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开始,县太爷亲自出题,写一首《春晓》。
墨砚秋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刚要落下,笔仙突然喊停:等等!这砚台里的墨不对,掺了水,写出来发灰。用旁边那锭松烟墨,我闻着就顺气。
他赶紧换了墨锭重新磨。
纸太糙,吸墨太快,写的时候手腕要活,别让笔陷进去。
第一笔字的横要稍斜,跟扁担似的,才有生气。
撇不能太尖,跟刀子似的扎人眼睛,圆润点,像姑娘的眉毛。
在笔仙的指点下,墨砚秋的笔仿佛有了灵性。点如坠石,横似长虹,撇若新月,捺像奔雷。他自己都惊呆了,感觉手腕不再僵硬,每一个笔画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仿佛不是他在写字,而是字自己从笔尖跳出来的。
周围渐渐安静下来,原本交头接耳的书生们都看了过来。王举人一开始还满不在乎地摇着扇子,后来也忍不住凑过来看,脸上的笑容慢慢变成了惊讶。
等墨砚秋写完最后一笔,周围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这字写得好!有风骨!
眠字写得跟真睡着了似的,透着股慵懒劲儿!
没想到墨秀才还有这本事,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县太爷也忍不住走下台,凑到墨砚秋的案前,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好!好一个花落知多少,这最后一笔字,捺画如利剑出鞘,却又收得恰到好处,有韵味,有风骨!
王举人在旁边看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悻悻地扭过头去。
第一轮下来,墨砚秋顺利晋级。接下来的几轮,他越战越勇,笔仙的指点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有时候他写得兴起,甚至能和笔仙在心里对话。
江字的三点水,要写出水流的感觉,最后一点要重,像块石头沉在水底。
知道了。
山字别太死板,三座山峰要有高有低,跟真山似的,才有气势。
旁人只当他凝神静气,谁也想不到,他正在和手里的毛笔。
到了决赛,只剩下墨砚秋和王举人。县太爷这次出的题目是海纳百川四个大字。
王举人抢先下笔,他写的是颜体,笔画粗壮,看着倒是有气势,只是略显呆滞。写完后,他得意地看了墨砚秋一眼,仿佛胜券在握。
轮到墨砚秋了,他深吸一口气,刚要提笔,突然发现砚台里的墨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砚台,旁边还洒了几滴清水。
是王举人干的!旁边有人低喊。
墨砚秋抬头,正看见王举人嘴角闪过一丝狡黠的笑。
这可怎么办?重新研墨肯定来不及了,就算来得及,也会打乱节奏。周围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县太爷也皱起了眉头。
墨砚秋急得手心冒汗,就在这时,笔仙突然说:别急,把笔给我。
给你?他一愣。
少废话,按我说的做!
墨砚秋赶紧握紧笔杆,只听笔仙又说:把笔尖往嘴里送。
他差点没跳起来,那怎么行?
让你送你就送,哪那么多废话!
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墨砚秋红着脸,趁人不注意,飞快地把笔尖往嘴唇上碰了一下,沾了点唾沫。
好了,快写!
他赶紧提笔在宣纸上落下。奇迹发生了,那沾了唾沫的笔尖落在纸上,竟然晕开了淡淡的墨痕!虽然比正常的墨淡了些,但字迹清晰,别有一番风骨。
更神奇的是,随着他的书写,后面的笔画越来越浓,仿佛笔杆里藏着用不完的墨。原来笔仙早就偷偷把之前磨好的墨吸在了笔锋里,刚才让他沾唾沫,只是为了引墨出来。
横要长,像海面一样开阔。
竖要直,像礁石一样沉稳。
捺画要舒展,像浪花一样澎湃。
墨砚秋越写越顺,到最后一个字时,他手腕一转,笔锋陡然加快,最后一笔如银蛇狂舞,一气呵成。
写完最后一笔,他放下笔,才发现自己浑身都湿透了。再看那四个大字,虽然前半部分墨色较淡,但整体气韵连贯,风骨峭峻,尤其是最后一个字,仿佛真有万马奔腾之势,看得人热血沸腾。
县太爷猛地一拍桌子:好!这字有海的气势,有川的灵动,当之无愧的头名!
台下顿时掌声雷动。王举人面如死灰,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他的笔里怎么会有墨...
墨砚秋捧着那五十两银子回家时,感觉像在做梦。刚进门,就听见笔仙在笔筒里哼小曲,调子还挺欢快。
今天多亏了你。墨砚秋把银子小心翼翼地收好,又给笔仙换了新的锦缎笔套,以后我一定好好练字,不辜负你的指点。
算你还有点良心。笔仙的声音透着得意,不过别以为拿了个县太爷的奖就了不起了,你的字还差得远呢。等啥时候能写出力透纸背的劲儿,再跟我邀功吧。
墨砚秋笑着点头,心里却暖烘烘的。他知道,有这支脾气古怪却心地善良的毛笔精陪着,就算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有勇气面对。
从那以后,墨砚秋果然更加勤奋。每天清晨,人们总能看见他家窗纸上透出的灯光;深夜里,总能听见他书房传来的沙沙笔声。而那支紫竹狼毫笔,也越来越有灵性,有时候墨砚秋写得累了,笔杆会轻轻敲敲他的手背,像是在提醒他休息;有时候他遇到难题愁眉不展,笔尖会在纸上画个歪歪扭扭的笑脸,逗他开心。
有一次,邻村的孩子来请教写字,墨砚秋正教得起劲,突然听见笔仙在笔筒里大喊:那小子握笔跟抓小偷似的,赶紧让他松松手!
他赶紧纠正那孩子的姿势,心里却暗自好笑。
还有一次,县太爷派人来请他去写牌匾,他在路上不小心把笔掉在了泥里。急得他赶紧捡起来冲洗,笔仙却在他手心挠了挠:没事没事,这点泥算啥?当年你祖父在田里写春联,我还蘸过泥浆呢,写出来的字才有土腥味。
墨砚秋被逗得哈哈大笑,惹得差役一脸莫名其妙。
日子久了,墨砚秋的书法名气越来越大,连府里的官员都来请他写字。他却始终保持着谦逊,每次有人称赞他的字,他都会笑着说:不是我写得好,是我的笔有灵性。
人们只当他是自谦,没人知道,他说的是大实话。
多年后,墨砚秋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他的字被人争相收藏。而那支紫竹狼毫笔,也被他视若珍宝,从不离身。
有一天,他的小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的笔为什么总是自己动啊?刚才我看见它在纸上画了只小老鼠呢。
墨砚秋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又看了看笔筒里的毛笔,轻声说:那是因为啊,这支笔里住着一位老先生,他在教你写字呢。
笔杆轻轻颤动了一下,像是在点头,又像是在偷笑。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宣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一切都那么宁静而美好。
喜欢山村妖怪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山村妖怪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