情,林凡始终把握着分寸,既展现才华,又保持谦逊,偶尔“不经意”地流露出对京城繁华和朝堂动向的“天真”向往,恰如其分地符合一个渴望机遇的寒门学子形象。
王珩对林凡越发欣赏,觉得此人虽出身寒微,但谈吐不俗,是可造之材,或许可以收为己用,作为日后在京城活动的一个帮手或清客。
茶过三巡,王珩似是无意间提起:“不瞒林兄,我此次北上,正是要赴京参加不久后的‘文华雅集’。届时京中名流荟萃,正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林兄若有兴趣,或许……”
他话未说尽,但招揽之意已十分明显。
林凡心中狂喜,知道鱼儿上钩了!他脸上露出激动又惶恐的神色:“公子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是……在下身份低微,岂敢奢望……”
王珩摆手笑道:“英雄不问出处。以林兄之才,缺的只是一个机会罢了。此事容后再议。我在临清还要盘桓几日,林兄若得空,可常来这望河轩寻我,你我把酒论诗,也是一大乐事。”他递给林凡一张名帖,上面有他在临清暂住的地址。
林凡双手接过名帖,如同捧着珍宝,连连道谢。
又闲谈几句,王珩便起身告辞,回三楼雅间去了。林凡独自坐在原地,手中握着那张名帖,心情复杂。计划的第一步,出乎意料地顺利。王珩的赏识是真实的,但这赏识背后,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他走出望河轩,夕阳的余晖将运河染成金色。默娘不知何时已在不远处的柳树下等候,脸上带着询问的神色。
林凡将名帖递给她,简单说了经过。
默娘看了看名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很好。王珩此人,看似清高,实则颇有野心,喜欢招揽人才以壮声势。你已成功引起了他的兴趣。接下来,就是要让他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他大力引荐的‘奇货’。”
她收起名帖,目光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文华雅集……那才是真正的舞台。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给王珩,以及可能关注他的安远侯府,留下一个更深刻的印象。”
这“更深刻的印象”会是什么?默娘似乎另有安排。接近王珩的计划虽顺利,但安远侯府那潭深水之下,“青雀”的身影依旧模糊。林凡这枚投入水中的石子,究竟能激起多大的涟漪?
喜欢躺赢的咸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躺赢的咸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