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首页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最强谋士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大人,得加钱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最强兵王一戟平三国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全文阅读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txt下载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2章 八方来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孙清浩站在台下,怔怔地听着。他出身世家,自幼锦衣玉食,从未体会过“蚂蚁爬高墙”的艰辛。

但当听到“我当敬那庙堂之外的月光”时,他心中某根弦被狠狠拨动了。

他追求的风雅、才名,在这广阔的人间烟火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渺小了。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整个广场陷入了长达数秒的绝对寂静,落针可闻。

随即,端坐台上的蒋山长率先站起身,用力鼓掌!

如同点燃了引信,震耳欲聋的掌声、喝彩声、叫好声瞬间爆发开来,如同山呼海啸,席卷了整个广场!

先前所有的疲惫和审美疲劳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感动和兴奋!

王富贵、姚宗胜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听着这雷鸣般的掌声。

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涌上心头。

他们做到了!

此次筛选的结果毫无悬念。

陈耀祖四人的《庙堂之外》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得头名!

蒋山长在宣布结果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称此曲“词意深远,曲动人心,格局宏大,非风花雪月可比,乃真正贴近民生、触动灵魂之作!”

当得知这首词曲竟是由陈耀祖独立创作时,蒋山长看向陈耀祖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激赏:

“耀祖啊,想不到你在音律词章上亦有如此天赋!此曲,大善!”

陈耀祖不敢居此功,只说自己是在一本古籍上面看到的,是一位叫做唐恬的才子写的,他也只是借来用一下。

众人一听唐恬之名,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如此大才之人怎么会籍籍无名?

但他们也不想管了,眼下众人纷纷都在讨论着此词此曲只因天上有。

最后,蒋山长更是提出一个请求:“此曲气象万千,尤适合众人合唱,气势当更为恢弘。

不知耀祖你们可愿将曲谱贡献出来,由书院组织更多学子一同排练。

在文魁大比开幕式上,作为我鸿儒书院的集体节目,向天下学子展示我书院学子的胸怀?”

陈耀祖闻言,几乎没有犹豫,坦然拱手:

“山长谬赞。此曲若能得众同窗一同演绎,展现我书院风采,是学生的荣幸,亦是此曲的荣幸!学生本也是意外得来此曲,献出曲谱!”

他面上从容,心里却不由暗忖:从“搬运”武侠小说,到如今“搬运”歌曲。

自己这文抄公的路径,当真是越走越宽广了,脸皮也确是越来越厚了。

不过,若能以此助益好友,扬书院之名,这“搬运”之功,倒也值得。

《庙堂之外》所带来的震撼效应远超预期。

蒋山长与诸位教习商议后,果断决定改变原定计划不再遴选三个开场节目,而是集中全力。

将这首已然展现出惊人感染力的曲目,打造成鸿儒书院在此次文魁大比上的王牌!

他们让琴艺超群的欧阳行与琵琶技艺惊艳的孙清浩加入演出。

欧阳行的古琴底蕴深厚,能为曲子奠定苍茫大气的基调;

孙清浩的琵琶则能在间奏和某些情绪转折处,增添金戈铁马般的锐利与叙事张力,使得整首曲子的层次更加丰富。

有这两位顶尖高手参与编曲和排练,根本无需陈耀祖再多操心。

他们精心调配了上百名嗓音条件好、乐感佳的学子组成合唱团,又挑选了数十名擅长器乐的学子组成伴奏乐队。

当古琴的沉郁、琵琶的清越、鼓点的铿锵,与上百人雄浑而充满感情的合唱融合在一起时,那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所有参与排练的人都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蒋山长在一次审阅排练后,抚掌赞叹:“有此一曲,足矣!必能让天下学子,见识我鸿儒之风骨与胸怀!”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九月。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整个长乐郡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变得前所未有的喧嚣与热闹。

