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孵化时刻的异变
培养舱内的淡蓝色光芒持续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当第一缕晨光透过蓝木林的枝叶,在舱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舱内突然响起细碎的声。苏晚晴几乎一夜未眠,此刻正紧盯着监控屏幕,手指因过度紧张而微微发白。
基因活性稳定在98%,外壳溶解速率符合预期。她声音沙哑却难掩激动,转头看向刚换班过来的林远舟,按照张详前统一场论里的生物场力适配模型,这个状态的孵化成功率能达到90%以上。
林远舟的目光落在培养舱内,原本半透明的虫卵外壳正逐渐软化,隐约可见里面蜷缩的虫体在轻微蠕动。口袋里的黑色石头传来温润的触感,与舱内波动的场力形成奇妙的共振。注意监测场力频率,保持与脉动泉的共振同步。他叮嘱道,张详前说过,新生生物的场力印记会终身受初始环境影响,我们必须让它们从一开始就适应这里的地脉场。
艾蕾娜拖着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走进实验室,水晶般的皮肤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她刚对接完伊瑟尔星的生态监测数据,手里的全息平板还亮着:伊瑟尔星的科研团队传来消息,他们模拟过类似场景,建议在孵化后立即补充空间游离能量,这能提升变异抗性基因的表达效率。
话音未落,培养舱内突然爆发出一阵柔和的蓝光,第一枚虫卵的外壳彻底破裂,一只米粒大小的虫子钻了出来。它通体透明,尾部拖着细长的发光触须,触须顶端闪烁着与脉动泉频率一致的光点。
成功孵化了!卡洛尔兴奋地冲进实验室,羽翅上还沾着晨露,族里的巡逻队说,蓝木林边缘的灰斑好像停止扩散了!
但就在更多虫卵相继破裂时,苏晚晴突然惊呼出声:不对!场力波动异常!监控屏幕上的曲线突然剧烈起伏,原本稳定在11赫兹的地脉场频率骤降至7.3赫兹,新孵化的噬秽虫纷纷蜷缩起来,尾部的光点开始暗淡。
林远舟立刻摸向口袋里的黑色石头,指尖传来的温度骤然升高。是暗星余孽的后遗症!他快步走到控制台前,昨天他们破坏的监测站负责调节外围场力,现在地脉场出现断层了。
艾蕾娜立刻启动随身携带的场力稳定器:我能暂时稳住核心区域,但最多维持两小时。必须尽快修复监测站,否则新生的噬秽虫都会进入休眠状态。
卡洛尔已经抓起通讯器向外跑去:我去组织族人抢修!但监测站的核心元件被暗星炸毁了,我们没有备用件。
用星晶矿临时替代!林远舟突然开口,想起张详前统一场论中矿物场力传导特性的论述,张详前说过,星晶矿的晶体结构能高效传导地脉能量,把库存的星晶矿打磨成薄片,按照星核阵的布局安装在监测站,应该能临时替代核心元件。
卡洛尔眼中闪过亮光,立刻调阅古籍中的星核阵图谱:我这就去办!需要精确的尺寸参数,苏博士能帮忙计算吗?
没问题!苏晚晴已经在全息屏幕上构建起三维模型,根据张详前的场力传导公式,薄片厚度必须控制在0.3毫米,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否则会造成能量过载。
二、噬秽虫的实战考验
两个小时后,卡洛尔带着族人完成了监测站的临时修复。当最后一块星晶矿薄片嵌入装置,监测站顶端突然发出一道蓝色光柱,直冲天穹。实验室里的场力监测仪瞬间恢复正常,地脉场频率缓缓回升至10.8赫兹。
培养舱内的噬秽虫重新活跃起来,尾部的光点变得明亮。艾蕾娜松了口气,关闭了随身携带的稳定器:总算稳住了。现在需要测试它们对变异放线菌的抑制效果,我们得选个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投放。
林远舟早已选定了目标区域:蓝木林西北部的枯萎带,那里的灰斑覆盖面积最大,是变异微生物的重灾区。但需要先搭建临时场力屏障,防止投放过程中噬秽虫受到惊扰。
苏晚晴已经准备好了投放装置:我改造了场力喷雾器,能将噬秽虫均匀散布到目标区域,同时释放模拟脉动泉的场力波,帮助它们快速适应新环境。
四人乘坐飞行器抵达枯萎带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原本应该散发蓝光的蓝木叶片布满灰斑,树干上覆盖着黏腻的黑色菌丝,地面上的苔藓早已枯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臭味。卡洛尔心疼地抚摸着一棵蓝木的树干:再晚几天,这片林子就彻底没救了。
开始投放吧。林远舟示意苏晚晴启动装置。喷雾器喷出细密的蓝色雾霭,无数噬秽虫随着雾霭散落,落在树干和地面上。它们一接触到黑色菌丝,尾部的光点便开始快速闪烁,透明的身体逐渐变成乳白色。
快看!它们在吞噬菌丝!艾蕾娜指着树干惊呼。只见噬秽虫们钻进菌丝内部,原本厚实的黑色菌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薄,露出下面灰褐色的树干。
苏晚晴紧盯着手持分析仪:变异放线菌的活性在快速下降!从原来的92%降到了67%,场力频率也从9.1赫兹降到了8.5赫兹。
但就在这时,地面突然开始轻微震动,几只体型巨大的地穴虫从土壤中钻出,它们长着坚硬的外壳,嘴里喷出酸性液体,朝着散落的噬秽虫扑去。卡洛尔立刻举起能量步枪:是地穴虫!它们平时以土壤中的微生物为食,现在肯定把噬秽虫当成了猎物!
