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年中最长的夜。
清晨六点,天还未亮,城市仍沉浸在深蓝色的寂静中。寒风在楼宇间穿梭,卷起几片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零星的早餐铺子亮着灯,蒸腾的热气从门缝里溢出,像一缕缕温暖的呼吸。
林辰家的厨房里,灯光柔和,灶台上一口大锅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苏婉清系着围裙,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放入沸水中。饺子是林母亲手包的,馅料是传统的韭菜鸡蛋加虾仁,皮薄馅大,每一个都捏出了精致的花边。
“妈说这叫‘团圆饺’,”苏婉清笑着对林辰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
林辰站在她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那我得多吃几个,不然你心疼。”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今天,他们有一个特别的计划——去城南社区看望几位独居老人。这是苏婉清每年冬至都会做的事,今年,她也邀请了林辰同行。
“张奶奶一个人住,儿子早年去世,孙子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见不着几面。”苏婉清一边盛饺子一边说,“我想带些热乎的过去,陪她说说话。”
林辰点头:“我陪你去。顺便,也让我的‘特殊能力’发挥点作用——看看有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上的。”
七点半,两人提着保温箱和礼物,走进了城南社区。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小区,楼体斑驳,但干净整洁。阳光渐渐洒落,照在阳台上挂着的腊肉和腌菜上,透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他们敲响了3栋2单元502室的门。
“咚咚咚。”
片刻后,门开了。
一位头发花白、身形瘦小的老奶奶出现在门口,穿着一件厚实的藏青色毛衣,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哎哟,是小苏来了!快进来,外面冷!”
她是张奶奶,今年七十八岁,独居多年。丈夫早逝,唯一的儿子在十年前因病离世,留下一个孙子小宇。小宇成年后去了南方打工,一年只在春节勉强回来几天,最近两年甚至因为工作繁忙,连年都没回。
“张奶奶,我们来看您了。”苏婉清笑着走进屋,把保温箱放在桌上,“还给您带了饺子,我妈包的,您尝尝。”
林辰也跟着进门,顺手帮张奶奶关好门,隔绝了外面的寒风。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客厅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年轻的张奶奶抱着襁褓中的孙子,笑容灿烂。沙发上堆着几件未织完的毛衣,针线盒敞开着,旁边放着一副老花镜。
“你们太客气了。”张奶奶忙着倒水,动作有些迟缓,但神情愉悦,“这大冷天的,还专门跑一趟。”
苏婉清拉着她在沙发上坐下:“您别忙了,我们就是来陪您说说话的。今天冬至,一家人该吃顿热乎饭。”
张奶奶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又扬起笑容:“是啊,吃饺子,暖和。”
就在这时,林辰悄然开启了读心术。
他本不想随意窥探他人内心,但苏婉清曾说过:“如果你的能力能让人少一点孤独,那就用吧。”
于是,他轻轻感知着张奶奶的心声。
【要是小宇能回来吃饺子就好了……他在广州打工,听说那边冬天也不暖和,也不知道吃饱了没有……一年没见了,照片都懒得发一张……我织的这件毛衣,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穿……】
林辰的心猛地一紧。
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思念,而是一种深埋心底的孤独与不安。老人嘴上说着“孩子忙,理解”,可心里却像被风吹熄的蜡烛,微弱地闪烁着对团聚的渴望。
更让他触动的是,张奶奶的心声里没有一句抱怨,全是牵挂——担心孙子吃不好、穿不暖、太辛苦。
“张奶奶,您这毛衣织得真好看。”林辰故意转移话题,拿起沙发上那件半成品,“这是给谁织的?”
