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栢笑着拍了拍徐允恭的肩膀,意思很明显——你出师了。
毕竟,徐允恭也是将门之后!
他熟读兵书、精通韬略,不比朱栢逊色多少!
他日若论声望,或许能与朱棣并肩而立!
这让朱栢想起了许多往事。
在原来的历史中,如果朱允炆重用的是徐允恭,而不是李景隆,恐怕朱棣连北平都走不出去,就被抓回京城问责了!
这已经足以证明徐允恭的将帅之才!
“末将领命!”
“感谢将军厚爱!”
“末将定当为大明尽忠职守,誓死效命!”
徐允恭眼中泛起激动的光芒。这才是他期盼已久的机会——领兵的机会。他并不缺乏军事谋略,只是缺少实战的磨炼。只要能再次回到军队,他就有机会重返战场。这是每一位将门之子心中最炽热的梦想!
更何况,他是徐达的嫡长子!
光耀门楣,振兴家族,是他毕生所求!
这八个字早已深深刻在他心中。
“不用谢我。”
“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好好施展你的才能,为我大明拓展疆土!”
朱栢眼神中透出无尽的豪情壮志!
还有对家国深沉的仇恨!
朱栢为何要培养这么多将领?
就是为了几百年后,大夏不再遭受外侮!
不必割地赔款,忍辱负重!
朱涛立志要打造一支最强悍的大明骑兵,同时培养出众多杰出的将领与能臣!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出兵东瀛!
让倭寇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
这样才能一雪前耻,解心头之恨!
朱涛曾说过,
既然我知道你们这群家伙将来会侵犯我华夏疆土,那我就先下手为强,灭你们的祖宗,用神武大炮轰平你们的岛屿,叫你们世世代代永无翻身之日!
他还为此写下了诗句,
待得明朝旌旗遍天下,铁骑踏碎扶桑赏樱花!
不死山头竖起明军旗,樱花树下与胡姬共醉!
不过刚才那一句有点小错。
不是打得倭寇抬不起头。
而是打得倭寇从此灭种绝根!
“观音奴参见齐王殿下。”
“齐王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房门慢慢被打开,朱涛走了进来,目光落在坐在床边神情呆滞的秦王妃观音奴身上,语气平静地开口。
“怎么,连二哥都不叫了?”
“还是,你还在怨我逼死你兄长?”
朱涛搬来一张椅子坐下,看着她说道:“你已经两天没吃没喝了,不论因为什么,先吃饭。民以食为天,别拿自己的身子和我过不去。除了我那个傻弟弟,还有谁会真正在乎你?”
“我再说最后一遍。”
“你嫁进了我大明皇室,就是老朱家的人。”
“以前你是北元的郡主,现在你是大明的秦王妃。”
“你要以你的夫君为重。”
“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扩廓是英雄!”
“我很敬重他!”
“我给了他艹原勇士最后的尊严!”
“让他自行了断!”
朱涛示意侍女将一桌丰盛的饭菜送进来,随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禁闭的房间。他对扩廓的敬意始终如一,虽然他们是敌对的双方,却也像知音,一场决战之后,彼此都成了对方的知己!
而对扩廓来说,
朱涛也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对手!
虽败犹荣!
虽死亦无憾!
身为艹原的勇士,元末的最后名将!
扩廓帖木儿早已厌倦了战场的奔波,也厌倦了逃亡的疲惫!
正如他自己所说,
一路如丧家之犬,逃回了漠北艹原!
可那些掌权者仍不肯罢休,因此死亡反而是最好的归宿!
而朱涛,给了这位艹原勇士最后的尊严!
自尽!
是对一位勇士最后的尊重!
“要不是咱逼问标儿,咱还不知道你心里藏了这么大的事!”
“擅自囚禁皇室亲族。”
“还是勾结外国的奸细!”
“这样重大的事情,你打算一直瞒着我不说吗?”
正当朱栁出神之时,
一声充满怒意的喝声在耳边炸响!
朱涛的后背顿时渗出冷汗,这声音他太熟悉了——正是他父皇的声音!
“爹!”
“你听我解释……”
朱涛慢慢回身,一眼便看见穿着粗布麻衣的朱元璋。他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刚要开口,却被朱元璋冷冷打断:“别解释了,咱不听这些,你打算怎么收场?”
