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首页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我洪武爷亲弟!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曹操穿越武大郎北雄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寻唐重生三国练精兵收美女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全文阅读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txt下载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6章 文武整备,开动,复兴大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申时末刻(下午五点),夕阳的余晖慷慨地泼洒在济宁州衙的青砖黛瓦之上,将这座古老的官署映照得庄重而温暖。

白日里喧嚣鼎沸的人声、号令声、搬运物资的嘈杂声渐渐平息,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种大战初歇、万物归寂的奇特宁静。

州衙之内,却涌动着一股压抑不住的、蓬勃向上的生机。

前院侧边,那片原本属于州衙属官办公的官署区域,经过赵啸天带领锦衣卫精锐近乎疯狂地赶工,已然初具规模。

门窗被加固拓宽,新的隔断被竖起,宽敞的大厅内,数十套从城中紧急调运来的紫檀木公案和太师椅被擦拭得光可鉴人,整齐排列。空气中还弥漫着新鲜木料和桐油的气味。

邱祖德与鲁王朱以海站在廊下,低声交谈着,手指不时点向各处,规划着日后哪位官员在哪处办公,哪些房间用作档案库,哪些用作议事厅。

后院偏院的一间收拾干净的厢房内,王之心正耐心地教导着新来的叶正、玉儿和小兰春最基本的礼仪。如何行礼,如何回话,如何端茶递水,步伐该如何轻缓……孩子们学得认真又忐忑,刘氏则在一旁默默帮着整理床铺,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与不安。

朱慈烺独自高踞前院堂上,身体微微陷入宽大的椅背,难得的显露出几分符合他这个年纪的慵懒。他指尖捧着一盏王之心精心冲冲的雨前龙井,茶汤碧绿清亮,热气袅袅婷婷,模糊了他年轻、却已刻满风霜与思虑的眉眼。

从煤山惊变、九死一生逃离京师,到运河上的步步惊心,再到雷霆手段掌控济宁、震慑官绅、开仓放粮收拢民心……

一幕幕场景快如闪电,在朱慈烺脑海中呼啸而过。

就在这时,一阵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这份黄昏的宁静,朝着正堂而来。

朱慈烺眸光一凝,瞬间从短暂的放空中回过神来,坐直了身体。

只见四位身着染尘军袍、肩披夕阳金辉的将领,正大步流星穿过庭院。

为首者,正是身形魁梧如山、面容刚毅如铁的张无极。其身后半步,面色沉静如水的冯忠紧紧相随,再之后是气度沉稳、自有威仪的文兴邦,以及总揽后勤、眉宇间带着干练的许文昌。

四人行至堂前丹墀之下,动作整齐划一,抱拳、躬身、甲叶铿锵作响,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堂前回荡:“末将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

“都来了?不必多礼,快,看座。”朱慈烺脸上绽开笑容,抬手虚扶,示意他们入座。

这些将领在他眼中已不仅仅是臣属,更是支撑起这副艰难局面的肱骨脊梁,是值得托付性命的战友。

几乎就在张无极四人落座的瞬间,王之心便如同算准了时辰一般,领着叶正、玉儿和小兰春,端着刚沏好的热茶,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三个孩子换上了簇新的棉布衣裳,洗得干干净净的小脸上还带着沐浴后的红晕,眼神怯生生又充满好奇。

在王之心的低声提点下,他们努力模仿着刚才学来的姿势,略显笨拙、却异常认真地将一盏盏热气腾腾的香茗,依次奉到几位将军手边的茶几上。

叶正那双黑亮机灵的眼睛,先是飞快地偷瞄了一眼端坐上的太子爷,又忍不住好奇地扫过堂下这几位威风凛凛、煞气逼人的将军,心中又是紧张、又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他小心翼翼地将茶盏放在张无极手边,动作略显僵硬,却透着一股郑重。

