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的喧嚣与机遇,如同一个巨大而无形的漩涡,以其特有的节奏和引力,将“晨风之誓”小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卷向看似不同、却又隐隐交织的方向。雷恩如同沉稳的船长,在佣兵工会繁杂的任务公告、竞技场潜在的丰厚收益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审慎规划间不断权衡,试图为这艘刚刚驶入王都这片陌生海域的小船找到最稳妥也最有利的航向。莉娜则彻底沉浸在了魔法师工会那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每日早出晚归,脸上常常带着精神力透支的苍白和攻克某个理论难题后的兴奋红晕,她的进步肉眼可见,仿佛一颗正在被精心雕琢的璞玉,逐渐散发出属于她自己的光芒。艾吉奥更是如同鱼入大海,悄然踏入了“暗影之眼”那神秘的门槛,开始在王都错综复杂的阴影中编织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络,他的行动愈发诡秘,眼神中也多了几分以往没有的深沉与机警。
在这片充满了无限可能、也潜藏着无尽危机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在拼命寻找并试图强化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定位。而塔隆,这位习惯了用沉默和行动代替言语的巨盾战士,他的道路,在旁人看来,似乎最为纯粹,也最为直接——他的战场,永远在最危险的正面,他的使命,永远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盾牌,为身后的同伴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然而,王都的“正面”战场,与边境荒野上同魔兽的生死搏杀、或是遗迹深处对抗那些扭曲造物的战斗,截然不同。这里的“敌人”,无论是训练场上的对手,还是竞技场中的角斗士,甚至是街头偶遇的潜在威胁,其攻击方式都带着一种迥异于以往的、令人不适的“精致”与“狡猾”。
在佣兵工会总部提供的、那片由坚硬青石铺就、设施齐全的低级公共训练场上,塔隆最初试图沿用自己最熟悉、也最依赖的方式锤炼技艺。他像在巨石城时一样,走向那些标注着最重量的石锁,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将其轻松举起,感受着肌肉纤维拉伸时传来的、令人安心的力量感。他挥舞着训练用的、包铁的木制巨剑,一次次劈砍在那些用硬木制成的、布满刀痕剑伤的人形木桩上,发出“咚咚”的沉闷巨响,木屑纷飞。他请训练场的陪练(一些需要赚取外快的退役老兵,或是渴望积累实战经验的年轻骑士侍从),手持沉重的训练用战锤或长矛,一次次全力撞击他手中那面巨大的、中心浮雕着咆哮熊头的钢盾“山峦之壁”。
他那身抵达王都后,用几乎全部积蓄、并参考了雷恩建议重新锻造的、更加厚重、关节处经过特殊强化的全身板甲,以及那面边缘包裹着加固铜边、盾心熊头浮雕在阳光下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的巨盾,仅仅是站在那里,就自然散发出一种如同移动堡垒般的压迫感,引来了训练场上不少同样在挥汗如雨的低阶佣兵或战士学徒们或羡慕、或敬畏、或带着比较意味的侧目。他的力量依旧磅礴惊人,每一次挥盾格挡,都带着撕裂空气的沉闷风声;每一次为了调整防御角度而踏出的步伐,都让脚下的青石地面微微震颤,仿佛小型攻城锤在敲击。
