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首页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蒙山军极限保卫重生—深闺九王妃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魏逆抗战之关山重重北洋那些年西游的兄弟重生三国练精兵收美女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全文阅读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txt下载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征兵初日,大丰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忙忙碌碌、捷报频传的一天,在紧张与振奋中飞速流逝。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州衙后院的青砖地面,将廊柱的影子拉得老长。

送走了负责筹建锦衣卫的赵啸天与李育财后,朱慈烺终于得以稍作喘息。他独自坐在房中,揉了揉略显酸涩的眉心,连日来的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即便以他远超常人的精力与意志,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他起身,踱步到院子里,深深吸了一口傍晚微凉的空气,试图驱散脑中的纷杂思绪。他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背,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西方那片被晚霞染成瑰丽橘红色的天空。残阳如血,缓缓沉向远方的地平线,将天边的云彩勾勒出绚烂而悲壮的轮廓。

这景象,美得惊心动魄,却又隐隐透着一丝乱世特有的苍凉与不安。

朱慈烺怔怔地望着,一时间竟有些出神,思绪飘向了远方的北京,飘向了煤山那棵老树,飘向了这片破碎山河未知的未来……

就在他心神恍惚之际,只听院外廊下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杂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便到了院门之外。这脚步声将他从漫无边际的思绪中猛地拉回现实。他收敛心神,转头向院门望去。

只见院门处,数条身影相继出现。为首一人,身形高大挺拔,步履沉稳,正是朱雀军主将张无极。紧随其后的,是同样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玄武军主将冯忠。

再后面,是济宁卫指挥使文兴邦,他脸上带着些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任务后的如释重负与隐隐的激动。最后进来的,则是济宁知州尹希廉,这位文官此刻也顾不上平日里的仪态,脚步匆匆,额角见汗。

四人一眼就看到负手立于院中、正望向他们的太子殿下,立刻在院门口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衣袍,便要推金山倒玉柱般行下大礼。

朱慈烺未等他们拜下,便笑着摆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好了好了,都不是外人,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作甚?免了免了,都快起来吧!”

他目光扫过四人,虽略显疲惫却难掩兴奋的神色,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笑着问道:“看诸位将军和尹大人这模样,想必是南门外的征兵大事,已有结果了?怎么样,一切可还顺利?”

说着,朱慈烺指了指院子中央那处摆放着石凳石桌、平日里可供休憩闲聊的小角落,“来来来,都别站着了,坐下说话。忙了一天,都辛苦了。”

众人见太子如此体恤,心中都是一暖,也不再过分拘礼,道了声“谢殿下”,便随着朱慈烺走向石桌。

朱慈烺自己当先在主位坐下,又示意众人落座。

张无极、冯忠、尹希廉都是与朱慈烺共历过生死险境、深知其性情的,闻言便坦然坐下。

唯有文兴邦,虽已获封赏,但毕竟今日才初次面见太子,又深知自己卫所兵此前表现不佳,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拘谨。他见众人都坐下了,自己却仍有些犹豫,站在一旁,再次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启禀殿下,末将……”

朱慈烺看出他的不自在,笑了笑,语气更加随和,主动替他解围:

“文将军,想必你还不太了解孤的脾气。孤不喜那些繁文缛节,尤其是此非常之时,诸位皆是为国事奔波劳碌,殚精竭虑,孤心中唯有感激。议事之时,但求实效,不必拘泥虚礼。快请坐吧,尹大人旁边还有个位置。”

尹希廉也连忙笑着招呼道:“文将军,快来坐,殿下仁厚,不讲究这些,你我同殿为臣,正当同心协力,不必如此见外。”

文兴邦听完,心中又是震惊又是感激。他久在官场,深知上下尊卑森严,从未见过如此平易近人、体恤臣下的上位者,更何况是堂堂皇太子!

他连忙再次抱拳,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殿下…殿下如此厚爱,折煞末将了!末将…末将遵命!” 这才小心地在尹希廉身旁的空石凳上坐下,身体却依旧挺得笔直,只坐了半个屁股,显得既恭敬又有些可爱。

朱慈烺见状,心中暗笑,也不点破,转而对侍立在一旁的王之心吩咐道:“王伴伴,去沏一壶好茶来,给诸位将军和尹大人都斟上,解解乏。”

王之心躬身应了声“老奴遵旨”,立刻转身快步而去。

朱慈烺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张无极,笑道:“张将军,看你这神色,想必今日收获不小?快给孤细细说说,也让孤高兴高兴!”