“爹。”
“这是咱们自家的事,您就让我和大哥来处理吧。”
朱涛望着朱元璋那身朴素打扮,眼神略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犯不着往外传,丢人现眼,您说是吧?”
“咱朱家的事,家事就是国事!”
“查出个奸细还算不得大事?”
“那你说,什么样的事才算?”
“你让咱怎么说你。你跟你大哥,也不知道被你哄得晕头转向,在大明宫里替你遮掩,咱都不好意思说你!”
朱元璋板着脸看着朱涛,语气依旧不善:“你是锦衣卫总指挥使,但你忘了,咱可以直接调遣锦衣卫。你和你大哥那点小把戏,能瞒过你老子?”
“爹。”
“我和大哥真没想瞒您!”
“老三不也是您亲儿子么?”
“说到底。”
“咱们关起门来,都是家事!”
“我这个当哥哥的,总不能看着老三去死吧!”
朱涛拉着朱元璋走进自己的房间,一边细心地替他按着肩膀,一边笑着说:“您今天穿的是麻衣,不是华服,更不是龙袍,所以您是爹,不是皇上。那儿子觉得,这事还有回旋余地。秦王妃降为侧妃,原侧妃升为正妃,算是小惩大诫,这事也就过了。”
“你还真敢说。”
“儿子。”
“一个王府的王妃,岂能说废就废?”
“你就不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朱元璋脸色略缓了些,但眉间仍藏着怒意。这件事若处置不当,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留下后患无穷,确实得谨慎应对。
“这有什么难?”
“找娘出面呗。”
“让娘下道懿旨。”
“随便安个过错,降为侧妃不就成了。”
“这点小事,大臣们不至于大动干戈吧。”
“他们又不是闲得没事做,整天找麻烦!”
“就算有人看出了些门道,又能怎样?您是皇上,懿旨还是皇后下的。您和皇后都愿意遮掩,谁敢把这事翻出来,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朱涛随手拿起桌上一个苹果,狠狠咬了一口,边嚼边笑:“爹,这主意不错吧?又不是废了王妃,不会引起太大关注,这事自然就过去了。”
“你从小到大,点子就没少过。”
“爹对你,真是毫无办法。”
“听说你把蓝玉叫来了。你刚北征回来,不久前还罚过他,两人已经生了嫌隙。你把他召到齐王府,到底想做什么?”
朱元璋脸上浮起一丝苦笑,心里其实也有些顾虑。若不是太子朱标在大明宫中力保朱涛,他也不会只是穿了一身麻衣前来。此事虽然暂告一段落,但还有一个疑问未解——朱涛到底想拿蓝玉怎么办?
“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您的眼睛。”
“我只是想给他一点教训。”
“让他离淮西那些权贵远一些。别把我逼到拔刀的地步!”
“也别把我大哥逼到大义灭亲的地步!”
“他那狂妄自大的脾气,迟早要出大事。”
“所以我今天就想挫挫他的锐气。”
“让他认清自己的身份。”
“他不光是淮西勋贵。”
“他还是太子妃的舅舅。”
“太子的亲信。”
朱涛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这便是他请蓝玉前来的真正用意。简单而直接。洪武年间的四大案里,蓝玉正是因为这等性情,才被朱元璋猜忌。
一个将领,竟然如此桀骜不驯!
朱元璋在世时还能镇得住。
等他百年之后,又有谁能压制得了此人?
所以。
蓝玉必须死。
只有这样,老朱才能安心。
“嗯。”
“是该给他一点教训,让他明白分寸。”
“别逼我翻脸无情。”
“毕竟。”
“他也是我义子。”
沉思片刻后,朱元璋轻轻点头,随即眼神一亮,对朱涛笑道:“你爹我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如今百业待兴,铜材又不够铸钱。我想发行大明宝钞,你觉得怎么样?”
“大明宝钞!?”
朱涛原本放松的情绪顿时紧绷,脸上泛起潮红,目光震惊地望着朱元璋。
“爹。”
“儿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您。”
“发行大明宝钞可以,但必须控制数量,不能随便增印!”
“您是穷怕了。”
“也最恨那些土财主。”
“一旦尝到了宝钞的甜头,您肯定收不住。”
“但老爹,咱得为大明着想。”
“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毁了您的宏图伟业。”
“大明宝钞可以推行。”
“而且儿子也支持您的想法。”
“但这事不能由您亲自来,还是交给大哥去做。”
“您要是兴奋起来,恐怕会控制不住手。”
喜欢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