但几次高强度的对抗训练下来,塔隆那如同花岗岩雕刻般、惯常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眉头却越皱越紧,一道深刻的竖纹出现在他的眉宇之间。他感觉到了一种以往很少体验到的、无形的滞涩感,仿佛身陷泥潭,空有撼山之力,却难以酣畅淋漓地施展。王都训练场的设施确实更精良,陪练的对手们(尤其是那些年轻的骑士侍从)技巧也更加繁复、花哨,充满了各种虚招、假动作和快速的步伐变换。但他们的攻击方式,与“碎骨”那种依靠炼金药剂催发出的、毫无理智可言的疯狂扑击和爆炸,或是地精群那种依靠数量、不顾自身死活的亡命冲锋,完全不同。这里的攻击,更加精准,更加刁钻,更善于寻找防御的间隙、节奏的破绽,以及……他自身因过往战斗和旧伤而留下的、那些他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微小习惯。
尤其让他内心深处耿耿于怀的,是那条左臂。石拳矿坑深处,被“碎骨”的恐怖怪力几乎砸碎臂骨的伤势,虽然在莉娜的光明魔法和后续精心调养下,骨骼和肌肉已经愈合,疤痕下的组织也重新变得结实。但一种深层次的、难以用言语精确描述的虚弱感,以及偶尔在全力格挡住一次沉重冲击后,从骨骼深处隐隐传来的、如同细微电流窜过般的酸麻感,却如同一个忠实而又冷酷的幽灵,时刻徘徊不去,提醒着他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并非无懈可击,他不再是那个可以仅凭蛮横无匹的体魄和意志,就像真正的山峦一样,碾碎一切来自正面冲击的完美壁垒。
这种挫败感,在一次与一名身手极其灵活、专门使用一柄细长训练剑的年轻骑士侍从的模拟对抗中,达到了顶点。
那名年轻的侍从,身形不算高大,但动作迅捷如风,脚步灵动。他并不与塔隆进行任何形式的力量碰撞,而是如同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始终围绕着他那庞大的身躯和巨盾的防御范围游走、试探。那柄细剑在他手中,如同毒蛇不断吐出的信子,闪烁着寒光,一次又一次,从各种意想不到的角度——盾牌上缘与头盔的缝隙、腋下铠甲的连接处、因转身而短暂暴露的背脊、甚至是视线因盾牌遮挡而必然存在的死角——发起迅捷而精准的刺击。
塔隆怒吼着,挥舞着巨盾,试图用绝对的力量和面积压制对方。他的每一次横扫都势大力沉,足以将普通人连人带武器一起拍飞;每一次竖挡都稳固如山,仿佛能隔绝一切攻击。但对方的敏捷远超他的预期,总能在他盾牌及体前的瞬间,灵巧地向后跃开或侧身滑步避开,那柄细剑如同附骨之疽,总是在他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短暂瞬间,再次寻隙而入。
一次,塔隆试图用一记猛烈的、带着全身力量的盾牌猛击,将对方逼入训练场的角落。沉重的巨盾带着恶风呼啸而去!然而,那名年轻侍从似乎早已预料到他的意图,非但没有后退,反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以一个极其冒险的、近乎贴地的矮身滑步,从巨盾挥击的下方空档钻了过去!同时,细剑如同蓄势已久的毒蛇,直刺塔隆因全力挥盾而不可避免地微微抬起、导致防御出现了一丝极其短暂空隙的左侧腋下!
“噗!”
尽管只是包裹着厚布的钝头训练剑,但那股凝聚于一点、尖锐无比的冲击力,依旧结结实实地穿透了板甲连接的薄弱处,传递到了塔隆的身体上。他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巨大的冲击力让他脚下不稳,踉跄着向右侧连退了两步,才勉强借助盾牌顿地的力量稳住了身形。几乎就在同时,左臂旧伤处传来一阵清晰无比的、如同针扎般的酸麻感,让他的左手五指有那么一瞬间几乎失去了知觉!
年轻侍收剑而立,动作优雅地行了一个骑士礼,脸上带着一丝属于年轻人的、毫不掩饰的自信,微微颔首道:“承让。你的防御……很坚固,力量也令人惊叹。但是,太依赖力量和惯性了。节奏过于单一,缺乏变化,很容易被熟悉你套路的人看穿和预判。而且……”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在塔隆下意识活动左臂的动作上停留了一瞬,“……你的左侧,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稳定性,似乎都存在一点小问题?是旧伤吗?”
