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眼神炽热,高声呼喊:“这是为国尽忠,这是为国清奸!”
“日月山河尚存!”
“大明江山不灭!”
“这是为国尽忠,这是为国清奸!”
数千钦武卫将士眼中燃起烈焰,纷纷响应蓝玉的呐喊。
鲜血染红了整个山东!
鲜血浸透了这片大地!
但你看那日月!
依旧光辉灿烂!
一个崭新的大明正在升起!
宛如朝阳,冲破黑暗!
满是活力与希望!
其崛起之势,无人可挡!
“我能猜到你心里在想什么,这是否太狠。”
“可等你见到孔家的财富和账册,你就明白这并不过分。”
汤鼎看着神色有些不忍的徐允恭,低声说道:“我当初也跟你一样,觉得将军手段太狠。但我没来过山东,而我随将军平叛之时,这片土地满目疮痍。将军曾对我说,唯有在血色映照下的大明,才是真正的新生帝国。帝国需要浴火重生,如凤凰涅盘!”
“全是借口!”
“实力才是根本!”
“大明不需要向谁解释!”
“齐王更无需向谁低头!”
“只要行得正,问心无愧,就够了!”
“你们这些后辈要学的还有很多。能在少年军神身边,就多看多学,对你们有好处。”
蓝玉神色微动,想起当年常遇春也是这样对自己说的,那时的主角,正是朱元璋。
在常遇春心中,朱元璋便是军神!
那军神到底是什么?
能识人、用人者,便是军神!
未必需要谋略过人,但必懂驭将之道。
传承千年的山东孔氏家族。
就在这个平凡的夜晚。
被钦武卫斩尽杀绝!
共计一千三百五十五人,满门抄斩!
浓烈的血腥气息弥漫在夜空之中。
“蓝玉将军。”
“您最好亲自去瞧一瞧。”
“末将动身之前,殿下曾对臣提起,国库现存银两共计三千万两!”
“而这座孔家的地下金库,几乎是一座由金银堆成的小山,其中珍宝无数,价值难以计量。末将可以断定,其总量至少是国库的三倍以上,甚至还不止!”
汤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蓝玉身旁,随后抬手示意道:“蓝玉将军,请入内查看。”
“嘶!”
“这就是你口中的金山?”
“这哪里是金山,简直是一座国库的五四倍!”
蓝玉原本以为汤鼎有些言过其实,可当他亲自踏入孔家地库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哪里是夸大?
汤鼎其实已经说得够保守了!
还是太嫩了些!
“立刻向殿下禀报。”
“这件事恐怕连陛下也会震怒。”
“大明刚立国那会儿,正是最缺银钱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全都闭口不言。如今孔家被我们彻底铲除,竟从中搜出如此惊人的财富!”
“这可是欺君的大罪!”
“等消息一出,看这些世家怎么收场。”
蓝玉早年就是军中悍将,也曾是朱元璋最忠诚的追随者之一。这几年虽然性情变了,变得张扬了些,但有一点他始终记得:当年朱元璋最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世家站出来相助,只有沈万三倾囊相助!
可沈家最终又落得什么下场?
家产被尽数充公!
正是这笔财富帮大明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也给了朱元璋喘息的机会。
所以。
蓝玉有时候也佩服朱元璋,心狠手辣,对自己人下手更狠,甚至不惜背负骂名。也许在皇帝心里,那些骂名,根本比不上大明江山的分量。
宫中的那位中年皇帝,在淮西一众功臣眼中,心里装的只有权力,哪还容得下半点私情!
“立即飞鸽传书给齐王殿下。”
“山东曲阜孔家已被尽数铲除!”
“并从中搜出大量财宝,数量惊人,相当于国库五年的税收总和!”
“末将将亲自率领钦武卫押送财物回京!”
“全部交归国库!”
蓝玉虽在看到金库时心中闪过一丝贪念,但最终还是摇头作罢。他身为大明洪都侯,又是太子朱标的亲舅舅,何必为了这点财货毁了前程。
毕竟。
他真正想要的,是领兵出征,建功立业!
此时,齐王府内。
“殿下。”
“信鸽已经飞回王府,请殿下过目。”
张玉虽被责罚了二十军棍,但因有上等的金创药疗伤,再加之他本就体格强健,伤势并不严重,只是些许外伤罢了。他从养鸽台取回由山东发往齐王府的密信后,立刻赶往朱涛的房中。见朱涛仍在灯下专注读书,他便轻手轻脚地为其披上一件毛毯,微笑着说:“夜深风凉,殿下要注意身体,只有身体安康,方能为朝廷尽忠效力。”
“只是读得太投入,忘了时辰,这就歇息。”
“山东那边有消息传来,是不是关于孔家的事?”
