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电脑屏幕上,一道幽蓝的光线在黑暗中游走,最终定格在三环汽修厂的仓库角落。那是他利用超高技术隐藏安装的微型摄像头,镜头如同蛰伏的鹰眼,将画面传输至终端——仓库深处,王显民正对着一张地图指指点点,几个穿着工装的男人围在他身边,手里的扳手和钢管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冷光。
“放大画面,增强对比度。”李阳指尖在键盘上轻点,屏幕瞬间清晰起来。王显民的侧脸棱角分明,嘴角叼着的烟卷忽明忽暗,他用红笔在地图上圈出的位置,是城郊的一处废弃码头,旁边标注着“后天凌晨三点”的字样。
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自动启动,对画面中的细节进行拆解:王显民指间夹着的纸张边缘有细微的火药残留,与上次缉毒行动中查获的炸药成分一致;其中一个工装男的衣领里露出半截龙形纹身,与数据库中某走私团伙成员的特征吻合;仓库货架上的零件箱,标签下隐约透出“军用物资”的字样。
“他要动手了。”李阳将画面截图发给郑一民,同时调出王显民近一周的行踪轨迹。追踪之瞳系统生成的红线显示,他频繁出入码头周边的集装箱堆场,与一个外号“海蛇”的船长接触过三次,每次见面都在隐蔽的渔排上,时长不超过十分钟。
郑一民的电话很快打了过来,背景音里能听到季洁和陶非的讨论声:“李阳,确定是后天?需要立刻部署警力吗?”
“再等等。”李阳切换画面,调出刘志被杀案的卷宗,“刘志的死还有疑点。”屏幕上弹出刘志的尸检报告,致命伤虽然是头部遭到钝器击打,但手腕上有一圈不明显的勒痕,与现场找到的绳索痕迹并不完全匹配。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构建出刘志被杀当晚的汽修厂场景,根据隐形摄像头记录的环境音(金属摩擦声、轮胎漏气声)还原出可能的案发过程:刘志被人从背后袭击,但在倒地前曾有过挣扎,他的指甲缝里残留的皮肤组织,dNA检测结果并非王显民或其已知手下,而是属于一个未知男性。
“还有那三百万。”李阳调出银行流水,“刘志从王显民那里拿到的封口费,案发后只追回了一百万,剩下的两百万凭空消失。王显民的账户近期没有大额支出,这钱不可能蒸发。”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那枚未知dNA的基因序列,结合刘志的社会关系网,生成了三个可疑人员的画像。其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眉骨高度和耳垂形状,与王显民的远房表兄——在银行工作的张涛高度相似。
“张涛上周突然请了长假,去向不明。”李阳切换到张涛的通话记录,黑客技术恢复的加密信息显示,他曾给王显民发过一条短信:“东西已转移,按老地方存放。”时间就在刘志被杀后的第二天。
陶非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带着几分凝重:“你的意思是,王显民这次行动,不仅是为了走私,还可能和刘志的死、那笔钱有关?”
“大概率是。”李阳将张涛的画像与码头监控里的身影比对,重合度超过85%,“他很可能是在转移那笔钱,或者用这笔钱交易。我们现在动手,只能抓到走私的现行,却打不破他背后的关系网,也查不清刘志的真正死因。”
季洁接过电话,语气沉稳:“我同意李阳的看法。刘志的勒痕和未知dNA,说明案发现场还有第三个人。王显民这么急着行动,说不定就是想趁我们注意力在码头时,把尾巴彻底扫干净。”
郑一民在那头沉默片刻,传来翻动文件的声音:“给你两天时间,李阳,把刘志案的疑点查清,找到那三百万的去向。陶非,你带人暗中监控码头和汽修厂,别打草惊蛇。季洁,重新梳理刘志的社会关系,重点查张涛。”
李阳关闭通话界面,将隐形摄像头的画面调成实时监控模式。屏幕上,王显民已经离开仓库,只留下两个工人在搬运木箱,箱盖缝隙里露出的,似乎是某种枪械的轮廓。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刘志案的证据文件夹——那里还有太多碎片,等着被技术的光一一照亮。
窗外的夜色渐浓,汽修厂的灯光在远处明明灭灭,像一头伺机而动的猛兽。李阳知道,这两天将是与时间的赛跑,他必须在王显民动手前,拼凑出真相的全貌,否则不仅会错过抓捕时机,更会让刘志的冤屈石沉大海。
隐形摄像头的画面依旧安静,仓库里的阴影却仿佛在无声涌动。李阳的指尖悬在键盘上,目光锐利如鹰——他能感觉到,那张笼罩在汽修厂上空的黑网,即将在后天凌晨收紧,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收网前,找到那根能将整张网连根拽起的绳索。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案六组之李阳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