塔隆沉默地低下头,厚重的头盔阴影遮住了他的表情。他粗重地喘息着,汗水沿着头盔边缘不断滴落,在脚下的青石板上洇开深色的痕迹。他看着自己手中那面巨大的、陪伴他经历了无数生死、此刻却仿佛变得有些陌生的盾牌“山峦之壁”。一种混合着挫败、不甘以及一丝……茫然的感觉,如同冰冷刺骨的雨水,无情地浇灌在他那颗早已习惯于用绝对力量去应对一切挑战的、单纯而执着的心上。在边境,面对皮糙肉厚的魔兽,他的防御无人能破;在遗迹,面对诡异的能量冲击和毒雾,他能为队友筑起生命的屏障。但在这里,在王都,仅仅是一个训练场上的、看似并不以力量见长的年轻陪练,就能如此精准地找到他防御体系中的破绽,并如此轻易地加以利用。
他没有说话,甚至没有去看那名年轻侍从,只是用沉默作为回应。他默默地走到训练场最边缘、一个人迹罕至的角落,将巨盾重重地顿在地上,然后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枯燥到极致的重复练习——最基础的举盾格挡姿势,不同角度的招架,配合脚步的侧向移动、后撤步、以及小范围的转身防御。但这一次,他不再仅仅追求将盾牌挥舞得更快、格挡得更狠、移动得更迅猛。他开始尝试去“感受”,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去感受盾牌与空气摩擦时产生的细微阻力变化,感受自己脚步移动时,身体重心随之发生的、那些以往被他忽略的微妙转移,感受着在对手攻击即将及体的那一瞬间,肌肉本能绷紧前,那稍纵即逝的预兆和时机。
他开始像一个最谦逊的学徒,默默地观察训练场上其他类型的防御者。他看到有的战士使用轻便的小圆盾和长剑,配合着灵活多变、如同舞蹈般的步法,进行着高效的格挡和精准的招架,将敌人的攻击引导向无害的方向。他看到另一些同样使用塔盾或大盾的同行,他们并非像他以往那样,总是用盾心去硬接每一次攻击,而是会巧妙地利用盾面天然的弧度和边缘,在接触的瞬间进行细微的转动或倾斜,将直刺而来的长矛引偏,将势大力沉的劈砍卸开,用更少的力气达到更好的防御效果。他甚至注意到一些经验极其老到的防御者,他们似乎能通过观察对手的肩膀晃动、眼神变化和呼吸节奏,提前预判出攻击的落点和方式,从而提前进行半步的压迫、或者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盾牌前推,就打乱了对手精心准备的进攻节奏。
夜晚,在“寻路者旅店”那间属于他的、除了一张硬板床和一个简陋武器架外几乎空无一物的狭小房间里,塔隆不再只是如同完成仪式般,仔细擦拭完武器和盔甲后便倒头就睡。他会就着那盏光线昏暗、油烟味刺鼻的廉价油灯,坐在冰冷的地板上,用他那粗糙得如同砂纸、指关节粗大变形的手指,沾着水杯里的一点清水,在面前粗糙的木质地板上,笨拙地、一遍又一遍地画着极其简单的示意图——盾牌在面对直刺、劈砍、横扫时,应该如何调整角度;脚步在应对不同方向的攻击时,应该如何配合移动,才能保证重心始终稳定;如何在防御的间隙,利用身体重心的细微转移,为下一次格挡或可能的反击积蓄力量……他试图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去理解那些更精妙、更高效的防御技巧背后,所蕴含的原理和逻辑。
他甚至会主动去找雷恩,在队长结束一天的忙碌后,用他那极其简练、常常需要结合手势才能表达清楚的言语,描述自己在训练中遇到的困惑,比如“为什么盾牌斜着挡,比直着挡更省力?”“怎么判断对手下一招要打哪里?”“左臂发力时,怎么才能不让旧伤酸麻?”他像一个渴求知识的学生,寻求着队长的建议和点拨。
雷恩对塔隆身上这种悄然发生的变化,感到既惊讶又由衷的欣慰。他深知塔隆的性格和其在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早就隐约察觉到了塔隆在王都新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他放下手中的地图或任务卷轴,耐心地倾听,然后仔细分析了塔隆的困境:
