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李家、刘家自是不知,村里人因那甜果子和新生的果树苗,正经历着一场思想上的悄然变革。他们眼下正忙着将摘下的灵果仔细打包,准备次日兵分三路,将这份福泽与喜悦送往村外。
天刚蒙蒙亮,林文柏和郑秀娘便已收拾齐整。两人带着满满一篮子盖着红布的灵果,外加几盒精细点心、一匹厚实布料,还有自家做的香辣豆干、茴香豆等零嘴,驾着车,往平正村郑家去了。
抵达平正村时,正值家家户户准备午饭的时辰。郑家院子里,郑老汉正带着儿子、孙子们摆放桌椅,厨房里飘出饭菜香,郑老太领着两个儿媳忙得热火朝天。
“爹,娘,大弟、二弟,我们回来了!”郑秀娘一进院门便扬声喊道。
“大妞!女婿!你们咋回来了?快,快进来!”郑老汉一见女儿女婿,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自打从上回从平华村归来,亲眼见了女儿实实在在的好日子,亲家明理,女婿能干,他那点因女儿出嫁而生出的微妙心态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看林文柏是越看越满意,比对自家儿子还亲热。
他忙朝厨房喊:“老伴儿!大妞和女婿回来了!多炒俩好菜,米饭也多下点!”
郑老太闻声出来,围裙都来不及解,拉着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眼眶有些发红:“大妞,真是你啊!好,好,回来就好!女婿,快坐,喝口水,饭一会儿就得!”
“娘,不急,您也歇会儿。”郑秀娘拉着母亲坐下,“我们带了点好东西回来。”林文柏适时将那个盖着红布的大篮子奉上,一股清甜异香立刻逸散开来。
“去年那红果子!”郑家二小子鼻子最灵,一下子蹦了起来!
“啥?!”郑老汉一听,神色一紧,“老大,快去把院门闩上!”他一把接过篮子,紧紧抱住,压低声音,“这宝贝可不能声张!走,拿屋里去!”说着,转身就小心翼翼地把篮子往堂屋捧,郑家老小也呼啦啦全跟了进去。郑秀娘和林文柏被这阵仗弄得一愣,相视一笑,也跟了进去。
“坐,都坐!”郑老汉将篮子放在桌上,手还舍不得松开,凑近深深一嗅,“哎呦喂,还是这么香!瞧瞧这颜色,红得跟……跟那画儿里的玛瑙似的!”
郑老太好笑地拍了他一下,把篮子抢过来:“说得跟你真见过玛瑙似的!这是我女婿闺女孝敬的,凭啥光你抱着?”
“嘿,你这老婆子,一天不跟我呛声就浑身不自在是吧?”郑老汉说不过老伴,只好转移目标,“好好好,篮子你抱着,我拿两……拿三个去洗了切!大伙儿都尝尝,想这味儿可想了一整年了!”说着,亲自挑了三个大果子。
“爹,我们来!”机灵的郑二弟立刻给媳妇儿使个眼色,小两口接过果子,忍不住也深深吸了口香气,这才麻利地去冲洗。
果子一切开,浓郁的甜香瞬间在堂屋炸开,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等郑老太将果子分到每人手中,再也无人说话,只听见一片“咔嚓咔嚓”的脆响,听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果子下肚,堂屋里一时静默无声,众人皆沉浸在那种通体舒泰、心旷神怡的余韵里。
“真舒坦!”直性子的郑大弟第一个打破沉默,长长吁了口气。
“太好吃了!”
“甜到心里头去了!”
“老婆子,剩下的仔细收好,晚点儿再吃。”郑老汉又想去拿篮子。
“用不着你,我来收!”郑老太一把护住,“免得你又像上回似的,忍不住拿出去显摆,净惹事儿!”
“那陈年老黄历你还翻!我如今可不那样了!”郑老汉喊起冤来,“都是他们自个儿上门来唠嗑,我能撵人走吗?”
见大姐和姐夫面露疑惑,郑二弟笑着解释起来。
原来,自打上次郑老汉带着秦里正去了趟平华村,秦里正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郑老汉尊敬有加,开口闭口“郑老爹”、“郑大叔”,村里大事小情也常来找他商量。村民大会上更是把郑老汉夸成了“为平正村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说村里能得到新菜种,全仗郑老汉牵线。
这下,郑家一下子从寻常农户变成了村里的“明星家庭”,特别是那些得了菜种、收成好的村民,简直把郑家当恩人看。前些日子,郑老汉从平华村带回来的金元宝南瓜种出来,更是惊掉了全村人的下巴,天天都有人上门参观,还有想买种子的。
“所以啊,这果子必须藏好,太招眼了,咱们自家慢慢享用,可不能分出去。”郑老汉总结道,“南瓜种子我留了些,剩下的都交给里正去分派了。咱就普通老百姓,担不起那大责任,里正懂这个,他能办好。”
“爹心里明白着呢。”林文柏由衷赞道,看出岳父不习惯被捧高,便岔开话题,“爹,我们这回还带了点新做的零嘴,您尝尝。”
“上回爹从你们那儿回来,念叨了许久,说在你们家吃了一顿这辈子最香的饭!”郑大弟媳妇快人快语,“带回来的那些泡菜、豆豉、酱油、春笋、荠菜,可让咱们享了口福!谢谢姐姐、姐夫!”
