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带着一丝清冽的寒意,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潜入病房。今天的气氛与往日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审慎的期待与不易察觉的紧张。这是陈医生约定进行出院前最终评估的日子。
顾怀笙醒得比平时更早一些,他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静静地躺着,感受着身体在晨间苏醒时的状态。背后的伤口传来熟悉的闷痛,但不再有那种尖锐到令人窒息的撕裂感。四肢依旧沉重,肌肉酸痛犹存,但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似乎减轻了些许。
他缓缓坐起身,动作依旧带着伤后的凝滞,却比几周前流畅了许多。周谨听到动静,立刻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
“顾总,您感觉怎么样?需要我叫陈医生他们稍等吗?”
顾怀笙摇了摇头,目光平静:“不用。”
他配合着完成了晨间的例行检查——血压、心率、体温,一切平稳。护士抽了血送去化验。然后,他便在周谨的陪同下,再次踏上了通往复健室的那条走廊。
步伐依旧缓慢,但每一步都踏得异常沉稳。阳光渐渐明亮起来,将走廊照得通透。
复健室里,陈医生和几位专家已经等候在此,神情严肃。评估开始了。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问答和基础检查。顾怀笙需要在他的监督下,完成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
他再次站到了平行杠前。双手握紧杠体,深吸一口气,然后,极其稳定地,将身体重量逐渐转移到双脚上。背部肌肉传来清晰的负荷感,但他眉头都未曾皱一下,维持着标准的站立姿势,时间远远超过了之前的记录。
接着是平衡测试。单脚站立,虽然身体依旧有些微摇晃,但不再像之前那样岌岌可危。他目光平视前方,核心收紧,如同风暴中屹立的礁石。
然后,是那个曾让他屡屡受挫的俯卧抬身动作。
顾怀笙俯卧在训练床上,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周谨屏住了呼吸。
他闭上眼,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积蓄力量,也像是在与自己的身体进行最后的沟通。
然后,他开始动作。
背部肌肉瞬间绷紧,痛楚如期而至,但不再是那种无法忍受的、毁灭性的剧痛,而是一种可以被意志力驾驭和控制的、强烈的酸胀与拉伸感。他的上半身,以一种缓慢却稳定、不再颤抖的方式,抬升了起来。
十度,二十度,三十度……
他维持在那个对于常人来说依旧很低、但对于他而言却如同里程碑般的角度,坚持了数秒。
汗水从他额角滑落,但他的呼吸平稳,眼神锐利而清醒。
当他缓缓回落时,复健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陈医生走上前,仔细检查了他的背部状况,又对比了仪器上记录的数据。他脸上的严肃渐渐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混合着欣慰和惊叹的神情所取代。
“这……”陈医生看向顾怀笙,语气带着由衷的敬佩,“顾先生,我必须说,您的恢复速度……和意志力,都远超我的预期。”
其他几位专家也纷纷点头,低声交换着赞许的意见。
顾怀笙靠在轮椅里,微微喘息着,脸色因为刚才的发力而有些潮红,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是一片沉静的、如同风暴过后的海面。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最终的宣判。
所有的测试数据被汇总,专家们进行了简短的讨论。最后,陈医生拿着最终的评估报告,走到了顾怀笙面前。
阳光正好从窗外射入,在陈医生手中的报告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顾先生,”陈医生的声音清晰而郑重,“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您目前的身体状况已经达到了出院进行居家康复和定期门诊复诊的标准。伤口愈合良好,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显着,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础活动耐力。”
他顿了顿,看着顾怀笙的眼睛,语气带着医者的叮嘱和祝福:“恭喜您,可以出院了。”
出院。
这两个字,如同最终敲响的钟声,在空旷的复健室里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周谨猛地攥紧了拳头,极力克制着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激动。他看向顾怀笙,眼眶微微发热。
顾怀笙依旧坐在轮椅里,脸上没有什么波澜。他只是缓缓地、极其缓慢地,闭上了眼睛。
阳光笼罩着他,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淡金色的光晕。
没有人知道,在他平静的外表下,胸腔里那颗沉寂了太久的心脏,正以一种沉重而有力的节奏,重重地搏动着。
多少个日夜的煎熬,多少次与疼痛的搏杀,多少回在绝望边缘的挣扎……
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越过陈医生,投向窗外那片湛蓝高远的天空。那里,没有医院的围墙,没有消毒水的气味,只有无限的自由和……等待着他去征服的未来。
“谢谢。”他对着陈医生,极其清晰地说出了这两个字。
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评估日的晨光,终于彻底驱散了漫长康复路上最后的阴霾。
新征程的序幕,就在这片灿烂的阳光下,正式拉开。
《明珠映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明珠映夜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珠映夜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