张无极接过茶盏,也不客气,掀开碗盖,吹了吹热气,嘬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滋润了干涩的喉咙。他随即放下茶盏,抱拳面向朱慈烺,声音沉稳如磐石,开始汇报:

“殿下,臣弟张无林,已严格遵照殿下令旨,亲自从末将麾下辽东老营中,精选出五百名百战余生的悍卒。此五百人,个个都是从辽东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老兄弟,忠诚可靠,悍不畏死,且精通各种兵械使用、小队战术配合,堪称军中脊梁。”

他语气中带着自豪与信任:“一应兵械,皆挑选军中最精良者配给,长刀、盾牌、弓箭、三眼铳等,皆已携带齐全。已于半个时辰前,护送衍圣公的车驾,启程前往曲阜孔府。”

张无极继续说道:“临行前,末将已严令无林,要其抵达曲阜后,即刻以孔府原有仪卫为基础,依托孔府声望与钱粮,就地招募可靠青壮、孔氏忠勇子弟,全力扩建护卫力量,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练成一万五千精锐护军。”

“所有进展,命其每隔两日,必须派遣快马,以密信形式,向济宁详细汇报一次。”

说着,张无极看了朱慈烺一眼,重重地说道,“此外,这沿途驿站、孔府内部,皆已安排我方眼线,确保消息畅通,绝无延误。请殿下放心,曲阜之事,必在掌控之中。”

朱慈烺闻言,眼中满是赞赏,抚掌道:“好,张将军思虑之周详,安排之妥当,选兵之用心,远超孤之预期,孤心甚慰,有此五百老卒为骨干,曲阜这支仪卫所,军力可成矣。”

张无极微微颔首,宠辱不惊,继续沉声道:“殿下过誉,此乃末将分内之事。此外,衍圣公今日于堂上所承诺捐赠之钱粮…”

他话语稍顿,目光转向一旁的许文昌,“末将已请许总兵派专员登记造册,衍圣公表示,一旦其返回曲阜,便会立刻清点府库,安排最可靠的家丁队伍,分批陆续将钱粮物资押运至济宁。”

张无极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一丝探询:“殿下,孔府树大根深,态度向来暧昧。此批钱粮数额巨大,关乎我军命脉。末将斗胆请示…眼下是否需要末等秘密派遣一支精锐骑兵,前往曲阜左近隐秘驻扎?或是在其运送沿途,暗中布设接应乃至,监控哨点?”

他的话没有完全说透,但意思已然明了——他担心那位衍圣公只是迫于形势,口头应承,事后拖延、克扣甚至反悔,需要派兵在一旁“提醒”或者说“监督”,以确保这笔至关重要的钱粮能够分文不少、颗粒不差地安全到位。

朱慈烺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发出“笃笃”声。他完全明白张无极的担忧,这绝非杞人忧天。孔圣裔孙,千年世家,盘根错节,自保为先,其态度反复实属常态。

沉吟片刻,朱慈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暂且不必兴师动众。先等上几日,待我济宁新军编练初成,框架稳固,战力初显,再议不迟。”

他的目光落在张无极身上,“眼下,张将军,你需亲自修书一封,以最快速度送至令弟手中。信中除关切曲阜护卫扩建事宜外,更要其务必以‘协助孔府、保障安全’为由, ‘督促’好衍圣公捐赠钱粮之事。言辞可委婉恭敬,但意思须明确坚定,底线不容触碰。”

朱慈烺加重语气说道,“令弟身在曲阜,手握精兵,由他就近出面,依礼而行,比我们远道派兵更为妥当,也更不易授人以柄。”

张无极眼中一闪,立刻抱拳,心领神会:“末将明白,殿下思虑周全,深谋远虑。如此既全了孔府颜面,又确保了实利,更能随时掌握其动态。末将即刻便去写信,以六百里加急发出。”

