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的瞳孔,在看清那行字的瞬间,猛地缩成了针尖大小。
《关于青龙镇水泥厂改制及职工安置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草案)》
这行字,每一个都像是用铁水浇筑而成,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厚重感,狠狠砸在了李卫国的心上。
系统性解决方案?
昨天下午,一群局长、专家吵了半天,得出的结论还是“困难重重,无法解决”。而江澈,这个年轻人,一个人,一个晚上,就搞出了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
李卫国的大脑有那么一瞬间是空白的。他不是不信,是根本无法理解。这超出了他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认知范畴。
“小江,你……”李卫国喉咙发干,声音都有些变形了。
江澈此刻只想找张床躺下,他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李镇长,你先看着,我……我眯一会儿。”
说完,他也不管李卫国什么反应,直接拉过两张椅子拼在一起,就那么和衣躺了下去。几乎是头刚挨到椅背,均匀的呼吸声就响了起来。
他实在是太累了。从精神到身体,都被彻底榨干了。
李卫国看着秒睡的江澈,再看看桌上那厚厚一沓还带着体温的稿纸,心中翻江倒海。他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将那份草案拿了起来。
很沉。不只是纸张的重量,更是内容的分量。
他翻开了第一页。
字迹工整,遒劲有力,完全不像是一夜赶工出来的潦草之作。
开篇就是“总体思路”,高屋建瓴,直接点明了这次改制的核心不是“甩包袱”,而是“盘活资产,解决民生,着眼未来”。
光是这十二个字,就让李卫国的眼皮狠狠跳了一下。这格局,比县里发的文件还要高!
他压下心中的震撼,继续往下看。当他看到人员安置部分,将八百多名工人清晰地划分为A、b、c三大类,并针对每一类都给出了“菜单式”的解决方案时,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一次性买断工龄+并入新型社保……”
“现金补偿+定向技能培训+推荐就业……”
“创业扶持+小额无息贷款+税收减免……”
这……这哪里是一份安置方案?这简直是一本教科书!它把人社局那些死板的条条框框,变成了一个个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现实考量的鲜活选项。它考虑到的,不仅仅是工人们的现在,更是他们的未来!
李卫国的手开始微微发抖。他感觉自己手里拿的不是一份文件,而是一颗能定住水泥厂这场滔天巨浪的定海神针。
当他翻到第二部分,看到那个石破天惊的“变债权为股权”的核心思路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成立‘职工资产管理委员会’……将集资款折算成‘优先股’……与政府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共享土地增值收益……”
“嗡——”
李卫国的脑子里像是有个炸雷响过。他张着嘴,反复看着那几行字,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还能这么玩?
这个想法,太超前了,太大胆了,也……太天才了!
它巧妙地绕开了“厂里没钱”这个死结,把工人们从对立面,一把拉到了同一条船上。把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变成了一场可以合作共赢的商业开发!
李卫国只觉得后背一阵发麻,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猛地回头,看向那个躺在椅子上睡得正沉的江澈,眼神里充满了敬畏,甚至是一丝恐惧。
这个年轻人,他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这真的是一个二十六岁的乡镇干部能想出来的东西?
这等手笔,这等眼光,这等魄力……就算是市里的那些专家顾问,也未必能有如此的奇思妙想!
“高人……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李卫国在心中狂喊。
他终于明白了。江澈昨天为什么要把所有人赶走,为什么说要一个人“消化一下”。他不是在说大话,他是真的嫌弃那群所谓的专家碍手碍脚,影响了他“开天辟地”!
而他此刻的沉睡,在李卫国看来,也绝不是简单的疲惫。这是呕心沥血之后元气大伤的表现!是为了青龙镇,为了这几百号工人,耗尽了心神的悲壮付出!
就在李卫国心潮澎湃,准备立刻冲向孙大海办公室报告这个天大喜讯的时候,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了。
这次进来的是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男人。他穿着一身半旧的夹克,但身上那股子久居上位的气场,却让整个会议室的温度都降了好几度。
正是县里派来的工作组组长,县委副书记,张峰。
张峰身后,跟着一脸尴尬的孙大海,以及财政、人社、国土等部门的几个主要负责人。
“张书记,您看,这……大家也是一夜没睡好,正在想办法……”孙大海擦着额头的汗,小心翼翼地解释。
张峰昨天听了一下午的汇报,全是困难和问题,没一个建设性意见,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今天一大早,他就亲自带队杀了过来,就是要现场督战,看看这帮人到底能磨蹭到什么时候。
“想办法?我看是在这里睡大觉吧!”张峰的目光扫过躺在椅子上“呼呼大睡”的江澈,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语气里满是压抑的怒火,“孙大海,李卫国,这就是你们青龙镇的工作态度?县委派的工作组,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开睡衣派对的!”
孙大海和后面几位局长吓得脸都白了,大气都不敢喘。
“不是的!张书记,您误会了!”李卫国急了,连忙上前一步,将手里的草案像献宝一样递了过去,“张书记,您看这个!这是我们江澈同志,熬了一个通宵,一个人写出来的解决方案!”
“一个人?一个通宵?”张峰冷笑一声,根本没接那份文件,“李镇长,现在不是讲故事的时候。这么大的烂摊子,一个人一个晚上就能解决?你当我是三岁小孩,还是觉得我是个可以随便糊弄的昏官?”
他见过的“大笔杆子”多了去了,写材料的快手也不少。但这种涉及几百号工人、数千万资产、横跨数个部门的复杂问题,别说一个晚上,给一个团队一个月,都未必能拿出一个像样的草稿。
“张书记,我李卫国用我的党性担保,这方案,您看了就知道了!”李卫国急得脸都红了,他知道,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是苍白的,只有这份方案本身,才有说服力。
张峰看着李卫国那副“你要不看我就跟你急”的模样,眼神里的怀疑稍减,但依旧带着审视。他沉着脸,终于从李卫国手里接过了那沓厚厚的稿纸。
他倒要看看,一个乡镇干部,能写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玩意儿来。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封面上那行大字时,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细微的动容。
“系统性解决方案……”他低声念了一遍,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官场中人,对措辞的敏感度极高。“系统性”这三个字,不是随便能用的,它代表着全面、深入、逻辑自洽,非大才不能为。
他翻开了第一页。
只看了不到一分钟,张峰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又看了两分钟,他脸上的冷峻和不耐烦消失了,取而代 F之的是一种专注和投入。
当他看到人员安置的“菜单式选择”时,他的手指下意识地在纸页边缘轻轻敲击起来,这是他深度思考时才会有的习惯性动作。
而当那石破天惊的“债转股”方案映入眼帘时,张峰的手指,猛地停住了。
他像一尊雕塑一样,僵在那里,足足有半分钟没有动弹。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这位县委副书记脸上的表情变化。
孙大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张峰动了。他抬起头,眼神里不再是锐利和审视,而是一种混杂着震惊、难以置信和如获至宝的复杂光芒。
他没有去看李卫国,也没有去看孙大海,他的目光,径直越过众人,落在了那个依然在椅子上睡得人事不省的年轻人身上。
“这方案……”张峰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清了清嗓子,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稳一些,但那微微颤抖的尾音,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举起手里的稿纸,像是举着一道圣旨,目光灼灼地盯着孙大海和李卫-国,一字一顿地问道:
“……是谁写的?”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