张无极接过王之心恰好奉上的热茶,道了声谢,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振奋笑容,抱拳朗声回道:

“启禀殿下,全赖殿下先前于吉市口慷慨陈词、昭示国策,更兼殿下仁德之名、雷霆之威早已传遍四方,深入民心!今日南门外征兵之事,可谓是…盛况空前,收获之丰,远超末将等最初预料!”

朱慈烺闻言大喜,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笑呵呵地催促道:“哦?盛况空前?快,具体讲讲!孤最爱听好消息!”

张无极饮了一口茶,润了润因持续宣讲而有些干涩的嗓子,条理清晰地禀报道:“自今日申时初(下午三点)击鼓开棚起,至方才戌时初(晚上七点)因天色已晚不得不暂停登记止,整整两个时辰!玄武军、朱雀军以及文将军的济宁卫,三军共设立三十个登记注册点,各点皆由军官、文书吏员值守,现场虽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然秩序井然,群情激昂!”

他顿了顿,声音因激动而提高了几分:“截止收棚统计,已完成登记造册、符合初步筛选条件者,已达一万二千余人!且尚有无数青壮因天色已晚未能完成登记,皆已被告知,明日卯时三刻(约早晨七点四十五分)准时开棚,继续接受报名!”

“一万二千余人?!”朱慈烺眼中精光爆射,忍不住以拳击掌,发出“啪”的一声清响,“好!太好了!仅半日便有如此收获,实乃天助我也!民心如此,军心可用!”

“张将军,冯将军,文将军,尹大人,诸位辛苦了!此事办得漂亮!”

冯忠接口道,语气中也充满了干劲:“殿下,百姓闻讯而来,皆言愿为殿下效死,保卫乡梓,博取功名!可见殿下昨日赈济灾民、今日铲除国贼之举,深得人心!”

尹希廉也捻须笑道:“殿下,下官在登记处旁观,见应征者中,不乏粗通文墨、甚至身怀技艺之人,此皆殿下新政吸引所致啊。”

朱慈烺连连点头,心情极佳:“好!好!如此看来,募足三万新兵,甚至更多,指日可待!”他想起关键问题,追问道:“对了,张将军,方才你说已登记之新兵,后续如何安排?”

张无极立刻回道:“回殿下,末将等已统一告知所有已完成登记者,后日,也就是三月二十六日一早,准时前往城南小南门桥北侧正在加紧营建的新军大营报到!逾期不至者,视为自动放弃。报到后,即刻开始编伍、发放号衣、初步整训。”

朱慈烺点点头,对这个安排表示满意,随即关切地问道:“新军大营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可容纳得下这许多兵员?一应设施可还齐备?”

一旁的冯忠抱拳接过话头,禀报道:

“回殿下,此事乃末将亲自督办。已令属下赵陵协同张将军麾下宋雨亭将军,共同负责营建。目前进展神速!已紧急搭建起足以容纳三万余人驻扎的简易军帐、伙房、茅厕等一应设施。明日再加紧扩建一日,预计可轻松容纳五万以上兵员同时驻扎!绝无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训练场地,城南那片地域开阔,紧邻运河支流,取水方便,且地势平坦,稍加平整,便是极好的演武场、跑马地,足以同时展开数万人的操演!后续还可根据需要,向四周继续拓展,空间充裕!”

朱慈烺仔细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青石桌面上轻轻敲击,脑中飞速盘算着,插空问道:

“粮草、军械保障呢?尤其是新兵入营后的吃穿用度、操练兵器,可能及时供应?此事关乎军心稳定,至关重要。”

冯忠显然早已成竹在胸,从容回道:

“殿下放心!新军大营所需粮草、被服及基本操练所用刀枪、弓弩、箭矢等,许总兵方才还亲至征兵现场,与末将等大致核算过。凭借殿下今日所获之巨量捐献,粮草供应绰绰有余,已下令优先保障新军大营!军械方面,济宁原有武库、加之收缴逆产及部分新造,基本刀枪箭矢目前管够,足以支撑前期训练所需。”

他话锋一转,提到关键:“眼下唯一略需时日的,便是火器。”

“许总兵与庄一郎中正在全力筹备武备司。据许总兵言,原济宁火器局匠户若能尽快召回,库中原有储存之三眼铳、鸟铳乃至各类火炮,只需将铅弹、火药重新检查、配制无误,加以检修保养,很快便可列装一部分部队,用于训练。”

“此事,许总兵言,三五日内应有眉目。”

朱慈烺闻言,心中大定,赞许道:“好!许总兵办事,孤是放心的。诸位将军协调得力,孤心甚慰!”

