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
“你别跟着我好不好?!”
金老爷烦躁的盯着脚下的小不点儿,想把她扔下不管。
“……”
小红瞪着大眼不说话。
半个月前,她办完了丧事,就找到了金老爷的住处,跪地不起,誓要投身为奴。
卖身葬母,她可不是说说的。
金老爷不要她。
特么的,六岁呀。
他已经没有养孩子的兴趣了!!
然而,这小家伙是个牛皮糖,金小山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金小山洗脸,她就递毛巾;金小山打八极拳,她就跟着一起打;金小山吃饭,她就跟着一起吃;金小山出门听曲儿,她就给倒水;金小山通宵达旦,她就打着瞌睡递纸……
金老爷头痛死了。
扔下就跑?
那怎么可能!
那不是证明自己怕了她了吗?
本老爷怎么能怕一个小丫头!
两个人就这么扛起来。
这不,
金老爷的八极拳都打了十六遍了。
六岁的小红也跟着打了十六遍。
金老爷浑身跟开锅了一样,冒着热气。
六岁的小红也是浑身发红,大口喘气。
“累不死你!”
金老爷阴谋得逞,开怀大笑。
看你还有力气跟着我不!
小红扭头看了金老爷一眼,身形缓缓发功,又开一招一式的练了起来。
她已经没力气了。
但她要打拳。
没力气了怎么打拳?
没力气了就用执念去打,用意志去打。
就像汴京城外爬行十几里的那个女人那般。
爹说,知恩图报!
连留在恩人身边的资格都没有,怎么报?
我能!我行!我可以!
呼、呼、呼——
小小的身子倔犟的挥动着拳头。
旧力已尽,新力未生。
小小的拳头却是一往无前。
啪!
一声轻响。
噼里啪啦——
一连串的轻响从小红身体传出……
尼玛!
突破了?
金老爷老脸一黑,无语了。
“你们那个圈子练武,很简单吗?”
他问一直观看的王语嫣。
“我没练过……”
王语嫣看着拳风呼啸,打的噼啪作响的小女孩儿,也很傻眼。
我哪知道啊,我只有理论知识,木有实操呀。
“你们练出这种感觉,用了多久?”
金小山又问四胞胎。
抛开内力,外功都是差不多的。
“我有一套剑法,练了两年,也不过她这个状态。”
“我也一样。”
“我练了两年半。”
“我练了一年十个月。”
梅兰竹菊的话语都酸溜溜的。
练武嘛,从生疏到熟练,再从熟练到娴熟,这都是初始阶段,只能说是会。无论你练的如何滚瓜烂熟,只要你没练出那种味道,那么,都是初学者。
而这个味道,就是把一套功夫融进自己的拳脚之中。
就是小红目前这个状态。
而小红学着金小山打拳,一共打的次数没超过五十次。
“老爷用了多久?”
阿兰好奇的问道。
大老爷打拳时明显已经是浑然天成了,那么,他用了多久?
一道道好奇的目光都转了过来。
“呵、一个半时辰。”
金小山苦笑了一声。
这种状态,他打工的时候就拥有过了。
一大挂车的石英砂,一袋一百斤,一千一百多袋,四个人卸车。
那时,第一次接触装卸车的金老爷那会卸车呀,不会背,不会扛,抓布袋的姿势都是现学的,没半个小时就累屁了,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被人笑了几句,突然就从身体里涌出一股子劲,之后卸车的活稀里糊涂的就融会贯通了,会背了,也会扛了,力气也大了,甩起来就走,三个小时后,他就成了为一名合格的卸车老师父了。
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融会贯通。
后来他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融会贯通。
直到他对新的工作再也不感兴趣。
摇了摇头,金小山来到小丫头身前。
“你叫啥?”
“小红。”
小丫头双腿并直,双拳一收,吐出一口长长的气。
这丫是真入门了。
“我问你姓啥?!”
金老爷语带嫌弃。
犟种,还喜欢和自己对着干!
要不是你这天赋,我真不要你!
“梁!”
“梁?这又是哪一路的?”
金小山挠头了。
梁红?
这么土的姓,这么土的名,别说主角儿了,就是反派都轮不上呀。
武侠圈肯定没有。
历史圈本来女的就少,更不可能了。
文学圈的也没诗人叫这么土呀。
戏曲圈的?也不像呀,就犟脾气,学戏的时候就得被妈妈桑给卖喽。
金老爷在脑子里找了一圈儿,也没找到有那位名人叫梁小红的,最后只能把她归为没有发展起来的小角色,连炮灰都不算。
“以后,你跟着豆娘!”
“我要跟着老爷。”
“豆娘就天天跟着我,你跟着她就行。”
“我就跟着老爷。”
“豆娘,治她!”
不要你的时候,还给你留点手段,现在你都归金府了,你还想耍赖?
豆娘看了看小红,啪一巴掌抽在她的头上,把小家伙抽的往前一栽,往外一指:“听话,或者,滚!”
不听老爷的话?
豆娘可不惯着她。
小红看了看门外,又看了无动于衷的金老爷,老老实实的站到了豆娘的身后。
她已经没有亲人了,若是被赶出去,多半是先成为乞丐,然后,死在某个冬天的大雪里。
她虽然很小,可她见过死人。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特色。
震住了小红后,豆娘抓住了金老爷的手,拽着就往她的心口上按。
“哎哎哎,这刚天亮,你不能占用老爷白天的时候哦。”金小山不明所以的调笑道。
“一直跳!”
豆娘摁着金小山的手,让他感受一下。
跳的有点快,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不跳的话,你不就没了嘛。”
金老爷感受了一下,除了软,啥也没感觉出来。
对于修行,他也是一知半解的。
“那里,有不好的事情。”
豆娘又指了南边的方向。
闻言,金小山眉头一皱,终于认真起来,他看了看豆娘指的方向,那是汴京城的方向。
他出门容易迷路,但是回家并不会迷路,他能感知到那边熟人的气,照子、师师、二娘、三娘、贞娘、锦儿、明节、婆惜、三四,嗯,玉娘她们呢?
他一感知,发现玉娘六人在另一个方向,正在快速的向着汴京靠近。
这是出事儿了?
“你怎么知道那边有不好的事儿?”
“直觉!”
“收拾东西,回家!”
金小山相信豆娘的直觉。
喜欢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