朱涛轻轻挥手,示意自己并不娇弱,随后望向张玉,说道:“你是孤的心腹之人,有权知晓孤的每一封信件,说说看,信上写了什么?”
“末将明白。”
“蓝玉将军传来消息,孔家上下已尽数铲除,其家族藏宝库已被封存充公,如今正在运送途中。尚未清点,但粗略估计,金银财宝之数至少相当于三个国库总和,甚至可能远超这个数字,因其中有不少价值连城之物,实难估量。”
张玉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朱涛的脸色也渐渐阴沉下来。他们虽料到孔家富有,却没想到竟富可敌国!
九万万两!
初步估算就已高达九万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家族的财富竟能胜过一个国家!
多么讽刺的事实!
“杀得好!”
“这群人就是国家的蛀虫!”
“大明朝本就不宽裕,再纵容这些人,”
“迟早会被他们掏空!”
朱涛露出畅快的笑容。
洪武年间的孔家士族,
被称为五十五代家奴,二十三朝臣!
可在朱涛的记忆中,
孔家是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七朝臣!
这是多么悲哀的现实。
一代儒学宗师之后!
不守气节!
没有骨气!
只懂得左右逢源、阿谀奉承!
只为保全家族血脉延续!
可这样的传承,真的值得延续吗?
宁可为国赴死,
不愿低头求荣!
这才是百姓应有的品格!
可惜孔家在千年的沉淀中早已腐朽。
他们失去了热血,
灵魂也冰冷僵硬,
只剩下无尽的腐臭,
令人不齿!
“明日朝堂必会掀起轩然大波。”
“你去通知孤的兄长朱标。”
“孤即刻入宫!”
“这些事必须禀告父皇,否则明日朝堂震动,我们难以压制。”
朱涛拿起外袍,交代完张玉,随即直奔马厩,准备连夜赶往皇城。
“老二。”
“你还是太急了些。”
“若再能隐忍些时日,咱大明朝便无士族之忧。”
大明宫殿中,朱元璋身披绣着龙纹的华服,手中握着锦衣卫递来的密报,神情复杂。他轻叹一声,眼中却透出几分满意。
提到孔家,这位一向铁血无情的皇帝也显出了迟疑。
连朱涛都能让朱元璋犹豫再三的事情,确实难得一见。
朱元璋对那些世家豪门向来深恶痛绝,只是一直苦无良策。直到锦衣卫设立,才让他看到了整治这些庞然大物的希望。可是一次次地灭族,又似乎过于残酷。
朱涛此举正好帮朱元璋做了决定。
一个非常干脆的决定。
那就是拿衍圣公孔家开刀,以此来震慑大明境内的各地世家。
让那些人清楚地知道。
这天下终究是朱家的。
朱元璋甚至已经可以想象,明天早朝的朝堂,会掀起怎样的风波。
无论看热闹的。
忧心国事的。
还是浑水摸鱼的。
这场较量,注定不会平静。
“陛下。”
“太子和齐王已在宫门外等候。”
“是否传见?”
大虎快步走入殿内,低声禀报。
“真不愧是咱的儿子。”
“消息灵通得比咱还快。”
“让他们进来吧。”
“这天也凉了,别让他们在外头挨冻。”
朱元璋随手将那份密奏扔在案上,示意大虎去带人。每次这两个儿子一起来找他,他这个当爹的就有点束手无策。
而且。
这两个小子像是抓住了他的软肋。
不论是不是闯了祸。
他们总是一起出现。
从没落下过谁。
“儿臣参见父皇。”
太子朱标与齐王朱涛一同走入殿中,齐声行礼:“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呸!”
“起来吧。”
“一闯祸就喊万岁,不闯祸就叫老头坏。”
“你们两个,还真是真性情。”
“啥也别说了,你们那点事,咱心里都有数。”
“老二。”
“明天你就在你娘的宫里待着,别去上朝。”
“一切有咱来处理。”
“包你满意。”
“老大,明天你把孔家的罪证全都带上,当众公布,让所有大臣和世家都看清楚,孔家到底有多该死。若不是他们的祖上是孔子,咱真想断了他们的香火!”
“等蓝玉把孔家的所有家产充公后,再向天下百姓宣告,这就是所谓儒家圣人的后代!”
“要让天下读书人都看清,朝廷所行之事皆有法有据。若还有人妄图掀起风浪,那朕再灭一次儒门,又有何妨!”
朱洪武首次显露那横扫六合的威势,他大手一挥,宛如指点江山般大笑:“铲除世家之举已势在必行,若有谁妄图搅乱我大明江山,朕就算落入九幽黄泉,也要让他永世沉沦!”
“儿臣领旨!”
喜欢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