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跨院里药味浓得呛人,孙嬷嬷歪在榻上,脸色蜡黄,眉头因为疼,死死拧成一个疙瘩。她瞅见苏清鸢进来,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情绪复杂,既有被病痛折磨久了、想抓住根救命稻草的期盼,又有被赵夫人灌了一耳朵偏见的怀疑。
周嬷嬷紧跟在苏清鸢屁股后头进来,脸上堆着假惺惺的关切:“四小姐您可算来了,快给孙嬷嬷看看吧,嬷嬷这疼得受不了啦。”
苏清鸢只当没看见她,径直走到榻前,微微屈膝:“清鸢给孙嬷嬷请安。” 她目光落在孙嬷嬷露在外面、关节都肿变了形的手上,心里大概有了数。这病搁现代叫类风湿,在古代就是难缠的风寒湿痹,御医摇头太正常了。
“四小姐,”孙嬷嬷嗓子沙哑,带着痛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打量,“老奴这身子骨不中用了,御医都说这是老毛病,没治了。听说四小姐您医术通神,连镇北侯爷的顽疾都给调理好了,不知道……能不能也给老奴这快入土的老骨头瞧瞧?” 她特意把“医术通神”几个字咬得重了些,像是在试探什么。
苏清鸢心里明镜似的,面上却还是那副温和沉稳的样子:“嬷嬷您太抬举我了,‘通神’可不敢当。我就是对药膳调理懂得些皮毛。嬷嬷要是信得过,我愿意试试,帮您减轻点痛苦还是有可能的。” 她话说得实在,没大包大揽,但也没往外推。
就在苏清鸢仔细看孙嬷嬷脸色,想再问问具体哪儿疼、怎么个疼法时,脑子里“叮”一声,系统提示音来了:
【叮!触发支线任务:“祛除痹痛”。任务目标:缓解目标人物(孙嬷嬷)的风湿疼痛,提升其舒适度。奖励:“艾草老鸡汤”食谱(完整版),积分15点。】
紧接着,一道关于“艾草老鸡汤”的详细信息就塞进了她脑子里。用料普普通通:老母鸡、艾草、生姜、红枣、枸杞。道理也讲得明明白白:艾草能温经散寒、祛湿止痛,老母鸡最是温补,加上生姜红枣枸杞一起熬,重点就在艾草怎么处理和火候把握上。
苏清鸢心里顿时踏实了。这方子堂堂正正,材料也寻常,跟什么“邪术”、“偏方”八竿子打不着。赵夫人想拿这个做文章,怕是打错了算盘!
她沉住气,仔仔细细给孙嬷嬷诊了脉,又问了疼痛发作的规律、具体位置和感觉(比如是不是遇冷更疼,早上起来关节僵不僵),整个过程有板有眼,瞧着就专业。
“嬷嬷,”苏清鸢收回手,语气肯定,“您这病是风寒湿邪钻进了经络骨头缝里,堵着气血不通,所以才疼得厉害。年头久了,肝肾也有些亏虚,所以不好去根。但要是调理得法,把疼痛压下去,让您好过些,还是能办到的。”
她这话,既说明了病的棘手(跟御医说的一样,让孙嬷嬷觉得她不是瞎忽悠),又给了盼头(能缓解),听着就让人信服。
周嬷嬷在一旁憋不住了,插嘴道:“四小姐既然有法子,不知道要用什么稀罕药材?可别是些……咱们见都没见过的玩意儿。” 话里话外,还是在往“邪乎”上引。
苏清鸢淡淡扫了她一眼,不紧不慢地说:“周嬷嬷想多了。治这病,用不着什么奇珍异草。我打算用一道药膳,主料就是常见的艾草和老母鸡,配上姜枣这些寻常东西,靠着温通散寒、补气养血的功效来慢慢调理。这法子古书上早有记载,不是我瞎编的,无非是在用料和火候上多费些心思。”
她把“艾草老鸡汤”的方子和道理一条一条说得清清楚楚,全是正经医家的路子,听得孙嬷嬷不由地点了点头,眼里的疑云散了不少——这方子听着确实在理,比那些云山雾罩的“偏方”让人安心。
“既然嬷嬷愿意试试,我现在就能把艾草先处理好,再把熬汤的窍门告诉您的人。”苏清鸢说着,让云雀拿来她随身带的小药囊,里面果然有晒好的艾叶和一些常用药材。
她拿出艾叶,一边仔细挑拣,一边解释:“艾草最好用端午前后采的陈年老艾,药劲儿足。用的时候得捣碎或者剪细了,药性才能熬出来。” 她手上利索地处理着艾草,动作自然流畅,看不出半点鬼祟。
接着,她又把熬汤的火候、时辰和喝汤要注意的事儿都交代得明明白白,方方面面都替病人考虑周全了,任谁看了都觉得她是真心想治好病。
孙嬷嬷看着苏清鸢沉稳认真的模样,听着她句句在理的讲解,再想想赵夫人那些含沙射影的话,心里的秤杆不知不觉就偏了。或许,这四小姐是真有本事,不是走了歪路?
周嬷嬷一看苗头不对,还想开口,苏清鸢却已经站起身:“嬷嬷您好生歇着,我这就回去准备艾草和老鸡,明天就把汤送来。您按时喝,三五天应该就能感觉松快些。” 她办事干脆,说完就走,压根不给周嬷嬷再挑拨的机会。
从西跨院出来,云雀忍不住小声嘀咕:“小姐,您明知她们没安好心,干嘛还……”
苏清鸢目光清亮:“躲是躲不掉的。她们既然划下道了,我接着就是。这艾草老鸡汤堂堂正正,我倒要看看,她们能编排出什么花样来。” 她顿了顿,嘴角弯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而且,只有让她们觉得快要得手了,才会急着走下一步,咱们才能揪住她们的尾巴。”
她转头吩咐阿竺:“仔细盯着,看周嬷嬷接下来要干什么。特别是艾草和鸡的来路,有任何不对劲,立刻告诉我。” 她这回,就要借着对方布的局,反手给赵夫人挖个坑!
喜欢侯门食香:系统带我宠夫逆袭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侯门食香:系统带我宠夫逆袭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