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体内“真元”的诞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团队的研究方向。这不仅仅是个人实力的提升,更验证了“符文引导能量”、“不同体系融合”这条道路的广阔前景。
张仲景受到的触动最大。沈墨的成功,让他意识到“内符”循环的可行性,也让他对符文的应用产生了更狂野的联想。
“既然符文可引导人体内能量,形成‘内循环’,”张仲景目光灼灼,看着桌上绘制着复杂阵列的兽皮,“那么,是否也能以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形式,引导外界能量,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外循环’——即,符能阵列?”
他将这个概念详细阐述:不再是单个的、功能单一的符文或简单组合,而是将多个不同功能的符文,按照特定的能量流转逻辑和空间结构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主运转或对外界刺激产生复杂反应的“能量系统”或“力场发生器”。
这不再是附魔某个物品,而是创造一种临时的或永久的“能量环境”或“法则区域”!
这个概念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这已经触及到了“阵法”或者说“领域”的范畴!
“若能成功,”嬴政沉吟道,“无论是用于防御、攻击、隐匿,亦或是辅助修炼、培育灵植,皆有无穷妙用。甚至……可视为一种无需依赖特定科技设备的‘环境改造技术’。”
刘彻更是兴奋:“若能将此技术成熟化,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无论是用于基地建设,还是战场布置,都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理论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符能阵列的设计远比单个符文复杂,需要考虑能量源的供给、各个符文节点之间的能量流转与平衡、对外界能量的汲取与排斥、以及阵列整体的稳定与抗干扰能力。
张仲景首先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目标——微型聚灵阵列。
顾名思义,这个阵列的目标是聚集周围空间中游离的能量粒子,形成一个能量浓度高于外界的小范围区域,用于加速修炼或滋养特定物品。
他选取了“聚能符”作为核心,辅以“导流符”构建能量通道,用“固基符”稳定阵列结构,再以“循环符”使能量在阵列内形成缓慢流转,避免淤积或逸散过快。
设计图纸画了又改,改了又画。沈墨利用系统进行模拟,不断指出能量流转不畅或结构薄弱的节点。嬴政和刘彻则从宏观角度提出建议,比如阵列的整体形状(最终定为圆形,符合能量均匀分布的特性)、核心符文的摆放位置等。
经过数十次的理论推演和模拟调试,第一版“微型聚灵阵列”的设计图终于定型。
接下来是实践。
他们选择在老宅的院子里进行布置。材料选用的是导能性较好的玉石碎料(沈墨之前交易来的边角料)和蕴含微弱能量的魔兽血液作为绘制符文的媒介。
张仲景亲自出手,按照图纸,小心翼翼地在划定区域的几个关键节点埋下玉石,并用兽血绘制连接节点的符文线条。沈墨则在一旁,随时准备调动系统能量和精神力进行辅助稳定。
当最后一个符文线条绘制完成,整个阵列微光一闪,随即隐没。一股无形的力场以阵列为中心悄然张开。
成功了?
众人屏息感受。起初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很快,沈墨率先察觉到异样——阵列范围内的空气似乎变得“粘稠”了一些,那些原本游离在天地间的、极其稀薄的灵气(或称为宇宙能量),正以一种缓慢但确实存在的速度,向阵列中心汇聚!
虽然汇聚的速度很慢,能量浓度的提升也微乎其微,远达不到“灵气化雾”的程度,但确确实实有效果!
“成了!真的成了!”刘彻虽然无法直接感知能量,但通过沈墨的描述和系统检测到的微弱能量梯度变化,确认了阵列的成功运行。
张仲景抚须大笑,疲惫的脸上满是兴奋与成就感。这证明了他的理论是正确的!符能阵列,是一个真实不虚的、全新的研究领域!
初战告捷,团队的研发热情被彻底点燃。
接下来几天,他们开始尝试设计更复杂的阵列。
隐匿阵列:结合“扭曲光线的幻光符”、“吸收波动的静音符”以及“干扰能量探测的蔽能符”,试图制造一个小范围的视觉、听觉及能量探测上的盲区。初次试验效果不佳,只能做到让范围内的景物稍微模糊,声音减弱,能量波动隐藏得也不彻底,但方向是对的。
加固阵列:将多个“固形符”按照特定结构组合,作用于一小片土地。测试时,用普通铁锤敲击那片土地,竟发出了敲击岩石般的闷响,土壤的硬度和韧性得到了显着提升!
微缩攻击阵列——“掌心雷”:这是沈墨提出的设想。他将几道结构极其不稳定、蕴含爆裂属性的“炎爆符”微缩后,以特殊序列刻录在一块薄薄的玉片上,并设置了简单的精神触发机制。使用时,只需用微弱的精神力激发,就能将玉片如同手雷般投掷出去,撞击目标后引爆,威力约等于一枚高爆手雷。虽然是一次性的,且制作成功率极低,但无疑为沈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不依赖科技武器的攻击手段。
每一次成功的尝试,哪怕只是迈出一小步,都让众人兴奋不已。符能阵列这个全新的领域,正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展现出其无穷的潜力。
它不像纯粹科技那样依赖硬件和能源,也不像传统修真那样完全依赖个人修为和对天地法则的感悟。它更像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利用“规则符号”来撬动和利用宇宙能量的“工程技术”!
当然,目前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阵列规模小,功能单一,稳定性有待提高,能量利用率也偏低。但所有人都相信,随着对符文本质理解的加深,以及对能量模型掌握的更趋精妙,符能阵列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老宅的院子和静室,俨然变成了一个奇特的“符能实验室”。地面上偶尔能看到散发着微光的符文线条,空气中有时会泛起不易察觉的能量涟漪。
沈墨行走其间,感受着体内缓缓增长的“真元”,看着眼前这些由团队智慧创造出的、超越常规认知的“奇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条融合了修真理念、符文技术与系统辅助的全新道路,名为“符能”的领域,正在成为他们这支小小团队,在未来波澜壮阔的万界征程中,最独特的底蕴和最强大的依仗之一。
喜欢绑定系统,带着老祖闯万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绑定系统,带着老祖闯万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