“塔隆,你的优势,是你与生俱来的、以及经过无数次生死锤炼出来的绝对力量和体魄,这是你的根基,是你最强大的武器,无论如何都不能丢,也不能怀疑。”雷恩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直视着塔隆那双隐藏在浓眉下的深邃眼睛,“但是,王都的对手,无论是人还是未来可能遇到的威胁,往往更加狡猾,更加善于利用规则和技巧。我们不能只依靠蛮力去应对一切。你的盾,不应该仅仅是一堵被动承受冲击的、死板的墙壁,更应该是一面可以主动引导、偏转、甚至在某些时候能够进行反击的……‘活’的壁垒。”
为了让塔隆更直观地理解,雷恩找来一根普通的木棍,在房间泥地上轻轻比划着:“举个例子,当对手用长矛直刺时,你可以尝试不要总是用盾心正面对抗,而是用盾面的边缘或者上缘,去主动‘磕’他的矛杆,不需要用多大力气,只要时机和角度对了,就能轻易改变他攻击的方向,让他刺空。当对手用战斧大力劈砍时,你可以不要硬顶着,而是微微侧身,同时将盾面倾斜一个角度,让他的斧刃顺着盾面滑开,将那股恐怖的力量引导到空处,这比硬抗要省力得多,也对你的左臂负担更小。”
他顿了顿,用木棍在地上点了点,强调道:“最重要的是节奏。你不能一味地跟着对手的节奏走,被他牵着鼻子,不断暴露破绽。你要尝试去打断他的节奏,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节奏。比如,在他连续攻击的间隙,突然向前踏一小步,用盾牌给他一个压迫,或者在他准备发力时,提前做一个假动作干扰他。至于你的左臂……”雷恩的目光落在塔隆那条粗壮的、但此刻似乎承载着更多复杂情绪的手臂上,“它现在是你的弱点,但换个角度看,它也是一个最忠实的提醒。它提醒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不计后果地纯粹依靠蛮力去战斗。这反而可能迫使你走向一条更精细、更节省体力、也更持久的防御之路。保护好它,了解它的极限,将它融入你新的防御体系中去。”
塔隆听得极其认真,那双平日里如同古井无波的眼睛,此刻闪烁着专注和理解的光芒。虽然雷恩口中的许多概念,诸如“引导”、“节奏”、“主动防御”,对他而言都颇为新颖,甚至有些抽象,但他那单纯而执着的心,却像最干燥的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个字,并在脑海中与自己训练时的体会、观察到的景象一一印证。他牢牢地记住了雷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演示。
从那天起,塔隆的训练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开始在训练场上,冒着被更多次“击中”的风险,大胆尝试雷恩所说的那些技巧。起初,过程异常别扭和艰难。习惯了大力出奇迹的他,对于这种需要精细控制和预判的技巧,显得异常笨拙和僵硬。因为要分心去思考角度和时机,他的反应反而比平时更慢,防御出现了更多漏洞,被陪练对手击中的次数远超以往。左臂在尝试那些需要微妙发力的动作时,酸麻感也来得更加频繁和强烈。
但他没有一丝一毫放弃的念头。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他将每一次被击中,都视为一次宝贵的教训,仔细回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将每一次左臂传来的酸麻,都视为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不断尝试寻找既能有效防御、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左臂的发力方式和角度。
他的学习,甚至不再局限于训练场那四面围墙之内。在王都喧闹的街头,当马车辘辘驶过时,他会仔细观察那富有弹性的车轮和悬挂系统,是如何通过精巧的结构,将颠簸路面的冲击力一层层化解、吸收的。在繁忙的码头,他会默默注视那些赤膊的工人,是如何利用杠杆的原理和巧妙的发力技巧,喊着号子,将那些沉重无比的货物轻松地移动、装卸。甚至在“血与沙竞技场”作为观众观看比赛时,他的目光也不再仅仅停留在血腥和胜负上,而是如同最专注的学生,紧紧盯着那些以防御见长的角斗士,分析他们每一个细微的侧身、每一次盾牌的微妙转动、每一次恰到好处的步伐调整。
