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
此人贪得无厌,堪称前所未有!
“扬州百姓对他的看法如何?”
朱涛语气依旧平静,毫无情绪波动。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整理国库账目,协助太子朱标处理奏章,已逐渐显出为官者的沉稳气度。
不再像从前在军中时那样锋芒毕露、独断专行。
“这就是杨宪狡猾的地方!”
“他对百姓表面施以恩惠,让人感激戴德,却在恩惠之中暗藏盘剥,使得百姓不但不怨恨,反而尊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对于官员,他也极尽手段整治,就这一点来说。”
“确实符合陛下的喜好。”
“甚至,在锦衣卫已渗透各处的情况下,他仍能瞒过耳目。那看着浓稠的米粥,实则掺杂了许多劣质碎米,有的甚至已发霉变质,只不过加了香料掩盖气味,让人难以察觉。”
“锦衣卫反复调查,日夜监视杨宪,始终找不到确凿证据。最终我们只能在地方官吏中安排眼线,才查到一些细微线索,但极为隐秘,至今仍无法完全掌握罪证!”
“他用极低的价格从米商手中收购最差的米,却向朝廷按上等米价报销银两,其中侵吞的金额,竟高达上万两白银。这恐怕是我大明开国以来最大的贪腐案!”
毛骧咬牙切齿地讲完,朱涛也微微点头。杨宪低价收米,为了活命或许情有可原,但虚报数目如此巨大,简直是贪心不足!
“盯紧杨宪,暂时不动他。”
“孤要用他引出更大的蛀虫!”
“我大明朝正值百废待兴之际,竟有如此多的贪官污吏!”
“杀一个杨宪,不过是治标。”
“而孤要做的,是斩草除根!”
“要杀得贪官不敢再贪,杀得清官敢于守正!”
朱涛手中握着一份密报,从中抽出两张递给毛骧:“杨宪在扬州整治贪官的证据,呈给皇上,同时也让刘伯温知道这件事。这种人不能久留扬州,否则只会让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既然他如此有能力,那就调回京城,改日我会亲自见见这位杨宪。”
毛骧接过奏折,抱拳一礼,转身离开东阳山。
“李进。”
朱涛继续说道,“不用准备科考了。”
“你的任务是接触杨宪,设法打入他的圈子。”
“同时也要应对胡惟庸。”
“我已上奏皇上,任命你为扬州知府,正五品。”
“你很机敏。”
“该学的要学,该取的也要取。”
“要懂得与他们周旋。”
“融入其中。”
望着身旁的李进,朱涛开口说道。此人正是马三刀的侄子,他笑着补充:“日后你这反复无常的名声,恐怕是洗不掉了。不过无妨,孤赐你东阳侯之位,也算是一种补偿。往后你在朝中为官,我会为你遮风挡雨,不让你被群臣所排挤。你要明白,一旦走上这条路,你就是孤的一把刀,生死都不一定由我掌控!”
李进毫不犹豫地跪下:“请殿下放心!”
“属下愿将性命献给殿下!”
“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条命不算什么!”
“当年殿下力保我叔父,这份恩情,我只有用生命来回报。”
“无需说得如此沉重。”
“你是个有能力的官吏,我喜欢这样的人才。”
“有你,是我大明之幸。”
“只要你始终记得初心。”
“我向你承诺。”
“将来三省六部之中,必有你一个位置。”
朱栢轻轻拍了拍李进的肩,然后望向远方山景,转头对身边的东阳说道:“这些年你一直陪在我身边,不能出外建功立业,可曾有过怨言?”
“怎会心生怨恨。”
“是殿下给了我新生,我自然以命相报。”
东阳嘴角浮现一抹淡然笑意。他才学不输刘伯温,性格也如刘伯温般刚毅,一旦认定的事,绝不更改。
“这里无人外人。”
“不必称我殿下,叫我北玄就好。”
“就像我们初见那日,一见如故,你随我平定山东。”
“这东阳山,是我特意用你的名字所命名。”
“陆东阳!”
“我庆幸身边有你,否则也难有今日之功。”
朱涛早年走南闯北,在酒馆里遇上了东阳。他自号北玄,两人一见如故,畅所欲言,酒水连干数坛,东阳从此便跟上了朱涛的脚步。他念其知遇之恩,毫不在意朝廷的功名利禄,甘心在府中做一位幕宾。
“北玄兄。”
“我当初一见你,便觉得你非池中物,乃是真命天子之姿。”
“于是才生出结交之意,这句也是我肺腑之言。”
“后来我越发察觉,你我志趣相投,皆有济世之志!”