太子的策略清晰无比:让张无林以协助护卫为由,行“监军”之实,就近“提醒”和“督促”,软硬兼施,刚柔并济,远比直接派兵在外施压要巧妙、有效得多。

这时,坐在下首的冯忠接口进来,他向着朱慈烺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殿下,说到新军编练,末将等正有特大喜讯禀报。”

他挺直腰板,朗声汇报:“托殿下仁德之名感召,民心所向。自末将等于城南设立征兵点以来,应者云集,青壮踊跃。”

“截止今日申时末刻收队统计,我玄武军、朱雀军以及文将军所辖两卫,共已征得合格新兵员四万一千三百二十七人,且,末将等预计后续仍将有部分青壮前来投军。”

这个惊人的数字报出来,连朱慈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光芒。

短短两日,竟有如此浩大声势,这已远超他最乐观的预估。

冯忠继续汇报,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末将等方才已与张将军、文将军紧急合议过,算上各军原有的骨干兵员,以及经过严格甄别、宣誓效忠,愿意戴罪立功的原济宁左卫、乡勇团练俘虏,目前我军可用之总兵员,已达六万之众,实数六万一千四百余人。”

“六万,实数超六万。”朱慈烺忍不住低声重复,一股滚烫的豪气与底气自胸中油然而生,瞬间冲散了多日来的积郁。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听命于他的六万大军,不再是逃离京师时那点可怜巴巴的、人心惶惶的家底了。

冯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经末将与文将军、张将军初步商议,拟将此六万兵员,依各军特点,大致分配下来,玄武军由末将统辖,配兵两万一千人;朱雀军,由张将军统领,配兵两万一千人;文将军所辖济宁两卫,合兵一万九千四百余人。”

“三支大军,各自分开编练,有长枪兵、刀盾兵、弓弩手及悍勇兵等步兵,和轻骑、重骑和侦查骑等骑兵,以及鸟铳、三眼铳、火炮、火罐、火雷、火箭等火器兵种。”

“眼下,火器和战马尚少,其他刀盾、弓弩等都储备充足。”

冯忠想了想,补充道,“对了,殿下,此外,保障队,末将等已收纳了接近两万的民众,会分别配属到三支大军,由专门的把总管理。具体事宜,末将等也会详细研究,眼下,保障队主要负责新军号衣、粮草、营地修建等工作。”

“末将等已经和报名登记的民众都说了,要其明日卯时末(七点),自主到城南预设的新军大型校场集合,此后正式开始擂鼓聚将,展开大规模操练。”

冯忠详细说着堪称宏大的训练计划:“操练将从严明军纪、树立军魂开始。”

“首要之事,便是将殿下‘三大铁律,八项注意’的军纪,‘杀流寇!驱胡虏!护国救民!卫我山河’的十四字口号,以及‘跟着太子不纳粮,分了田地有田庄。老婆孩子咱不抢,立功领饷养爹娘’的四句民谣,每日宣讲,刻入骨髓。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触犯军纪者,无论兵将,严惩不贷,此乃强军之基,绝不动摇。”

“其后,便是高强度体能打熬。每日酌情增加,负重奔袭、石锁阵、角力场,务必在月内,让这些新兵蛋子褪去民气,练就铁打的身板。”

“同步,进行兵器使用技巧操练,长枪突刺、刀盾格挡、弓弩射击、阵型变换,每日操演不下四个时辰,队列阵型操演更是重中之重,务求如臂使指,万众如一。”

“好,好,甚好。”朱慈烺抚掌大声称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冯将军计划周详,雷厉风行,诸位将军辛苦了。效率如此之高,成效如此之巨,孤心甚慰,有此雄师,何愁天下不平。”

他顿了一下,想起一事,关切地问道:“对了,各位将军,此次征兵,征募特殊技艺者,情况如何?懂火器操作与制造、略通医术、擅长打铁锻造的工匠?此等人才,关乎我军长远战力。”

侍坐在一旁的文兴邦抱拳答道,语气中满是收获的喜悦:“禀殿下,此事臣等谨记殿下吩咐,特意严令各征兵点主官留意,确有巨大收获。”