张奶奶笑了笑:“给我孙子小宇的。他小时候最爱穿我织的毛衣,说比买的还软和。我就想着,今年冬至前织完,寄给他。”
“那您怎么不叫他回来?”苏婉清轻声问。
张奶奶摆摆手:“他忙啊,工地工期紧,请假不容易。再说……”她声音低了下来,“我也不能总拖累他。他自己挣钱也不容易,我不想让他为难。”
林辰的读心术再次捕捉到她的心声:
【其实我不是要他多少钱,就是想看看他,摸摸他的手,听他说说话……可这话,我怎么说得出口呢?】
林辰沉默了片刻,忽然站起身:“张奶奶,我去阳台打个电话,信号好。”
他拿着手机走出客厅,轻轻关上阳台门。
冬日的阳光洒在玻璃上,映出他坚定的侧脸。他翻出通讯录,找到之前苏婉清提供的联系方式——那是小宇的电话号码,备注是“张奶奶孙子”。
他拨通了电话。
铃声响了几秒,终于被接起。
“喂?”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传来,带着疲惫和沙哑。
“是小宇吗?”林辰语气温和,“我是林辰,你奶奶邻居的朋友。今天冬至,我们在她家,她包了你小时候最爱吃的韭菜虾仁饺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林先生,谢谢您照顾我奶奶。”小宇的声音低沉,“但我这边走不开,工地赶工期,年底奖金还没拿……”
林辰没有打断他,而是轻声说:“小宇,你奶奶刚才一直在织毛衣,是你小时候穿的那种款式。她的心声里,没有一句是关于钱的,全是‘小宇冷不冷’‘吃得饱不饱’‘有没有好好睡觉’。”
他又顿了顿:“她说,她不怕苦,就怕你忘了回家的路。”
电话那头,长久的沉默。
风从阳台吹进来,拂动林辰的衣角。他听见对面传来轻微的抽泣声。
“我……”小宇的声音哽咽了,“我其实早就想回去,可我这两年没挣到什么钱,项目又黄了一个,怕奶奶失望……我觉得我没用,不敢见她……”
林辰心头一震。
原来,不是孩子不想回家,而是害怕自己不够好,配不上母亲的期待。
“小宇,”林辰语气坚定,“你奶奶不需要你多成功。她需要的,只是一个活着的、健康的、愿意回家的孙子。她不在乎你赚多少钱,她在乎的是你还爱不爱她。”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柔和下来:“今天是冬至,一年中最长的夜。但你知道吗?过了今天,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回家吧,让奶奶的夜,早点亮起来。”
电话那头,小宇终于哭了出来:“……好,我买票,今晚就回去。”
林辰挂断电话,靠在阳台的栏杆上,长长吐出一口气。冬日的空气清冽,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
回到客厅,苏婉清正陪着张奶奶看电视,两人聊着邻里琐事,气氛温馨。
林辰只是对她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
时间一点点过去,午饭时间临近。
苏婉清提议:“张奶奶,咱们煮饺子吧?热腾腾的,正好应景。”
张奶奶笑着点头:“好啊,我这就去烧水。”
就在这时——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三人同时一愣。
张奶奶疑惑地站起身:“这会儿谁来啊?”
林辰和苏婉清对视一眼,心中已有预感。
张奶奶打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背着一个旧背包,手里提着一个行李箱,脸上满是疲惫,眼睛却亮得惊人。
“奶……奶奶。”他的声音颤抖,“我回来了。”
张奶奶愣住了,整个人僵在原地,像是被雷击中。
几秒钟后,她猛地扑上前,一把抱住年轻人,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小宇!真的是你!你回来了!”
小宇紧紧搂住奶奶瘦弱的身体,声音哽咽:“奶奶……对不起,我回来晚了……”
祖孙俩相拥而泣,客厅里一片寂静,只有抽泣声在回荡。
苏婉清悄悄抹了抹眼角,林辰则默默退到一旁,望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张奶奶拉着小宇进屋,又是擦泪又是拍背:“傻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饿了吧?奶奶给你煮饺子!”
她手脚麻利地奔向厨房,把林辰带来的饺子倒进锅里。小宇想帮忙,却被她推开:“你坐着,让奶奶来。”
不一会儿,三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白雾升腾,模糊了窗户,也模糊了所有人的眼睛。
四人围坐在小方桌前,张奶奶不停地给小宇夹饺子:“多吃点,瘦了,肯定是没好好吃饭。”
小宇低头吃着,眼泪一滴一滴落在碗里。
“奶奶,”他终于开口,“对不起,我不该觉得没赚到钱就没脸回来。您才是我最该在乎的人。”
张奶奶摇摇头,抚摸着他的头:“傻话。你在,我就有盼头。钱没了可以再挣,人走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林辰的读心术悄然开启。
他听见了张奶奶的心声:
【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冬至。饺子香,屋子暖,孙子回来了……我这一辈子,值了。】
那一刻,他的眼眶也湿润了。
饭后,小宇主动提出要留下来陪奶奶几天。张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翻出珍藏的茶叶,非要泡一壶“待客茶”。
林辰和苏婉清起身告辞。
“你们慢走啊!”张奶奶送到门口,眼中满是感激,“今天要不是你们来,小宇也不会回来……真是谢谢你们。”
苏婉清挽着林辰的手,笑着说:“张奶奶,这是您自己的福气。人心都是相通的,只要彼此惦记着,总会重逢。”
走出楼道,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苏婉清靠在林辰肩上,轻声说:“你总能发现大家藏在心里的心愿。就像今天,你听见了张奶奶的思念,也听见了小宇的愧疚。”
林辰摇摇头:“其实不是读心术厉害。如果我只是听见却不行动,那和旁观者有什么区别?真正重要的是——听见之后,愿意为对方做点什么。”
他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的天空:“你看,今天的云很淡,阳光很暖。有些人的心愿很小,比如一顿饺子、一次团聚、一句‘我想你了’。可正是这些小小的心愿,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
苏婉清抬头看他,眼中闪着温柔的光:“所以,你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对吗?用你的能力,点亮更多人的黑夜。”
“会的。”林辰握住她的手,“只要我还听得见心声,就不会让任何一颗心,独自寒冷。”
他们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而在那间小小的屋子里,张奶奶正把小宇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一张张摆在床头。小宇则坐在沙发上,笨拙地学着织毛衣,针线在他手中歪歪扭扭,却笑得像个孩子。
窗外,暮色四合,万家灯火渐次亮起。
那一夜,有一盏灯,格外明亮。
喜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