一种缓慢、却坚定无比的蜕变,在这个沉默寡言的巨人身上,如同春雪消融般,悄然发生着。他的防御,开始不再仅仅是追求极致的“硬”,而是开始融入一种以往不曾有过的“巧”。他学会了在格挡重型武器劈砍的瞬间,手腕和手臂配合,微微转动盾牌,将那股磅礴的力量引向身体侧面,同时借助脚步的滑动,将冲击力分散到全身,而不再是仅仅依靠左臂和肩膀去硬扛。他学会了利用小幅度的、如同钟摆般的连续步伐调整,始终将盾牌防御效果最好的中心区域,如同拥有磁力般,精准地对准威胁最大的方向,大大减少了因大幅转身而暴露破绽的机会。他甚至开始尝试,在成功防御住一次攻击、对手因反作用力而出现短暂僵直的刹那,用盾牌的边缘或底部,进行一个短促、有力且精准的向前推撞或上挑,这看似简单的反击,往往能有效地打乱对手精心维持的进攻节奏,甚至为身后的雷恩或艾吉奥创造出绝佳的攻击机会。
他的左臂,依旧是生理上的弱点,但不再是他内心深处刻意想要隐藏的耻辱标记。他反而开始更加关注和感受左臂在每一次防御中的状态,将其发力方式、承受极限,都纳入了新的防御体系的考量之中,将其变成了一个提醒自己不能一味蛮干、必须运用智慧和技巧的“活体警钟”。
这种艰难而卓绝的转变所带来的成果,在不久后的一场竞技场团队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那是一场“晨风之誓”对阵一支名为“影袭之刃”、以其队员超凡的敏捷和默契配合而小有名气的队伍。对方的四名成员,个个身手矫健,如同暗夜中的猎豹,攻击迅捷如风,并且极其擅长利用速度和假动作,寻找防御阵型中的漏洞进行穿插和切割。
战斗开始的号角刚一吹响,“影袭之刃”就立刻展现了他们的战术特点。他们并不与塔隆进行正面纠缠,而是如同四道鬼魅般的影子,利用竞技场沙地的起伏和设置的障碍物,试图以极高的速度从不同方向绕过塔隆这面看似笨重的“铁墙壁”,直扑被保护在后方、需要施法时间的莉娜和作为主攻手的雷恩。
若是放在一个月前,刚刚抵达王都时的塔隆,面对这种四面开花的敏捷战术,很可能会因为转身速度跟不上对方的节奏,或者因为急于保护队友而导致自身防御出现更大的混乱,从而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但这一次,塔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他根据雷恩赛前简短的战术布置和自身对战场形势的瞬间判断,没有试图去追逐每一个飘忽不定的敌人——那正是对方希望他做的。他如同风暴眼中最宁静的磐石,牢牢占据着场地中央最关键的、能够辐射到大部分队友的位置。他手中的巨盾“山峦之壁”,不再是一面死板的、只能进行左右移动的墙壁,而是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与灵性,随着他沉稳的步伐和精准的判断,不断地左右格挡、上下招架、斜向引带。
当一名“影袭之刃”的队员,凭借着一个极其漂亮的假动作晃开了艾吉奥的骚扰,如同离弦之箭般从塔隆防御的左侧空档突入,手中淬毒的匕首直指正在引导法术的莉娜时,塔隆没有像以往那样,试图用蛮力强行转身用盾牌去封堵——那很可能来不及,而且会暴露更大的后背空档给其他敌人。
作为代替, 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动作!他没有完全转身,而是腰腹猛地发力,整个上半身如同紧绷的弓弦般向左侧剧烈扭转,同时左脚为轴,右脚向后猛地蹬地!就在那柄淬毒匕首即将触及莉娜护身微光的电光火石之间,塔隆手中那面巨大的盾牌,没有用盾心去硬挡,而是以其坚固的底部边缘,带着一股凝练而精准的爆发力,自下而上、从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如同毒蝎摆尾般,“砰”地一声,准确地侧向磕击在了对方匕首的刀身侧面!
