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迷雾”行动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备受压力的冀南地下组织和游击队缓过气来。龙渊和葫闹闹这对奇特的组合,再次证明了他们在无声战场上的巨大价值。然而,龙渊并没有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太久。他深知,敌人的挫败是暂时的,他们很快会调整策略,甚至可能带来更先进的技术装备。被动地干扰和迷惑,终究是权宜之计。
“闹闹,我们能不能……不止是干扰和欺骗?”一天深夜,在秘密据点里,龙渊抚摸着温润的葫芦,传递着自己的思绪,“我们能不能利用你的能力,真正地‘攻击’敌人的通讯和侦测系统?或者,创造出一些更具主动性的‘武器’?”
葫闹闹传递来一阵带着思考意味的轻微波动。它似乎理解了龙渊的意图,但那需要更精细、更具“破坏性”的能量操控方式,这对它而言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方向。
恰在此时,马奎队长带着几名游击队员,抬着几个沉甸甸的木箱,兴冲冲地找到了龙渊和老周。
“老周,龙兄弟!看看我们搞到了什么好东西!”马奎咧着嘴,示意队员们打开箱子。
箱子里装的,并非崭新的枪支弹药,而是一些破损的仪器、缠绕的电线、旧蓄电池,甚至还有几台被炸毁的日军电台残骸和几个看起来像是探矿或测量用的古怪设备零件。
“这是……”老周疑惑地拿起一个布满锈迹的金属部件。
“嘿嘿,上次端掉鬼子一个小型运输站,发现他们运的不是军火,是这些破烂玩意儿。听俘虏说,好像是啥‘地质勘探队’的设备,被咱们的冷炮给轰坏了,鬼子觉得没用就暂时堆在那儿了。”马奎解释道,“我想着龙兄弟前段时间不是鼓捣那些旧电台搞出了大名堂嘛,就顺手把这些‘破烂’也拉回来了,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
龙渊的眼睛却亮了起来。他仔细翻看着这些“破烂”,其中一些零件虽然破损,但材质和结构都相当精密,远非这个时代普通乡村能见到的。尤其是那几个探矿设备上的线圈和晶体振荡器,虽然布满灰尘,但其蕴含的技术层次明显高于普通的军用无线电。
“好东西!马队长,这些都是宝贝!”龙渊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鬼子所谓的‘地质勘探队’,很可能就是带着某种特殊探测设备的特务小组!这些东西,正好可以用来给我们的‘幽灵武器’升级!”
他转向老周和马奎,解释道:“单靠闹闹的能力模拟信号,终究是无根之木。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些现成的零件,哪怕它们是坏的,以其为‘基座’和‘放大器’,再结合闹闹的能力,或许能制造出效果更稳定、威力更集中,甚至能直接对敌人设备造成物理损伤的装置!”
老周和马奎听得似懂非懂,但“威力更集中”、“物理损伤”这几个词让他们精神大振。
“龙兄弟,你就说怎么干吧!需要啥,我们想办法去弄!”马奎拍着胸脯。
龙渊沉吟片刻,脑中飞速构思。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洋破烂”,还需要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土材料——特定年份的老陈醋(取其酸性用于微弱腐蚀以改变金属表面性质)、碾磨极细的磁石粉、甚至还需要一些雄鸡血和朱砂(民间认为这些至阳之物可能蕴含特殊能量场,龙渊想试试是否能被葫闹闹引动)。
一场融合了乡村土法、战场缴获的残破科技与葫闹闹超前能力的“神秘武器”研发,在敌后根据地一个极其隐蔽的废弃砖窑里悄然展开。
龙渊是总设计师和核心操作者。铁匠出身的游击队员王铁锤,凭着对金属和火候的精准掌控,负责按照龙渊画出的、充满想象力的草图,小心翼翼地熔炼、锻造那些破损零件,打造出奇特的金属基座和连接部件。心灵手巧的女队员秀姑,则负责用最细的丝线缠绕线圈,用土法制备的绝缘漆进行封装。老周动员了地下党的关系,搞来了龙渊清单上的那些“古怪”材料。
整个过程中,龙渊始终将那个小葫芦放在工作台旁,精神力量与葫闹闹紧密相连,感知着每一个零件的内部结构、能量传导的微弱变化。
“铁锤哥,这个接口的角度再偏西三分,对,就是这里……感觉对了。”龙渊闭着眼,手指轻触着一个刚刚锻打出来的金属接口,通过葫闹闹的感知反馈,指导着王铁锤进行微调。王铁锤虽然不明白原理,但他信任龙渊,一丝不苟地执行。
当主要的物理结构组装完成时,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造型极其古怪的装置。它有一个类似旧电台底座的金属壳,上面却镶嵌着探矿设备上拆下来的奇特线圈和晶体,几个玻璃瓶里装着混合了磁石粉、朱砂的陈醋溶液,通过细铜丝与主结构相连,整个装置布满了手工焊接的痕迹,看起来就像是个疯狂科学家的失败作品。
“这……玩意儿真能行?”马奎围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转了两圈,忍不住嘀咕。