通往鸿儒书院的各条道路上,车马络绎不绝,旌旗招展。

来自四大书院以及其他知名学府的学子、各地闻风而来的文人墨客、甚至还有京城赶来见世面的世家子弟,如同百川归海,齐聚于此。

鸿儒书院早已在山下设立了接待处,身着统一服饰的管事和学子们忙得脚不沾地。

引导安排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入住早已准备好的馆舍。

书院秉持着待客之道,力求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

文魁大比的场地,设在山下那片极为开阔的广场上。

此刻,广场四周已搭起了高高的看台,中央是宽阔的演武(文)台。

即便座无虚席,周围仍有大片空地可供闻讯赶来的百姓围观,共享这三年一度的文坛盛事。

书院内部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教习们忙于接待各方友人、筹备大比事宜,课程相对宽松了许多。

陈耀祖等人乐得清静,正好抓紧最后的时间查漏补缺,自行钻研。

书院内,随处可见陌生的面孔。

其他书院的学子们怀着好奇、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服气的心态,在鸿儒学子的引导下参观着这座久负盛名的学府。

这一日,许教习正在乙班讲授《礼记·中庸篇》,深入浅出,引经据典。

忽然,教室门外传来一阵响动,只见书院的一位管事陪着几位身着无涯书院特有靛蓝襕衫的人走了进来。

为首是一位面容清癯、目光炯炯的中年教习。

“许兄,叨扰了。”无涯书院的教习拱手笑道,“我等带学子前来观摩学习,听闻许兄正在授课,冒昧前来,不知可否一同聆听,切磋学问?”

许教习心中了然,这是“踢馆”的来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笑容和煦地回礼:“张教习客气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诸位请进,地方简陋,还望海涵。”

他立刻示意班上学子们行动起来,迅速而有序地为客人们搬来凳子,在教室后方及两侧空处安置下来。

无涯书院来了约莫二十余人,个个眼神锐利,气度不凡,显然都是书院中的佼佼者。

许教习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从容。

他并未因外人到来而改变授课节奏,反而讲得更加投入。

他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发,引申到为政之道在于平衡,治国之术在于调和,又结合当前北地旱灾,阐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实践智慧。

其见解之深刻,逻辑之严密,语言之精妙,不仅让本班学子听得入神。

连后方那些原本带着挑剔目光的无涯学子,也不自觉地被吸引,渐渐露出深思和钦佩的神色。

许教习见火候差不多了,话锋一转,开始抛出一系列颇有难度、甚至有些超纲的问题。

他目光扫过台下,先是点了孙清浩,就“中庸之道与变革进取是否矛盾”发问。

孙清浩略一思索,便引据经典,结合史实,阐述了“中庸非平庸,乃时中之道”。

强调在恪守根本原则下的灵活变通,回答得滴水不漏。

接着,他又点了陈耀祖,问及“如何在漕运改革中体现‘中和’思想”。

陈耀祖结合前世的一些经济学理念,提出了“利益平衡、循序渐进、惠及各方”的见解。

虽用词新颖,但内核却暗合中庸之要义,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他目光落在赵廷霄身上,问题更为犀利:

“赵廷霄,你前番策论提及‘引南济北’,此乃亘古未有之壮举,耗资巨大,争议必多。

你如何以此策,来践行‘致中和’之道,平息可能出现的朝野纷争与地域矛盾?”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难度极高,瞬间吸引了所有无涯学子的目光,都想看看这位“国之栋梁”如何应对。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盖世神医恶恐式死亡游戏我不想当老大高魔地球侠左,剑右抗战之关山重重无上仙魔求魔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作者萧忆情作品吞噬九重天黑欲青春偏执霸总的罪妻凌依然易瑾离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剑道第一魔武逆焚天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赵原柳莎结局
经典收藏抗日之铁血军旅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重生—深闺九王妃我有皇后光环许你盛世安宁黄沙百战穿金甲崇祯是我老丈人!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嫡女狂妃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吾父朱高煦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开元情诗与剑榜带个手机回汉朝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极品赘婿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最近更新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林冲君大周皇商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我在大周是天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鹿踏雍尘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浮世离歌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穿越古史之枫华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嗨!我是朱祁钰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 玉米扒舞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txt下载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最新章节 - 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