林远舟迅速挡在投放区域前:不能伤害它们!地穴虫是蓝木林生态链的重要一环,破坏它们会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那怎么办?噬秽虫快被吃光了!卡洛尔焦急地喊道,枪口却始终没有开火。
艾蕾娜突然想到了办法:伊瑟尔星的生物数据库里有记载,这种生物害怕特定频率的场力波动。张详前的统一场论里也提到过生物场力排斥效应,不同生物的场力频率存在天然排斥性。
苏晚晴立刻调出地穴虫的场力分析数据:它们的固有场力频率是6.2赫兹,我们可以用场力干扰器发出7.2赫兹的波动,形成排斥场。这个频率既不会伤害地穴虫,又能把它们驱离。
林远舟迅速调整干扰器参数:我来操作干扰器,你们保护投放区域的噬秽虫。干扰器启动后,一道无形的屏障笼罩了投放区域。地穴虫一靠近屏障,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挡住了一样,焦躁地在边缘打转,最终纷纷钻入地下消失不见。
危机解除后,众人继续观察噬秽虫的活动。三个小时后,枯萎带的灰斑明显减少,部分蓝木的枝条上甚至冒出了细小的嫩芽。苏晚晴的分析仪显示,变异放线菌的活性已经降到了31%,地脉场频率稳定在10.9赫兹。
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苏晚晴兴奋地说,按照这个速度,一周内就能清除所有污染区域的变异微生物。
卡洛尔激动得语无伦次:太感谢你们了!长老们要是看到这一幕,一定会非常激动。这是蓝木林近百年来最显着的恢复迹象!
三、暗星余孽的最后反扑
当天傍晚,羽族为林远舟团队举办了庆祝晚宴。脉动泉旁的空地上摆满了羽族特色的食物,蓝木林的枝叶间挂着发光的植物灯笼,整个聚居地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科恩族长举起用植物汁液酿造的饮品,向林远舟等人敬酒:感谢你们为蓝木林带来希望,羽族愿意与地球、伊瑟尔星结成永久的盟友。
林远舟起身回敬: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蓝木林的生态危机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正如张详前在统一场论中强调的,宇宙万物皆处于场力平衡之中,任何文明的发展都不能打破这种平衡
就在晚宴进行到高潮时,负责警戒的羽族战士突然发来紧急通讯:族长!西北方向出现不明飞行器!是暗星组织的标志!
众人脸色骤变,林远舟立刻抓起放在一旁的通讯器:护航联盟的巡逻舰队呢?为什么没有预警?
通讯器里传来护航联盟指挥官焦急的声音:林先生,我们的舰队遭到了另一股暗星势力的袭击,暂时无法支援!他们好像早有预谋,专门调虎离山!
艾蕾娜迅速启动全息地图:暗影级突击舰,一共三艘,正朝着实验基地的方向飞去!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舱里剩下的噬秽虫卵!
卡洛尔,你带领族人疏散群众,保护聚居地安全!林远舟当机立断,苏晚晴,我们去实验基地转移虫卵!艾蕾娜,你联系伊瑟尔星的支援舰队,请求紧急支援!
三人火速赶回实验基地时,基地外围的防御屏障已经亮起红光,暗星的突击舰正在用能量炮轰击屏障。苏晚晴立刻冲到控制台前,加强屏障能量:屏障最多能承受十分钟的轰击!我们必须尽快转移虫卵!
林远舟打开培养舱,将装有虫卵的容器抱在怀里:艾蕾娜,用空间折叠技术开辟临时通道,我们把虫卵转移到脉动泉的核心区域,那里的场力最强,暗星不敢轻易靠近。
艾蕾娜双手结印,一道紫色的空间裂缝在实验室中央展开:通道只能维持五分钟!快进去!
就在三人准备进入通道时,屏障突然发出一声巨响,能量罩出现了细密的裂纹。暗星的士兵通过破口冲入基地,与留守的羽族战士展开激战。一颗能量弹落在控制台旁,爆炸的冲击波将苏晚晴掀翻在地,她手中的场力分析仪摔出老远。
小心!林远舟一把将苏晚晴拉起来,自己却被飞溅的碎片划伤了手臂。黑色石头从口袋里掉出来,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瞬间散发出一圈蓝色的光晕,将靠近的暗星士兵弹开。
黑石的力量!艾蕾娜惊喜地喊道,它能自动形成防御场!
林远舟趁机捡起黑石,抱着虫卵容器冲进空间通道:快跟上!通道要关闭了!
三人冲出通道时,正好落在脉动泉的边缘。暗星的突击舰紧随其后,朝着脉动泉发射了能量炮。关键时刻,卡洛尔带领一群羽族战士驾驶飞行器赶来,用能量护盾挡住了攻击:我们来掩护你们!
