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平华村的运输队再次整装出发,如今的队伍规模已非昔日可比:两辆坚实的牛车打头,后面还跟着两头驮满货物的健壮驴子。林文柏早有规划,若是只送豆腐这类相对轻便的货物,便可灵活调用驴队,让出力更多的耕牛得以休憩。
而今日的阵仗,堪称空前。牛车、驴队皆被装载得满满当当,严严实实。车上不仅有如常的新鲜蔬菜,更有足足五板一百五十斤水嫩嫩的“平华豆腐”,两大筐清脆欲滴的豆芽,一整背篓香气诱人的五香豆干。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分别用草绳仔细捆扎好的十六坛“孙氏酸辣泡菜”和十六坛“孙氏秘制辣酱”,它们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整齐稳当地排列着,象征着“平华村酱料作坊区”的首次正式出品。
至于需要时间沉淀的豆豉、豆酱和陈家酱油,虽未能大批量供应,但林文松的背篓里,已小心翼翼地装上了品相极佳的样品,此行的重任之一,便是让会仙楼的樊掌柜品鉴,以期签订下珍贵的预售契约。
车队一路顺畅地抵达会仙楼。熟识的店小二热情地迎上来,对林文松行礼道:“林爷,您们可来了!掌柜的正在前头招呼几位远道而来的贵客,这几日慕名而来的客人着实多了些。他早已吩咐好,请几位爷到老地方雅间歇脚用饭,他料理完前面即刻便来。护卫队的弟兄们也安排妥当了,这边请。”
店小二将林文松、李文远、王大力以及作为见习生的林怀安、林毅引至熟悉的厢房,奉上热茶和几样精致的招牌菜,请他们先用。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樊掌柜便满面红光地推门而入,眉宇间带着掩饰不住的忙碌与喜悦。
“文松老弟,文远老弟,大力兄弟,安哥儿,毅哥儿!实在对不住,怠慢各位了!”樊掌柜连连拱手,语气中气十足。
众人赶忙起身回礼,寒暄后落座。樊掌柜兴奋地搓着手:“方才我已去看过货了,好!真是越来越好!豆芽和豆干,自打上回试过之后,食客们反响极佳,如今已是定期契约的俏货!这泡菜和辣酱嘛……”他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欣喜,“京城那边隔三差五就来人问询,可算是盼到能量产了!这下我可算能挺直腰板回话了!”
林文松见状,适时地将带来的酱油、豆豉、豆酱样品取出。樊掌柜是何等识货之人,只需打开罐口稍一嗅闻,眼中便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深知,这不仅是食材上好,更是需要岁月打磨的顶尖手艺!
“这……这亦是出自贵村?”他几乎有些难以置信。原以为平华村只是风水宝地,产出极品食材,万万没想到竟还藏着这般深藏不露的匠人!
他毫不犹豫,当即拍板,以稍高于市面顶级产品的价格,签下了包圆今年陈家酱油和林家酱料所有产出的预售契约,生怕这等好东西落入他人之手。
席间气氛愈发融洽,樊掌柜还特意关心起果果的近况,听林怀安和林毅讲述“福气兔子”在村里引发的趣事,乐得哈哈大笑,对那个未曾谋面的小囡囡更是喜爱有加。临别时,照例备上了几盒精细点心,嘱托一定带给果果。
辞别樊掌柜,此时已近午市,回头看会仙楼内人声鼎沸,宾客盈门,甚至门口已出现了等候座位的客人,这般红火景象,让平华村众人与有荣焉。
一行人离开会仙楼,径直前往杨三贵的小杂货铺。此前一入城门,运输队已分派两人,将两板豆腐、一筐豆芽及部分豆干先行送达。林文松等人此来,一是汇合,二是结算上半个月的货款。
杨三贵早已在铺子门口翘首以盼,见到众人,脸上笑开了花:“几位哥哥辛苦了!快,旁边茶楼清净,咱们去那儿坐下说话。”
转战茶楼,香茗沏上,杨三贵利落地与李文远结清了前账,随即迫不及待地分享好消息:“托几位哥哥的福,自打开始卖咱平华村的豆腐,我这小铺的生意简直是蒸蒸日上!起初大家是冲着‘会仙楼同款’的名头来,如今都成了铁杆回头客!不瞒各位,连镇上几大户人家的采买都找上门了,其中一家直接签了长约,隔日便要一板豆腐!如今我这儿的豆腐是天天不够卖,老主顾们都得赶早来排队!”
他越说越激动:“这几天添了豆芽和豆干,生意更是红火!小弟今日候着各位,就是想商量,每日能否再增一板豆腐?日后但凡咱村还有啥新品,尽管送来,必定好卖!”
又是一笔顺利达成的新订单。满载着银钱与契约的喜悦,运输队一行人踏上了归途。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每个人都沉浸在事业稳步扩张的满足感中。
然而,谁也没有察觉,自打他们的车队驶入会仙楼后巷起,一双隐藏在街角阴影里的眼睛,便始终若有若无地跟随着他们。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城门之外,那条无法分辨来意的“小尾巴”,才悄然缩回了暗处,仿佛从未出现过。一丝若有若无的危机感,已悄然混入了平华村蓬勃发展的春风里。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