他难掩兴奋,“初步统计,此次征兵中,身怀各类技艺者,主动登记应募者,竟有三千六百余人之多,已全部登记造册,并第一时间请许总兵亲自带队,前往逐一勘验核对,筛选真才实学者。”

一旁的许文昌抱拳行礼,立刻补充:“殿下,文将军所言不虚。末将已带人初步核验完毕。此三千六百余人,可谓人才济济。”

“其中,熟练掌握火器制造、维修、使用的工匠,约有六百四十余人。不少人是原朝廷各处兵仗局、火器局流落至此的老师傅。”

“精通打铁、锻造、甲胄修补的匠人更多,约有一千三百余人。”

“略通医术、懂得处理金创外伤、辨识草药者,亦有四百二十余人,应对军中日常伤病、战场急救,已是绰绰有余。”

许文昌越说越激动,“眼下,末将已与庄一郎中紧急着手,开始整合这些宝贵人才,按照其技艺分门别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后勤武备司全面高效运转起来,为大军提供坚实保障。”

“太好了,天助我也。”朱慈烺忍不住击节赞叹,“此真乃意外之喜,亦是我军未来强盛之基,各类工匠齐备,尤以火器匠人为最,我军后续武备自给、战伤救治便有了根基本。许总兵,庄郎中,此事你们功莫大焉。”

他看向几位将领,目光灼灼:“新军编练,头等要务便是严明军纪,树立规矩,练就胆气。具体各军内部编制划分、底层军官遴选任命,孤不过问,全权交由诸位将军,依据各人能力、品行、战功、威望,自行决断擢升。”

朱慈烺顿了顿,缓缓说道,“唯才唯德是举,不必拘泥资历出身。要让将士们看到,在孤的军中,只要有真本事,有忠勇之心,便有出头之日。”

“末将等遵命,必不负殿下重托,定为殿下练出一支军纪严明、能征善战的百战雄师。”张无极、冯忠、文兴邦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责任感。

朱慈烺站起身,踱了几步,目光最终落在许文昌身上,笑着点了点他:“许总兵。”

“末将在。”许文昌立刻起身,肃然抱拳。

“孤方才说了,行军布阵、战场冲杀,孤是外行,全权交由张将军、冯将军、文将军他们。”

朱慈烺语气轻松,“至于孤,就和许总兵你,一起为大家搞好这浩大无比的后勤保障。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武备亦是重中之重。”

“这钱粮调度、甲胄兵刃、火器弹药、被服粮秣、药材医护,一应后勤军需之事,千头万绪,便由许总兵你全权统筹负责,务必要让前方将士,吃得饱,穿得暖,兵器锋利,弹药充足,无后顾之忧,可安心操练,可放心征战。”

他看向许文昌,笑问道:“许总兵,眼下,咱们这家底,可还充裕?能否支撑这六万大军初期的庞大消耗与新军武备的打造?”

许文昌闻言,轻松地笑了笑,抱拳洪声道:“请殿下宽心,末将敢立军令状。”

他声音铿锵,如数家珍般汇报:“全赖殿下日前英明决断,以雷霆手段收济宁官绅捐输,得现银粮草三百多万,今日又得衍圣公捐赠百万有余的钱粮,加之查抄逆产、清点府库所得,目前我军可用之钱粮总额,已逾五百万两白银,逾四百万石粮草!”

逾五百万两白银,逾四百万石粮草!

这个庞大的数字报出来,堂内众人,包括张无极等将领,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眼中放出光来。

许文昌继续道:“有此雄厚根基,莫说是六万新军操练耗用、匠人薪饷、物料采买,便是再加上武备司全力运转,大规模打造火器、盔甲,也足以支撑数年以上,绰绰有余,殿下无需为此忧虑半分。”

“好,好,好!”朱慈烺连说三个好字,心中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大石终于轰然落地。

钱粮无忧,军心可定,大事可成!

