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珩下了早朝,胸中那股被慕容峰当庭胁迫的郁结之气,几乎要冲破他的胸膛。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前往御书房,埋首于那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政务之中。今日,他只觉得那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御书房,也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压抑。
他脚步沉沉,几乎是下意识地,便来到了景仁宫。
宫人见他面色不豫,皆屏息静气,不敢多言。林清玥正坐在窗边绣着一方帕子,见他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皇上?”她敏锐地察觉到他周身笼罩的低气压,那双平日里或威严或含笑的眸子,此刻却暗沉如暴风雨前的海面。她没有多问朝政之事,只是轻柔地扶住他的手臂,引他到榻边坐下,然后亲自斟了一杯温热的、带着安神香气的花茶,递到他手中。
指尖触及温热的杯壁,看着眼前人温柔关切的眉眼,齐珩紧绷的心弦,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丝。他接过茶盏,却没有喝,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将头向后靠在椅背上,闭目不语。
林清玥安静地坐在他身侧,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她知道,此刻他需要的不是一个追问不休的妃嫔,而是一个可以让他放松、给予他支持的港湾。
良久,齐珩才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南方旱情……慕容峰以国库空虚、需全力赈灾为由,逼朕暂缓了边防加固之策。”他言简意赅,并未详述朝堂上那剑拔弩张的细节,但林清玥已然明白,那必定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却凶险万分的交锋。
慕容家这是借天灾,行掣肘之实,要将皇帝的军权和经济命脉都牢牢掐住。
林清玥心中了然,她沉吟片刻,轻声道:“天灾虽无情,但事在人为。赈灾放粮,解的是燃眉之急,是‘果’;而若能找到方法,缓解旱情本身,或许能治一治‘本’,至少,能让土地多些产出,让灾民看到些希望。”
齐珩闻言,眸光微动,看向她:“治本?谈何容易。天不下雨,人力岂能抗衡?”
“人力固然无法呼风唤雨,”林清玥抬起头,目光清亮,“但却可以想办法,将别处的水,引到需要它的田地里去。”
她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一边研磨,一边道:“臣妾幼时……曾在一本残破的古籍杂谈上,看到过一种汲水工具,名为‘龙骨水车’。或许,能对南方旱情有所助益。”
“龙骨水车?”齐珩被她的话引起了兴趣,起身走到书案旁。
只见林清玥执起笔,略一凝神,便在白纸上勾勒起来。她的画技算不得精湛,但线条清晰,结构分明。她画出一个长长的木质槽筒,中间有一条如同脊椎龙骨般的链式传动机构,上面均匀地装着一片片的刮板。
“陛下请看,”她用手指点着图纸,详细解释道,“将此车置于河边、渠旁或低洼有水之处,以人力或畜力,通过这端的脚踏板或转轮,带动这‘龙骨’循环转动。龙骨上的刮板便能将低处的水,沿着木槽连续不断地提升到高处,再流入农田的沟渠之中。”
她一边说,一边在旁边标注出关键部位的名称和作用原理。“如此一来,即便是地势较高的田地,也能引水灌溉,不必完全依赖天降甘霖。虽不及江河充沛,但日夜不停,足以滋润禾苗,保住部分收成。”
齐珩的目光,随着她的笔尖和解释,越来越亮。他精通政务兵法,对工巧之物亦有涉猎,此刻一听一看,便知这“龙骨水车”绝非异想天开,其原理巧妙,结构也并非极其复杂,以当今的工匠水平,完全有可能制造出来!
这看似简单的工具,若真能推广,其意义,远不止于缓解眼前旱情!这是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抗旱能力的方法!
“妙!妙极!”齐珩忍不住抚掌赞叹,他猛地抬头,看向林清玥的眼神充满了惊喜与探究,“爱妃真是……每每都能给朕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古籍是何名称?朕竟从未听闻?”
林清玥心中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垂下眼睫,做出回忆状:“年代久远,书名已然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是一些海外奇人异事的杂录,其中便有这水车图样。臣妾也是见皇上为旱情忧心,才偶然想起,不知是否可行……”
她将一切推给虚无缥缈的“海外古籍”,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齐珩深深看了她一眼,没有继续追问。无论这图纸来自何处,此刻,它就像是久旱后的一滴甘霖,不仅可能缓解南方的灾情,更是在政治上,给了他一个打破慕容家掣肘的绝佳机会!
“可行!定然可行!”齐珩语气笃定,他小心地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图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爱妃立此大功,朕定当……”
“皇上,”林清玥轻声打断他,目光恳切,“臣妾不敢居功。若能以此微末之技,解百姓倒悬之苦,便是积了最大的福报。臣妾只愿皇上能少些烦忧,愿我大齐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她的话语没有一丝矫饰,真诚而纯粹。齐珩心中震动,握住她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他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虽然,她只是他的妃嫔。
“好!好!”齐珩连说两个好字,精神振奋,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朕即刻召见工部能吏,详加研讨,尽快将此物制造出来,推行于旱区!”
他不再停留,拿着图纸,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景仁宫,背影重新充满了帝王的决断与力量。
数日后,在齐珩的亲自督促下,工部的能工巧匠们依据林清玥提供的原理和草图,经过数次试验改良,终于成功制造出了适用于不同地形和水源的龙骨水车样品。经测试,其汲水效率远超传统的水桶、桔槔等工具。
齐珩当即下旨,命工部将制作图纸和标准制法快马加鞭送往南方各旱情严重的州县,并派遣工匠前往指导,鼓励当地官府和百姓仿制、使用。
一时间,在南方的田间地头,一座座木质的水车被架设起来。农夫们踩着踏板,看着清澈的河水哗哗地被提上高岸,流入干裂的土地,滋润着焦渴的禾苗,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和希望。
旱情虽然未能彻底解除,但龙骨水车的推广,极大地缓解了灌溉难题,保住了相当一部分濒临绝收的庄稼,减少了灾民的流离失所。地方官员上报的奏章中,充满了对朝廷此项德政的称颂。
很快,民间便开始流传,这巧夺天工的“龙骨水车”,乃是深宫中的皇贵妃林氏,感念民生疾苦,献出的妙法。加之之前她救治四皇子、仁善待下的名声早已传出,一时间,民间对这位未曾谋面的皇贵妃赞誉更甚,甚至有人在家中为她立下长生牌位,感念其恩德。
消息传回宫中,齐珩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喜讯和民间对林清玥的称颂,龙心大悦。林清玥此举,不仅实实在在地帮了他,缓解了旱情带来的政治压力,更赢得了宝贵的民心。
而这一切,自然也传到了被禁足坤宁宫的慕容婉如,以及前朝的慕容峰耳中。
慕容峰在相府书房中,听着管家的禀报,面色阴沉。他没想到,皇帝身边那个看似不显山露水的皇贵妃,竟有如此手段,轻轻一招,便在一定程度上破了他借旱情营造的困局,还收获了如此声望。
他捻着胡须,眼中寒光闪烁。这后宫与前朝,看来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他慕容家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岂是区区一个水车,一点民心就能动摇的?
风暴,只是暂时平息。更深沉的较量,还在后头。
但在景仁宫中,林清玥对此并未过多在意。她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只希望那南方的百姓,能因此多一分生机。至于其他的赞誉与风波,于她而言,不过是这深宫生存中,不得已而为之的顺势而为罢了。她所求,始终不过是一方安宁,与所爱之人并肩,看这江山无恙。
喜欢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