“可不,咱们一家子这阵子都吃胖了,日子美着呢!”郑二弟媳妇也笑着附和。
“姐,姐夫,这回又带了啥好吃的?”郑大弟性子直,迫不及待地问。
“这是香辣豆干,别处没有的味儿,用了我们那儿的辣果子调味,下酒当零嘴都好。”郑秀娘拿出布袋子递给大弟,“里头还有茴香豆,五香和香辣两种口味。过些日子就要给镇上大酒楼供货了,人家催了好几回呢。”
“哎呦!一听就是好东西!”郑老汉抢过袋子,“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赶紧去做饭,多弄几个菜,今儿中午我得跟女婿好好喝两盅!”
“娘,这是镇上酒楼送的点心,您收着。这匹布,入秋了,给家里人添件新衣裳。”郑秀娘把带来的其他礼物交给母亲。
“好,好,我大妞孝顺,娘都收着。”郑老太接过东西,看着女儿,语重心长,“你在婆家把日子过好就行,不用总惦记家里。如今家里啥都好,里正又给分了块好田,说是奖励咱们给村里带回种子。你二弟还进了村里的送菜队,常去镇上见世面,还有工钱拿。我跟你爹身子骨硬朗,吃得好睡得香,没啥愁事儿!”
“你上回让你爹带回来的豆豉我吃了,说是你亲手做的。大妞啊,你这手艺真是练出来了!咱们平正村,可找不出第二个有你这手艺的!娘替你高兴!”郑老太看着出落得越发沉稳能干的大女儿,满心满眼都是骄傲。
正说着家常,院门外传来敲门声和熟悉的嗓音:“郑叔在家不?听说文柏老弟来了?我过来寻他说说话。”
是秦里正!郑老汉条件反射般地清了清嗓子,骨子里对村官的那点敬畏又冒了出来。“来了来了!”他应着,快步去开门。
秦里正提着一大块猪肉和一壶酒走了进来,先向郑老汉、郑老太打招呼:“郑叔,婶子,听说文柏和秀娘回门,我带了点肉和酒,给咱们村的好闺女、好女婿加个菜,接接风!”
说着把东西递给郑老太,转身便对林文柏拱手行礼,态度十分谦和:“文柏兄,大驾光临我们平正村,有失远迎!我正想着这几日就去贵村拜访道谢呢,赶巧您来了,今天务必好好叙谈叙谈。”
林文柏看着眼前这位已全然卸下傲气、显得朴实而恳切的秦里正,笑着回礼:“秦里正太客气了。我和秀娘回来看看岳父岳母,一进门就听闻平正村近来红红火火,恭喜恭喜!秦里正雷厉风行,实在令人佩服!”
“全仗平华村慷慨提供良种,还为我们牵线搭桥找销路!这份情谊,秦某和平正村上下都铭记于心!”秦里正说着,又郑重地行了一礼,“不瞒您说,我们起初只是让在镇上做工的村民零星卖点菜试水。没成想,没过多久,镇上迎客楼的采买主动找上门,说是平华村介绍的,要跟我们签长期供菜的契书!文柏兄,你们这是雪中送炭啊!往后,平正村定以平华村马首是瞻,咱们两村同心,一起带着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美!”
“好!秦里正有这份心,咱们必定合作共赢,一起发展!”林文柏看出他是真心实意,心中也十分舒畅。
借着郑家这顿丰盛的午饭,秦里正与林文柏敲定了进一步的合作。平正村过两日便去平华村引进一批新菜种,诸如小南瓜(贝贝南瓜)、豌豆、胡豆、胡萝卜、胡瓜、大白菜等稀有菜蔬,不久也将在平正村的土地上扎根。这好消息让秦里正喜不自胜,连连举杯。
郑老汉在一旁看着却急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桌好菜,带来的好酒可别让里正一人给喝光了!他一时忘了那点敬畏,伸手抢过酒壶,嘟囔道:“哎呀,这酒是带来助兴的,你咋光顾着自己喝呢?”
堂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声,连秦里正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灵果的甜香,混合着饭菜的香气与真挚的情谊,在这小小的农家堂屋里久久不散。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