“所以我愿助你,而你也曾助我!”
“我所图的,不是荣华富贵,也不是虚无的声名,只是想为百姓做些实事,仅此而已!”
“封侯拜将,若是我真想争,谁也挡不住!”
“我此生真正看得起的对手,唯刘伯温一人,还有殿下所提的姚广孝,虽未曾谋面,但他能推算出王妃有皇后命格,必然深通奇门遁甲之术,确实值得一见。”
“说来也怪。”
“你们这些人,都对奇门之术颇为精通。”
“说你们是神棍吧,倒真有几分仙风道骨;说你们是神仙吧,又带着几分江湖气。”
“我父亲最讨厌刘伯温那一套,总摆出高深莫测的样子,仿佛自己最了不起。”
“所以,你来算算,我是什么命格?”
朱涛说完,便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拍了拍身边的空位,冲东阳笑了笑:“来,坐下说话。”
“自古以来。”
“奇门遁甲的推算,有准也有不准。”
“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绝非虚有其名!”
“今日你我以兄弟论交,我也就不遮掩了。”
“大明有五龙同朝!”
“一代开国之君朱元璋,出身草莽,却成就帝业!”
“这是天命!”
“可你却改了这天命!”
“洪武帝的紫薇星已开始摇晃,说明他的皇权不再稳固,而一颗新的紫薇星正从东宫升起,那将是未来的大明天子。”
“然而卦象显示,你的兄长朱标本是短命之相!”
“他根本坐不上皇位。”
“可这一切变了!”
“因为你,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改写。”
“洪武帝不再喜怒无常,马皇后也有了长寿之象。”
“两代英主也不再英年早逝,一切都在改变。”
“而你自身,也有帝王之相!”
“所以我看不透,我想刘伯温也看不透。”
东阳这次毫无保留,望着朱涛洒脱一笑:“这便是奇门之术的玄妙,未来永远有无限可能,但所有变化,都在朝更好的方向走去。”
“嗯。”
“我好像明白了。”
“东阳。”
“我们兄弟二人,定能共创盛世!”
“刘伯温,就留给皇上了。”
“你与姚广孝,终究属于我们兄弟二人!”
“我必达成心中所愿!”
“我要让天下人明白!”
“汉语,才是最为精妙的语言!”
朱涛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若穿越至大明,却无法让天下人使用汉语,那这次穿越岂非毫无意义?
这不仅为己,更是为千秋万代的读书人谋福祉!
未来人人讲汉语!
便无诸多纷争!
“东阳定当全力助你!”
东阳注视着朱涛,伸出右手!
“嘭!”
两掌紧握,如铁铸一般!
这一握!
便定下了天地格局!
大明皇宫。
“哈哈哈!”
“善长,这杨宪还真把那人给剥了皮,做成鼓囊!”
朱元璋坐在榻上,手中拿着奏折,笑得前仰后合。他素来憎恶贪官污吏,恨不得将这些人剥皮抽筋,而杨宪此举,正合其心意。
“确有其事。”
“而且就挂在衙门口。”
“让所有官员每日进出都看得清清楚楚。”
李善长眼神中满是惊讶。这竟然是刘伯温的学生所为?
此人骨子里竟有如此狠厉!
刘伯温怎会收如此学生?
“哈哈哈!”
“没想到杨宪是个能吏!”
“治理扬州,统御下属!”
“手段雷霆,果决狠辣!”
“哈哈!”
朱元璋笑容未减,心情畅快。他抬头看到走入殿内的刘伯温与儿子朱涛,笑着道:“刘夫子,你这位学生,咱很欣赏!”
“父皇。”
“儿臣入宫是为探望齐王妃,也想与您商议诸王就藩之事。”
朱涛无意深谈杨宪之事。此事他早已掌控,杨宪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只是此事尚不能为朱元璋所知。他拱手道:“父皇以国事为重,杨宪之事,自有其师裁断。”
“不急。”
“伯温,你可知道你那学生干了什么?”
“干得漂亮!”
朱元璋兴致正高,哪有心思听诸王就藩之事,兴奋地望着刘伯温。
“是。”
“臣刚得知。”
刘伯温拱手应声,神情微动。李善长在一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想看看,刘伯温究竟是坚持原则,还是选择妥协。
生死抉择!
刘伯温终须做出决断!
“你所掌翰林院,理应是儒雅之士汇聚之地!”
“你本人更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
喜欢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