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个世界六年多了,金小山很少和普通人交流,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三观差距太大了。
就算是李师师和豆娘,他也经常是张口骂人,实在是各种扭曲的思想掺杂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让他往往防不胜防。
比如说洗澡,刚来的时候,两个小丫头身上搓一下就是一手泥丸,那个埋汰啊。
结果,李师师言之凿凿的说,人是用泥捏成的,身上永远都是这样,洗再干净也没用,只要一搓,还是有泥。
这特么把女娲捏土造人都用上了,这个说法在现下很普遍,可信度也高,为拒绝洗澡打下了深厚的理论依据。
直到金小山掏出了沐浴露、香皂和洗发水,把她们搓的一点皴也没了,这两个小丫头才改掉一个错误的观点。
类似的观点多到数不胜数,经常把金小山打的措不及防,让他破口大骂,所以,他不愿意和普通人接触,那是真的愚昧。
吃了饭后,金老爷带着两个丫头去找房子,李师师不方便,出门就打了个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桑家瓦子。
一进桑家瓦子,沸腾的吆喝声就涌入了耳朵,这是古代的一个特色,由于识字率的问题,招牌什么的是有的,却不是主要的招客手段,卖货的主要手段是吆喝,唱喝。
像是电视上演的店家都一声不吭,就看猪脚在哪儿哔哔哔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卖东西的不比主角能哔哔哔?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是卖矛和盾的...
【知生知死,知因知道……先请银一两】
这是算卦的。
【亏便亏我也!】
这是挥泪大甩卖的。
宋朝商人的吆喝声和其他时代是不一样的,这里讲究唱啊,你吆喝的时候得有词,得合拍,你要是不会的话,没关系,有专门的音律社,可以给你设计广告词,还教你唱喝,要是你有钱,我们可以给你找专业的唱曲人员去你铺子门口唱。
不仅有设计唱词的,有时候还举行唱卖比赛,看谁唱的好。
总之,瓦子里就跟现代社会每家店里放个音响一样,不仅能唱,还能自动对答。
【帘底红妆方笑语,通衢争听卖花声。】
这是赵佶的诗,逛街的时候写的,说的就是呦喝声。
宋朝的文风鼎盛是个什么情况呢,最突出的就在唱这一块。
比如说李师师,很多人都说她是才女,那么,你看过她的作品吗?没有吧,她没作品怎么还是才女?问题就在这个唱上。
诗词歌赋一直是一起出席的,可是你见过几个靠唱歌名留青史的?屈原是一个,能写能唱,高渐离是一个能写能唱,孟姜女算半个,能哭,威力巨大,李师师算半个,不会写,只会唱。
宋词,词就是用来唱的。
“老爷,太闹了,会影响您睡觉的。”
豆娘一看这热闹的场面,就皱起眉头。
“那就往边上找找。”
都是肉嗓子干嚎的,又没有什么扩音设备,扰民的距离是有限的,随便一个深点的巷子里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
找房很容易。
金老爷不管里面有没有住人,只管挑房,挑选好后,让牙行去搞定就行,他出两倍价格,就算是宰相,看到他的价钱也得马上开心的搬走。
把事情交给牙行的人去办,金老爷又去听了半晌的戏,等到牙行的人给了回复后,才打车回家。
两套并肩挨着的三进大院子,全部拿下,不过对方两家都需要十来天的时间搬家,所以,要半个月后,房子才能入住。
这算是合理的要求,三进的大院子,光是房间就有几十间,搬家的话确实麻烦。
所谓三进的院子就是分为外院,前院和后院三个院子,同时有一个正门两个侧门的院子。
外院连接着正门和前院,外院内左右两侧都有厢房,一侧是厨房、马厩、库房以及仆役的住处,另一侧是账房、管事、和闲置的厢房,两侧也各有两个侧门,供马车出去和管事们进出。
前院中间是前厅,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前院一侧有一个独立小院,一般情况下是用来让亲戚或者朋友来时小住的,前院的另一侧则是书房,以及几间厢房,厢房也多是留客人居住用的,两侧的小院一般都与外院相通,有小门。
后院就是女眷的住处了,居中是内院正厅,正厅后面有一个小花园,正厅和小花园的左右两侧都是单独的院子,主手一侧是一个大院子,一般是主母的住处,正厅的另一侧是两个并排的小院子,两个院子加起来正好和主母院一样大小,一般用来住二老婆或者女儿。
三进的院子不算非常大,只能算一般大,上面还有五进五出的院子呢。
不过对于金小山三个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空间了。
回到三味书屋。
外面依然是冷冷清清。
还行。
没有开封府衙役的家属堵门就不错了,还指望其他的吗?
豆娘去淘米洗菜了,距离晚饭还有时间,她就是闲不住。
师师拿了本书回卧房躺着休息去了。
金小山坐在书桌前有点无聊,手上转动着毛笔,心中想着这个时期还有什么才情高绝的才女没有,李清照人不错,就是不热衷修炼,不若再找一个人给自己当被摸的石头。
摸着石头过河,怎么可能只摸一个石头,河有多长就得有多少石头。
“掌柜的,你这里可有其他书籍?”
李格非又来了,他在外面守了一个时辰了。
“没有。”
金小山翻了翻眼皮。
这老头,来过啊,你以为你上次捂着脸,这次换身衣服,我就认不出来你了?
“为何只卖这一本书,莫非掌柜的钟情这清照词女?”
李格非恰到好处的切入了话题。
“我赏识她的词不行吗?为啥一定要钟情?”
金小山看了一眼这个老头,长的人模狗样的,居然这么八卦。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小哥若是有意的话,老夫认得几个媒人,上等紫巾哦。”
上等紫巾是专门为官宦子弟说媒的,这是身份面子啊。
“没意。”
金老爷打量了一下李格非。
头发干净没头油,这是能经常洗头的主,这年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之,头发都很长,洗起来麻烦,而且,感冒的话还容易死人,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用篦子刮头发,把头皮屑和虱子刮下来,刮的时候,篦子上还抹油,掩盖头发长期不洗的味道,普通人邋遢的很,这个,大概率是个官或者权贵。
官,或者有钱人,有丫鬟,洗头不麻烦。
喜欢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