他走回堂中,目光扫过眼前这几位堪称眼下军政核心的将领,心中豪情涌动,如同长江大河,奔流不息。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声音加重,充满了殷切的期望:“既如此,孤便再无后顾之忧,这整军经武、以图振兴之宏图伟业,孤,便全权拜托诸位将军了。”

张无极、冯忠、文兴邦、许文昌四人闻言,霍然起身,甲胄铿锵作响,如同四座巍峨的铁塔,齐齐躬身抱拳,声音震撼屋瓦:“臣等谨遵殿下令旨,必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以报殿下之恩。”

“必为殿下练出一支军纪如山、战无不胜的百战雄师。复我河山,振我大明!”

声浪未息,堂外再次传来一阵脚步声与爽朗的谈笑声。

只见邱祖德与鲁王朱以海相继而行,身后跟着忙得满头大汗却精神亢奋的赵啸天,以及方才一同参与整理衙署的济宁知州尹希廉等几位官员,一同来到了正堂。

他们显然也刚好听到了方才那振奋人心的数字,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殿下。”邱祖德笑着拱手,“侧边官署已初步整理扩充完毕,已可容纳臣等办公理事了。”

朱慈烺见状,脸上笑容更盛,如同春风拂过,连忙招呼:“好好好,来得正好,邱巡抚,鲁王,来,大家都快请坐,王伴伴,看茶。”

朱慈烺亲自引着邱祖德、韩世奇,与张无极、冯忠等还不相识的武将,相互介绍认识。

一时间,正堂变得热闹起来。文臣武将,济济一堂。

身穿青袍的文官与披甲挎刀的武将们互相拱手寒暄,虽然气质迥异,却因共同的目标。

谈笑声、寒暄声、讨论具体公务细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开创基业的希望之光。

朱慈烺站在众人中间,看着眼前这幅“文武齐聚,上下同心”的画卷,再回想方才听到的那一连串扎实无比的数字,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安”感,如同温暖而坚实的磐石,稳稳地垫在了他的脚下,深深地植入他的心中。

那是一种漂泊已久终于靠岸的踏实,是一种手握力量、直面未来的底气,是一种亲眼看到希望之种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巨大欣慰。

虽然朱慈烺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李自成的大顺军威胁仍在北方,关外的满清铁骑更是虎视眈眈,未来的路依旧漫长而布满荆棘。

但,至少在此刻,在这夕阳熔金、暮色将临的济宁州衙之内,他拥有了一个坚实的起点,一支初具规模的强大军队,一批忠心能干、充满活力的文武班底,以及一份足以支撑一场大战的雄厚资源。

这一切,如同最坚固的基石,让他终于可以暂时卸下部分重负,以一种更为从容、更加自信、更有底气的心态,去展望和布局下一步的惊涛骇浪。

复兴之路,固然道阻且长,然手握如此根基,眺望前路,心中已无甚可怕。

朱慈烺的目光穿越堂门,投向那片被晚霞渲染得瑰丽无比的天空,变得愈发深邃、坚定、而又充满力量。

未来,当由他亲手开创!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原柳莎结局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校园终极狂少在下女术师武逆焚天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极品黄金瞳美漫之道门修士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我家农场有条龙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大唐:神级熊孩子剑骨吞噬九重天四合院,开局坑了棒梗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初之心盛霆烨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欢乐田园小萌妻北雄
经典收藏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天云大陆之唐天重生—深闺九王妃绝品特战兵王嫡女狂妃铁血山河志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山河血参商开元情诗与剑榜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大明极品赘婿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十七世纪富二代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循霸三国罗斯君王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黄沙百战穿金甲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
最近更新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大唐中兴知不可忽骤得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林飞穿越记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嗨!我是朱祁钰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白话明太祖实录林冲君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水穷云起又新生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txt下载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最新章节 -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