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悄然流转,恍如白驹过隙,自影月之乱彻底平息以来,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个春秋。这十年间,天下长久承平,四海安宁,风调雨顺,物产丰饶,百姓生活富足安康,文化教育蓬勃发展,礼乐兴盛,人才辈出,这一段难得的太平盛世被后世史家高度赞誉并正式称为“元兴之治”。新帝已从昔日稚嫩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英明睿智、胸襟开阔、仁德兼备的君主,他在李相爷(虽已致仕归隐,仍时常备顾问之职,深受朝廷敬重)与苏大学士(如今已成为清流文官的领袖,德高望重、士林景仰)等一众老臣的悉心辅佐与谆谆教诲下,广纳良言,勤政恤民,将整个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法度严明。昔年的那些惊心动魄、生死较量与峥嵘岁月,已逐渐沉淀为史册中的厚重传奇与动人轶事,也成为老一辈人茶余饭后、灯前月下口中代代相传、百讲不厌的永恒故事。
清泉村依然安宁祥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村中那口老井旁涌出的新泉愈发清冽甘醇、源源不绝、澄澈如镜,默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在此生息劳作、守望相助、善良勤恳的村民。春丫的儿子狗娃已长成挺拔健壮、眉目俊朗、举止有礼的少年,在村塾中勤奋读书、刻苦用功、敏而好学,时常怀着崇敬之心缠着母亲细细讲述那位“井生神仙”的往昔事迹,眼中闪烁着憧憬、敬仰与向往的明亮光芒,仿佛在心底种下了一粒向往光明与道义的种子。
昆仑祖殿依旧庄严寂静、云雾缭绕、灵气氤氲,殿内古老星图缓缓运转、周而复始、玄妙难测,接引着亘古不变的璀璨星光与天地精华,仿佛默默守护着天地间的无穷奥秘与岁月轮回、万物生息,展现着天道运行之恢弘与幽微。
而张道长与井生(碑灵)隐居的那片幽深山谷中,岁月似乎流淌得格外缓慢、宁静悠长、几乎凝滞。茅庐依旧简朴洁净、一尘不染,溪水潺湲如昔、清亮见底、叮咚作响,只是张道长的背比以往更驼了些,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刻满了时光的痕迹与沧桑的印记,唯独那双眼睛,依然清澈明亮、炯炯有神,充满了洞悉世事的豁达智慧与深植于心的安宁从容,仿佛能看透红尘万象、时空流转。
井生的真灵在漫长岁月的耐心温养与天地灵气浸润下,已彻底与镇龙碑融为一体、再无分彼此、灵碑合一。他虽无法显化形体,却能更清晰、更自如地与张道长进行深邃而流畅的意念交流,其灵识感知范围可达千里之外,对天地脉动、山川气韵的把握更是细致入微、明察秋毫、了然于心。他时常“看”着这片自己曾倾心守护、生死与共的土地安居乐业、繁荣祥和、生生不息,感受着四季轮回、万物生长、日月交替,心中充满平静而深沉的欣慰与喜悦、无怨无悔。
他们依旧时常驾车出谷,云游四方、寄情山水、徜徉天地,但不再刻意梳理地脉、干预自然运行,更多的是随心而行、随性而至、道法自然,悠然自得、恬淡自在、与万物冥合。若偶遇细微不平、气机阻滞之处,便随手为之调整疏导,如同经验丰富的老农随手扶正一株禾苗,自然而不着痕迹,从容而蕴含道法自然之玄妙,尽显返璞归真之境。
“星霜几度,山河依旧,真好。”张道长常坐在碑旁,手抚长须,望着远山近树、云卷云舒、飞鸟还巢,这般悠然感慨,语调中满是岁月沉淀的满足、淡然与深情。
井生意念温和回应,如初阳般暖融、如山泉般清澈、如春风般舒缓:“…皆因…有人…曾愿为之…负重前行…舍身守护…”
他们安然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长久宁静与平淡,深知在这平静祥和之下,曾埋藏过多少惊涛骇浪、生死抉择、艰难困苦与热血牺牲,因而更知当下之可贵。
太平岁月里,当年的故人们,也随着时光静静流淌,各有归途,各有人生,在各自的轨迹上继续前行,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生命画卷。
李相爷于三年前安然辞世,寿终正寝、功德圆满、了无遗憾。新帝为此悲痛不已,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赠其为太师,谥号“文正”,哀荣备至、史册留名、千古流芳。送葬之日,万人空巷、悲声不绝于道,百姓皆自发感念其匡扶社稷、安定天下、爱民如子的不朽功绩与高尚人格。张道长曾遥遥望向京城方向,静默良久、神色肃穆、心怀敬意,井生的意念中也传来一丝深远而庄重的缅怀与感激的波动。
萧玦隐居于江南明秀山水之间,寄情烟霞,着书立说、潜心学问、穷究天理,其着作融汇古今、博采众长、思想深邃,自成一家严谨体系,被世人尊为“南山先生”,门下弟子众多、桃李满园、贤才辈出,影响深远、泽被后世。他偶尔会托可靠之人给张道长送来新茶与新着,信中只谈风月学问、山水雅趣、人生体悟,不涉朝政世事,显得格外潇洒自在、云淡风轻、超然物外。
苏大学士虽仍在朝为官、身居要职、权柄在握,却愈发超然物外、心境澄明、不慕虚荣,致力于推动教化事业、培育栋梁之才,革除陈弊、弘扬正气、匡扶世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士林清议的领袖人物与道德楷模、天下仰望。他每年总会抽空来山谷小住几日,与张道长饮茶论道、畅谈古今、互有启发,与井生意念“交谈”、沟通天地、感应玄机,言谈之间愈显通透豁达、智慧圆融、气度雍容。
阿蛮已成为南疆雾隐山一带颇有威望与能力的头人,精明强干、处事公允,带领族人安居乐业、发展生产、传承文化,始终铭记当年的深厚恩情与宝贵经历,心中常存感念。
春丫的丈夫成了村中有名的好猎手,勇敢善良、技艺高超,勤劳持家,一家日子过得红火温暖、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狗娃读书用功,天资聪颖、品行端正,村塾先生常夸他知书达理、心怀大志,将来必有大出息、光耀门楣、造福乡里。
当年的激流勇进者、并肩前行者,或已归于尘土木叶之下,得享永宁,或已隐于山林泉石之间,颐养天年,或仍在各自位置上发光发热、贡献心力、尽职尽责,但皆在这太平盛世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与位置,平静而充实地生活着,延续着各自的价值与故事,构成了这宏大时代画卷中温暖而坚实的笔触。
张道长时常对碑感叹,语气中带着欣慰与释然、还有一丝淡淡的怀念:“故人渐如星散,各有其道,各有其乐,甚好,甚好。”
井生意念从容回应,平和而深远、包容而澄澈:“…道虽不同…然皆为…这天下…添一分…光亮…一分…暖意…”
他们一同默默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温柔落幕与深厚积淀,也一如既往地、无声无息地默默守护着新时代的安稳前行与无尽希望,直至永恒。
喜欢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