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与王家的亲事订下,在村民面前,王家人表现得从容得体,分享着这份喜悦。然而,当夜幕降临,自家院门合上,那份深藏于心的波澜才真正浮现。这桩被外人称羡的良缘,于王家而言,承载着远超一桩婚事的感慨。
最是心潮难平的,当属王老汉老两口。夜深人静时,老两口躺在温暖舒适的炕上,常常相对无言,却又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恍如隔世般的唏嘘。不过是大半年光景,日子却像是从无边的泥沼一步踏入了暖融融的春光里。
大半年前,他们俩还缠绵病榻,日日听着儿子因伤颓丧的叹息,看着媳妇杨春草带着小女儿小花、小孙女冬雪两个半大的孩子,里里外外拼命挣扎。那时候,屋里总是弥漫着药味和看不见出路的绝望,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早些闭眼,才是对儿孙最大的仁慈。
而今呢?老两口身子骨硬朗了,能下地打理菜园,那园子里的菜蔬长得油光水滑,自家吃不完,还能换成响当当的铜钱。
儿子大力不仅身体好了八九成,只是微跛,更成了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能代表村子去镇上谈生意!
孙女冬雪得了林家青眼,既能学泡菜手艺,还能跟着最有学问的张娘子学绣花,整个人都开朗亮堂了。
如今,连小女儿小花都说了这么好的人家……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他们躺在病榻上时,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光景。
面对乡亲们的恭贺,老两口心底那份不真实的忐忑,渐渐被实实在在的暖意取代。这苦尽甘来的日子,他们得好好活着,要亲眼看着女儿风光出嫁,看着孙女许得良配,看着小孙子宝生长大成人。路要一步一步走,他们王家,总算走到了这柳暗花明处。
相较于老人的感慨万千,当家媳妇杨春草则显得尤为沉着冷静。从林守英和上官玉莹上门提亲那一刻的短暂惊讶后,她便迅速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干练。
她是真心为小姑子小花高兴。黄家家风厚道,黄豆爷爷开明护短,黄大嫂持家有道,待小花如同家人。最让杨春草欣慰的是,小花在豆腐坊里找到了真正的伙伴——性情开朗的黄豆苗。
两个年纪相仿的姑娘一起干活,私下也能说笑玩闹,这让原本有些内向的小花,脸上笑容都多了起来。有这样的婆家,是小花的福气。
哥哥王大力的心情则复杂得多。惊讶之余,更多是一种“吾家有妹初长成”的不舍与恍然。好像昨天还需要他护着的小丫头,转眼间就成了别家的未婚妻。
自此,每当运输队去豆腐坊装货,他打量未来妹夫黄豆荚的眼神,便不自觉地带上了三分审视、七分严厉,直看得原本就老实的黄豆荚脊背绷得笔直,大气都不敢出,活像见了教头的兵。
全家最开心的,当属王冬雪。她与小姑小花感情最深,姑侄俩至今仍同住一屋,夜夜枕边私语。她最早察觉小姑的变化:去豆腐坊帮工后,小花说话的语气轻快了,偶尔还会开起小玩笑。
提亲那日,站在小姑身旁的冬雪,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低首敛眉间藏不住的温柔喜悦。在她小小的心灵里,只要小姑开心,那便是顶好的事情。
而这桩婚事的两位主角,心中亦各有波澜。
于黄豆荚而言,他对王小花的留意,远早于她来豆腐坊帮工之时。
还记得年前,王大力成为“打豹英雄”后,小花来买豆腐。黄豆爷爷感念王大力的功劳,执意不肯收钱。
那时,小姑娘听到众人夸赞哥哥,脸上飞起两朵红云,既有自豪,更多是羞怯,她趁老爷子不注意,将铜钱悄悄放在案板上,转身便跑。
那抹纤细又带着几分倔强的背影,就此落在了黄豆荚眼里,悄悄生了根。
后来,王小花来豆腐坊帮工,日日认真学艺,心无旁骛。黄豆荚在一旁默默看着,只觉得这个专注做事的小姑娘周身都发着光。
看着她与自家老爹、嫂子、妹妹日渐熟稔,谈笑自如,他虽仍不多话,嘴角却总忍不住微微上扬。他原想着,等小花再大些,到十六岁,再让家人去提亲。
刘媒婆的突然登门,彻底打乱了他的步调,他当时脑中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无比清晰:绝不能答应!小花还不知道他的心意的!
那晚,他向家人坦白心迹。开明的黄豆爷爷坚持要先问过小花本人的意思,不能贸然提亲让姑娘家难堪。还是小妹黄豆苗机灵,次日帮他制造了机会,让他得以当面表明心迹。
当看到小花在惊讶过后,红着脸轻轻点头道出那声“好”时,巨大的喜悦瞬间将他淹没,那一刻,他恨不得绕着村子跑上十圈,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幸运。
而在王小花心中,黄家就像一个温暖有趣的港湾。黄大嫂待她如姐,耐心亲切;黄豆苗活泼热情,是她的好玩伴;就连看似严肃的黄豆爷爷,实则宽厚可爱。
她羡慕黄家兄弟间可以互相打趣、其乐融融的氛围,这与自家大哥的沉稳威严很是不同。
当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却总会默默帮她搬动重物的黄家二哥,磕磕巴巴地说出想娶她,等她长大时,她先是意外,随即涌上心头的便是满满的欢喜。
原来,她也可以拥有一个能让她轻松说笑、不必畏惧的“哥哥”了,而这个“哥哥”,正是眼前这个一脸紧张、眼神却无比真诚的未来夫婿。
王家的灯火在夜色中温暖而宁静,每个人的心头都萦绕着不同的思绪,但最终都汇向同一个方向——那是对过往艰辛的告别,更是对崭新未来的、踏实而充满希望的期盼。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