他目光扫过在场四人,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既如此,新军粮草、军械保障及大营建设之事,孤便全权托付于诸位了!望诸位精诚合作,勿使有缺!”

张无极、冯忠、尹希廉、文兴邦四人立刻起身,抱拳肃容齐声应道:“臣等遵命!必竭尽全力,保障周全!”

朱慈烺示意他们坐下,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聚焦于军事训练本身:“然,有了兵员,有了粮饷器械,还需加强训练,方能成为可战之师!否则,不过是乌合之众,徒耗钱粮耳!”

他看向张无极和冯忠,“张将军!冯将军!”

两人立刻挺直腰板:“末将在!”

朱慈烺沉声道:“新兵编训,练胆、练技、练阵,此乃形成战力之核心!孤将许总兵及其麾下所有资源调配于你二人,粮草、军械、乃至后续之火器,管够!”

“孤要你二人,将毕生所学、沙场所得之真知灼见,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于这些新兵!”

“张将军,你在辽东血战、野地浪战之中积累的经验,尤其要教给他们!”

“冯将军,你在天津编练火器营、整训步卒弓手的心得,也要用上!孤不要花架子,只要实实在在的杀敌本领、保命本事、以及结阵而战、令行禁止的纪律!”

张无极神情肃然,抱拳铿锵答道:“殿下放心!末将定当呕心沥血,全心练兵!末将以为,新军之魂,首在纪律,次在技艺,再次为胆气。有殿下所立之严明军规军纪,辅以公正之赏罚,假以时日,末将有信心为殿下练出一支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敢战能战之锐旅!”

冯忠也接口道,声音洪亮充满自信:

“殿下请放心!末将亦会将天津练兵之所有经验——如何快速让新兵熟悉火器操作、规避炸膛风险;如何让长枪手与刀盾手协同;如何让弓弩有效覆盖……等等,全数用在训练场上!必给殿下练出一支嗷嗷叫、拉出去就能打硬仗、打胜仗的新军!绝不负殿下信重!”

“好!要的就是二位将军这股劲头和信心!”朱慈烺重重一拍石桌,显得极为满意。

他的目光随即转向了一直正襟危坐、神情中带着几分忐忑与羞愧的文兴邦。

朱慈烺的语气稍稍放缓:“文将军。”

文兴邦闻声,如同被针扎了一下,几乎要弹起来,连忙应道:“末将在!” 神色间愈发紧张。

朱慈烺看着他,语气平和却不容回避:“卫所兵之现状与战力,孤此番亲眼所见,实是…堪忧啊。空额严重,器械朽坏,训练废弛,士气低落。此非你一人之过,乃积弊所致,孤深知之……”

文兴邦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离开座位,跪倒在地,声音带着痛楚与自责:

“殿下明鉴!末将…末将有罪!辜负圣恩,有负朝廷,更有负于麾下那些…那些其实本可成为好兵的好儿郎!末将…惭愧无地!” 说到动情处,他眼眶竟有些发红。

文兴邦有些哽咽地说道,“末将属下兄弟近百人,实则多年以来,都是末将用文家累年积攒,在一个个接济着,然这饷银,末将……末将已四年没见过!”说完,文兴邦低头抽搐起来!

朱慈烺站起身,并未立刻让文兴邦起来,而是叹了口气,语气沉重:

“孤岂不知?朝廷拖欠军饷,动辄以年计;上官层层克扣,到弟兄们手中十不存一;军户制度崩坏,屯田被侵吞……种种弊端,早已将太祖皇帝所立之卫所制蛀空!”

