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色的盐石被大锤砸开,暗红色的盐土被碾碎,一股脑儿倒进架在新建土灶上的大陶缸里。
清澈的竹渠水哗啦啦冲入,木棍用力搅拌,浑浊的盐水翻滚着,散发出泥土和矿物混合的涩味。
全村能动弹的人都围在土灶周围,眼睛死死盯着那口陶缸,仿佛里面熬煮的不是盐水,而是金汤。
李晨挽着袖子,亲自掌控着火候。
苏小婉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手里捧着块干净布巾,随时准备递过去,目光几乎黏在李晨专注的侧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崇拜与依赖。
赵铁兰抱臂站在人群外围,脸色依旧不太好看,但眼神也忍不住往那咕嘟冒泡的陶缸里瞟。
盐,这玩意儿太久没正经吃过了。
“火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小。”李晨用木棍搅动着盐水,对负责烧火的栓柱说道,“保持这个劲儿,把水熬干。”
老钱挤在人群前面,捋着他那几根稀疏的胡子,眯着眼看:“首领,这法子……能行吗?俺以前见过的私盐贩子,好像工序更麻烦些……”
“土法炼盐,杂质是多点,但能吃。”李晨头也不抬,“想要精细的,以后再说。”
盐水在持续的加热下不断蒸发,陶缸内壁开始出现一层白色的结晶。人群发出低低的惊呼。
“出来了!出来了!”
“是盐!白色的!”
李晨用木片小心地刮下那层初生的结晶,放在一块洗净的石板上。
结晶粗糙,带着淡淡的黄色。
“这第一道结晶,杂质最多,先刮掉。”李晨解释道,“继续熬。”
随着水分越来越少,陶缸底部析出的结晶越来越多,颜色也逐渐变得纯白。
浓郁的咸味弥漫在空气里,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和神经。
柳如烟激动得手都有些抖,拿起一小撮刚刚刮下来的、相对纯净的盐末,颤抖着放入口中。
咸!纯粹的、久违的咸味在舌尖炸开!带着一丝极轻微的涩,但毫无疑问,这是盐!
“成了!真的成了!”柳如烟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声音哽咽。
人群彻底沸腾了!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天空!
“有盐了!我们有自己的盐了!”
“首领万岁!”
孩子们兴奋地围着土灶又蹦又跳。
妇人们抹着眼泪,脸上是难以言喻的喜悦。
赵铁兰看着那越积越多的白色结晶,紧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但目光扫过紧挨着李晨的苏小婉时,那笑意又淡了下去,转身默默走开,去检查晾晒的肉干。
老钱凑到李晨身边,看着石板上越堆越高的盐,小眼睛里精光闪烁:“首领,高!实在是高!有了这盐,咱们村子,可就算是真正立住了!以后……说不定还能拿它换点别的……”
李晨停下刮盐的动作,抬眼看了老钱一眼,目光平静无波:“盐,只供村里用,不换。”
老钱被那眼神看得心里一凛,连忙赔笑:“是是是,俺就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第一锅盐水熬干,得到了大约两斤多略显粗糙但完全可以食用的盐。
李晨将盐分成两份,一份交给柳如烟:“入库,按需分配。”另一份较小的,他亲自拿着,走到熏肉架旁。
赵铁兰正在那里给肉块翻身,看到李晨过来,动作顿了一下,没说话。
李晨将那小份盐递过去:“抹在肉上,能存更久。”
赵铁兰看着那捧白花花的盐,又看看李晨,嘴唇动了动,最终闷闷地“嗯”了一声,接过盐,低头仔细地涂抹起来,动作有些僵硬。
李晨没再多说,转身离开。
有了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熬盐工作就顺利多了。
老钱主动带着人又去背了几大筐盐石和盐土回来。
柳如烟组织妇孺轮班,砸石、碾土、挑水、烧火,整个村子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小型作坊,空气中终日弥漫着咸涩的水汽和希望的味道。
苏小婉几乎成了李晨的小尾巴,除了熬盐的关键步骤李晨亲自上手,其他的杂活她都抢着干,递工具,擦汗,送水,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晚上回到新房,更是极尽温柔,仿佛要将李晨这三天在山里的辛苦都补偿回来。
李晨由着她,大多数时候沉默,偶尔会指点她一些熬盐的火候技巧,或者告诉她哪些野菜和蘑菇搭配更好。
苏小婉学得认真,只觉得她的李大哥无所不知,心里那份依赖和爱慕与日俱增。
几天下来,村里储存的盐已经相当可观。
柳如烟找来几个密封性最好的瓦罐,将大部分盐小心储存起来,只留出少部分供日常食用。
当第一锅加了盐的蘑菇肉汤端上桌时,整个村子都安静了。
人们小心翼翼地品尝着那久违的、带着咸鲜味的食物,许多人吃着吃着就哭了出来。这才是人吃的东西!
饱餐一顿有盐味的晚饭后,夜色渐深。
李晨站在新房门口,看着远处还在冒着微弱烟气、散发着余温的熬盐土灶。
盐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扩大耕种?加强防御?还是……
苏小婉从屋里走出来,拿着一件外衣轻轻披在李晨身上,柔声道:“李大哥,夜里凉,进屋吧。”
李晨收回目光,点了点头。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