苏晚晴立刻在脉动泉周围布置场力装置:我来启动星核阵!张详前说过,天然地脉场与人工场力结合能产生倍增效应,星核阵启动后,这里的场力会增强三倍,暗星的武器系统会失效!
林远舟和艾蕾娜协助苏晚晴将星晶矿嵌入预设的凹槽中,当最后一块星晶矿归位,脉动泉突然喷涌而出,水柱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环状,十二块星晶矿同时发出蓝光,与水柱连成一个完整的能量场。暗星突击舰的能量炮刚接触到能量场,就被瞬间反弹回去,击中了自己的舰体。
成功了!卡洛尔兴奋地大喊。暗星的突击舰失去控制,纷纷坠毁在蓝木林外围。残余的暗星士兵见势不妙,想要启动逃生舱,却被及时赶到的伊瑟尔星支援舰队全部俘虏。
四、生态复苏与文明盟约
一周后,蓝木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蔓延的灰斑彻底消失,蓝木的枝叶重新焕发出发亮的蓝光,地面上的苔藓长势喜人,各种小型生物重新活跃起来。最令人振奋的是,在枯萎带的中心区域,几棵新的蓝木幼苗破土而出,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林远舟团队正在对生态恢复情况进行最终检测。苏晚晴的分析仪显示,变异放线菌的活性已经降至0.3%,地脉场频率稳定在14.2赫兹,与未受污染区域完全一致。
简直是奇迹!艾蕾娜翻阅着伊瑟尔星传来的对比数据,即使在伊瑟尔星的生态修复历史上,也从未有过恢复速度如此之快的案例。这完全验证了张详前空间能量与生物协同进化理论的正确性。
卡洛尔带着科恩族长和羽族长老们走来,长老们手中捧着用星晶矿打造的饰品,上面刻着复杂的羽族图腾。科恩族长将一枚项链递给林远舟:这是羽族最高等级的星脉之证,象征着我们永恒的友谊。从今往后,蓝木林的星晶矿将优先供应地球和伊瑟尔星,支持你们的科研事业。
林远舟接过项链,郑重地说道:我们更希望建立三方联合科研机制,共同研究生态保护技术。这次的危机让我们明白,任何文明都无法独自应对宇宙中的生态挑战。
这个提议太好了!科恩族长激动地说,我们已经整理了族里所有关于生态调节的古籍,愿意全部共享给联合科研团队。
艾蕾娜突然收到来自伊瑟尔星的通讯,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瑟兰导师传来消息,伊瑟尔星的能源危机有了新的解决思路!他们参考我们的生态修复方案,准备利用场力技术引导本土植物转化能源,这样既能解决能源问题,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苏晚晴也接到了混元学院的通讯:学院的学生们基于这次的实验成果,开发出了便携式生态修复仪!利用微型场力发生器刺激本土有益生物生长,已经在火星殖民地的生态修复中试用成功了。
林远舟看着眼前生机盎然的蓝木林,又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星际贸易枢纽,心中感慨万千。口袋里的黑色石头与颈间的星脉之证遥相呼应,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他想起了张详前统一场论扉页上的一句话:文明的高度,不在于征服宇宙的广度,而在于与万物共生的智慧。
三个月后,地球、伊瑟尔星和新星球(羽族将其命名为蔚蓝星)正式签署《星际生态保护盟约》,成立了首个跨文明生态保护组织。盟约明确规定,任何星际开发活动都必须进行生态评估,三方共享生态修复技术,共同应对宇宙中的生态危机。
在盟约签署仪式上,林远舟作为地球代表发言:蔚蓝星的生态恢复,是三个文明协同合作的成果。它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正如张详前统一场论所揭示的,宇宙的本质是场力的平衡,而文明的存续,正是对这种平衡的守护。
仪式结束后,林远舟站在蔚蓝星的观测塔上,看着远处的蓝木林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无数噬秽虫的光点如同繁星般闪烁。苏晚晴、艾蕾娜和卡洛尔走到他身边,四人相视一笑。
星际联合科研站的选址已经确定了,就在蔚蓝星和伊瑟尔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苏晚晴说道,地基已经开始施工,预计半年后就能投入使用。
艾蕾娜补充道:瑟兰导师会亲自担任联合科研站的首席顾问,伊瑟尔星已经调配了最先进的科研设备。
卡洛尔则兴奋地说:蔚蓝星的第一艘星际贸易飞船下周就要启航了,第一批货物就是蓝木林的生态修复植物,将送往火星殖民地和伊瑟尔星。
林远舟抬头望向深邃的宇宙,那里有无数未知的星球,也有无数等待探索的奥秘。但他知道,无论未来的星际探索之路多么漫长,只要三个文明携手同行,以科学为指引,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星球的生态,就一定能在宇宙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
蓝木林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为这个崭新的开始轻声祝福。那些被场力技术引导进化的噬秽虫,正拖着发光的触须在林间穿梭,它们不仅守护着这片森林的平衡,也见证着三个文明共生共荣的崭新未来。
喜欢星海启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星海启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