朱慈烺继续说道,“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家人嗷嗷待哺,又如何能指望他们操练娴熟、为国效死?此乃朝廷之失,非战之罪,更非你文将军一人之责。”

他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文兴邦心上,也敲在了在场所有深知明军弊政的将领心上。张无极、冯忠皆面露戚容,尹希廉则深深叹息。

朱慈烺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激昂,充满不容置疑的决心:“然,过去之事,孤不再追究!孤要的,是以后!是改变!”

“从今日起,在孤麾下,绝不允许再有一文钱的军饷被克扣!孤的银子、粮食,必须一粒不少、一文不差地发到每一个士卒手中!”

朱慈烺加重语气,看着在场的诸位,一字一句说道,“谁敢伸手,无论其官职多高,背景多深,孤必将其千刀万剐,以儆效尤!孤,说到做到!”

“千刀万剐”几个字,他说得极重,带着凛冽的杀气,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白日里南门外那血淋淋的场面,心中一凛,背后泛起寒意。

朱慈烺站起身,走到跪地的文兴邦面前,亲手将他扶起,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眼睛:

“文将军,你文家亦是世代簪缨,为国尽忠。你能在刘泽清那逆贼欲裹挟部下南逃时选择留下,能心系麾下军户弟兄之困苦,更能在此危难之际前来助孤,足见你心中仍有忠义,仍有担当!”

“孤,信你!”

文兴邦被太子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热血上涌,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方才的羞愧被巨大的感动和重新燃起的豪情所取代,他抱拳过头,声音因激动而哽咽:

“殿下…殿下如此信任,如此明察秋毫,末将…末将唯有…唯有此生,效死以报!殿下但有所命,刀山火海,末将绝不皱一下眉头!”

“好!”朱慈烺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孤要的,就是你这份决心!过去如何,孤不管。孤要看的是你今后的表现!是实干!”

文兴邦重重地点点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末将明白!殿下请看末将日后行动!”

朱慈烺回到座位,目光扫过在场诸位将领,猛地一拍石桌,声音斩钉截铁:“好!有诸位将军如此用心,有玄武、朱雀、济宁三军将士用命,孤何愁新军不成?何愁大明不能中兴?!”

他端起王之心重新续上的热茶,喝了一大口,仿佛将所有的疲惫与忧虑都随着这口茶水咽下,只剩下澎湃的斗志与信心。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锁定文兴邦:“文将军!”

“末将在!”文兴邦挺胸应道,声音洪亮。

朱慈烺沉声道:“孤给你的济宁两卫,编制一万余人。孤不要一支只能充数、不堪一击的卫所兵!孤要你的兵,脱胎换骨!”

“要他们能和玄武军、朱雀军一样,成为一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可能做到?!”

文兴邦被太子这番推心置腹、既有鞭策又有信任的话语激得热血沸腾,他霍然起身,抱拳过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

“殿下!殿下如此信任,如此明察秋毫,末将…末将…唯有以此残躯,效死以报!殿下但有所命,刀山火海,末将绝不皱一下眉头!济宁两卫,必在末将手中脱胎换骨,成为殿下手中利剑!若不能成,末将提头来见!”

朱慈烺看着他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与决绝,满意地点点头,摆摆手,语气缓和下来:

“好!有你这句话,孤就放心了!坐下吧,不必如此激动。孤要的不是你的头,是你的心,是你的本事,是你练出的强兵!”

文兴邦重重地应了一声“是!”,这才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扛起了万钧期望,整个人精气神都为之一变。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踏准风口成巨富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校园终极狂少山村最强小农民我不想当老大大唐:神级熊孩子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恶恐式死亡游戏初之心盛霆烨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剑域神帝逆天小农民我家农场有条龙躺平:老婆修炼我变强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敛财人生[综].那些年西游的兄弟这是正经修仙吗?无敌升级王内十荒大罗黑欲青春
经典收藏参商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行道:兵道我有皇后光环三国之诸葛天下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奋斗在汉末乱世回到东汉攻约梁山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开元情诗与剑榜三国的真相抗日之铁血军旅回到古代建特区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带个手机回汉朝吾父朱高煦奇缘之旅重生—深闺九王妃
最近更新争霸天下:日月所照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神州明夷录水浒新梦凉州雪:徐骁风云录大周皇商知不可忽骤得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三国:玄行天下林冲君浮世离歌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我在大明当销冠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txt下载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