“还差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龙渊深吸一口气,将双手轻轻放在装置的核心部件上,“闹闹,看你的了。我们需要将你的力量,‘烙印’或者说‘注入’到这个装置的内部结构里,让它成为你能力的延伸和放大器。以这个‘基座’为坐标,将我们设想的效果——比如,强能量脉冲干扰,甚至定向能量冲击——固化进去。”
这一次,葫闹闹传递来的不再是简单的意念,而是一股清晰、活跃、充满探索欲望的能量流。它似乎对这种将自身力量与实体装置结合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在龙渊的感知中,葫闹闹那股玄妙的力量,顺着他的手臂,如同细微的溪流,缓缓注入到那怪异的装置之中。那力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如同最高明的微雕师,在装置内部那些线圈、晶体、溶液乃至金属原子间隙中,勾勒出肉眼无法看见的、复杂而玄奥的“能量回路”。那些王铁锤凭感觉锻造的奇特角度,秀姑缠绕的特定匝数线圈,此刻仿佛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承载和引导这股能量的最佳路径。
片刻之后,龙渊收回双手,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熠熠生辉。他感觉到,眼前这个土法上马、拼凑而成的装置,内部似乎“活”了过来,与他和葫闹闹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成功了?”老周紧张地问。
“理论上……是的。”龙渊也不敢完全肯定,“但需要实战检验。”
机会很快到来。情报显示,日军从平津地区调来了一辆最新的、代号“电鳗”的大型无线电侦测车,已经抵达石门,不日将开赴冀南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搜查。这辆“电鳗”据说采用了德国技术,灵敏度极高,能有效过滤部分干扰,是对根据地通讯网络的巨大威胁。
“就拿这个‘铁王八’开刀!”马奎摩拳擦掌。
龙渊的计划是,在“电鳗”预计的巡逻路线上,选择一处有利地形,提前布设这个被队员们私下称为“龙氏法宝”的怪异装置,进行伏击。
地点选在了一处名为“鹰嘴涧”的险要山路旁。龙渊、马奎带着几名精干队员,趁着夜色,将沉重的“龙氏法宝”秘密运抵预设阵地,巧妙地隐蔽在岩石缝隙中,连接上带来的旧蓄电池。
第二天上午,果然,那辆体型庞大、顶部竖着好几个网状天线的“电鳗”侦测车,在前后两辆满载日军的卡车护卫下,沿着山路缓缓驶来。
“准备。”龙渊低声道,手按在了装置的一个触控开关上——那其实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真正的启动,依赖于他的意念和葫闹闹的响应。
当“电鳗”侦测车进入最佳距离时,龙渊眼中精光一闪,精神力量全力催动:“闹闹,启动!目标,侦测车核心接收单元!能量冲击模式!”
无声无息间,葫闹闹的力量被瞬间激发,并通过那怪异的装置急剧放大、聚焦!
正在行驶的“电鳗”侦测车内,日军操作员突然发现,所有仪表盘上的指针开始疯狂乱摆,耳机里传来一阵极其尖锐、仿佛能刺穿耳膜的噪音!紧接着,“噼啪”几声脆响,几个关键的电子管竟然同时爆裂,车内弥漫起一股焦糊味!
“八嘎!怎么回事?!受到强烈干扰!设备……设备烧毁了!”操作员惊恐地大叫。
几乎同时,前后两辆护卫卡车的电台也传出一阵杂音,随即失灵。车队顿时陷入了通讯中断的混乱。
“有埋伏!”护卫队长惊慌失措地大喊,日军士兵们纷纷跳下车,紧张地寻找根本不存在的伏击者。
而隐蔽在岩石后的马奎和队员们,只看到那辆嚣张的“电鳗”车突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减速,车顶的天线甚至冒起了缕缕青烟,后面的鬼子乱成一团。
“我的亲娘哎……真……真灵了!”一名队员张大嘴巴,喃喃自语。
马奎猛地一拍大腿,压低声音,激动得满脸通红:“干得漂亮!龙兄弟!你这‘破烂’变宝了!”
龙渊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能感觉到,刚才那一击,几乎抽空了装置内储存的大部分能量,也让葫闹闹传递来一丝疲惫的意念。但这第一次实战检验,效果远超预期!它不仅造成了强烈的电子干扰,甚至直接造成了物理损坏!
“效果不错,但持续时间和威力还需要优化。而且,这东西能量消耗太大,不能频繁使用。”龙渊冷静地分析道。
这次成功的伏击,在日军内部引起了更大的恐慌。“电鳗”侦测车的莫名瘫痪,被归结为“遭遇未知强力电子武器攻击”。结合之前神出鬼没的“幽灵电台”,日军高层开始怀疑,冀南的抵抗力量是否得到了某个拥有极高电子战能力的外部势力援助。
而龙渊,则带着初步成功的经验和暴露出的问题,投入了新一轮的“研发”。他尝试用不同的材料组合,设计不同结构的“能量回路”,目标是制造出更小型化、更节能、功能更专一(比如专司干扰、或专司侦听、或短时屏蔽小范围信号)的“神秘武器”。
废弃的砖窑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淡淡的焦糊味再次响起。乡村土法与超前科技的奇妙融合,正在为“幽灵”打造着一件件超出这个时代理解的、足以改变局部战场规则的利器。冀南的电磁频谱,逐渐成了一片对日伪军而言危机四伏、对抗日力量而言却能加以利用的迷雾战场。
喜欢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