“铛!”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
那名“影袭之刃”的队员只觉得一股并非无法抗衡、却极其巧妙和突兀的横向力道从匕首上传来,让他志在必得的一击瞬间偏离了预定的轨迹,擦着莉娜的法袍边缘掠过!而他因为全力突刺而产生的冲势,也被这突兀的一击带得失去了平衡,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踉跄,中门大开!
早已在一旁蓄势待发、如同狩猎猛虎般的雷恩,如何会放过这等天赐良机?他如同闪电般从塔隆身侧切出,手中训练长剑划出一道冰冷的寒光,精准地架在了那名敌人的脖颈之上!裁判的哨声尖锐响起,“影袭之刃”率先减员一人!
整场战斗,塔隆就像一座不断移动、不断变换防御形态的活体堡垒,将“影袭之刃”那如同疾风骤雨般迅捷而刁钻的攻击,一次次地化解、偏转、引导至无害的方向。他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开始主动地运用盾牌去控制和影响战场的节奏。他的存在,使得“影袭之刃”的队员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轻松地穿透防线攻击后排,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应对这面仿佛无处不在、又仿佛拥有预知能力的“山峦之壁”。而这,为雷恩的精准反击、艾吉奥的诡谲偷袭和莉娜安心施法,创造了无比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最终,“晨风之誓”再次以一场漂亮的团队配合赢得了胜利。
赛后,在退场的通道里,连一向眼高于顶、嘴巴不饶人的艾吉奥,都忍不住用力拍了拍塔隆那坚硬如铁的臂甲,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竖起了大拇指:“塔隆大哥,可以啊!太可以了!刚才磕开匕首那一下,时机、角度,绝了!感觉你的盾牌……好像活过来了!不再是以前那块死沉死沉的铁疙瘩了!”
莉娜也投来混合着感激和钦佩的目光,轻声说道:“谢谢你,塔隆,刚才……多亏了你。”她知道,如果没有塔隆那神乎其技的一挡,她很可能已经被迫中断施法,甚至受伤。
雷恩更是没有说话,只是走上前,用力地拍了拍塔隆那宽阔如门板般的肩膀,重重地按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充满了对伙伴成长的最真挚的赞许和欣慰。
塔隆依旧沉默着,如同往常一样。他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甚至没有对同伴的称赞做出明显的回应。他只是用他那粗糙得如同老树皮般的大手,轻轻地、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盾面上那道咆哮的熊头浮雕,感受着其上新增的几道代表着荣耀与成长的浅浅白痕。然而,若是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那双平日里如同万年寒冰般深邃、很少流露出情绪的眼眸深处,此刻正闪烁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光芒——那是一种经历了迷茫、挫败、艰苦探索后,终于拨云见日、找到了新方向的、更加沉稳、更加内敛、也更加坚不可摧的自信光芒。
他的防御之道,在王都这片全新、复杂而残酷的战场上,经历了痛苦的挫败与深刻的反思,终于开始破茧重生。从最初单纯依赖天赋力量构筑的“力量之盾”,开始向着融合了力量、技巧、智慧与坚韧意志的、“活”的“山峦壁垒”迈出了至关重要、且无比坚实的一步。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技巧层面的提升和进化,更是一个纯粹的战斗者,对自身所肩负的守护使命、对力量本质的运用,所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理解。在未来的、注定更加猛烈和诡谲的风暴之中,这面变得更加坚韧、灵活且充满智慧的盾牌,必将成为“晨风之誓”小队最值得信赖、也最不可逾越的绝对屏障!
喜欢佣兵之王之黎明之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佣兵之王之黎明之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