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学归客话新知
牛车刚到县学门口,就见林墨和王勋踮着脚往路口望。远远看见熟悉的青布帘,林墨率先跑过来,一把抓住车辕:“小橙!你可算回来了!国子学怎么样?是不是比咱们县学气派多了?”
王勋跟在后面,眼神落在刘小橙手里的檀木牌匾上,声音比往常柔和:“这就是‘最优学子’的牌匾?快让我看看。”
刘小橙跳下车,把牌匾递过去,又打开装着《十三经注疏》的木盒:“国子学的先生们很和善,还跟我讨论了好多《春秋》里的事。对了,张谦还让我给你们带了洛阳书肆新出的笺纸,说写起来不洇墨。”
三人围在县学的老槐树下,刘小橙从布包里掏出叠得整齐的笺纸 —— 米白色的纸面上印着淡淡的竹纹,是洛阳最时兴的样式。王勋摸着笺纸,忍不住感叹:“我爹上次去洛阳,说这种笺纸要十文钱一张,平时都舍不得用。”
“还有这个,” 刘小橙又拿出林墨送的《春秋公羊传》,书页上多了不少他的批注,“我在国子学跟李博士讨论‘郑伯克段’时,就用了你这本书里的注解,先生还夸注解独到呢。”
林墨接过书,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眼睛亮了:“真的?那咱们以后可以一起改注,说不定能编成一本新的《公羊传释》!”
肖雯雯站在一旁,看着三个少年凑在一起讨论学问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县学先生走过来,看到刘小橙手里的牌匾,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我就知道你能行。明天辰时,你给学弟学妹们讲讲国子学的交流经历吧,也让他们学学‘学问不分出身’的道理。”
刘小橙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好!我一定好好讲。”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牌匾,忽然觉得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认可,更是一份责任 —— 要把学到的知识传下去,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能在学问里找到希望。
二、青竹故人送新暖
第二日清晨,县学的晨读声刚落,就见村口的方向走来一群熟悉的身影。李伯扛着半袋新磨的粟米,张婶提着装满腌菜的陶罐,狗蛋手里攥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刚摘的野山楂 —— 是青竹村的人来探望刘小橙了。
“小橙!听说你在洛阳得了‘最优学子’,俺们特意来看看!” 李伯把粟米放在地上,声音洪亮,“这是今年新收的粟米,比去年的饱满,你留着煮粥喝。”
张婶把陶罐塞到肖雯雯手里:“这是俺腌的芥菜,配粥最下饭。你看狗蛋,知道你回来,昨天特意去后山摘的山楂,说你以前爱吃。”
狗蛋仰着头,把竹篮递到刘小橙面前:“小橙哥,你什么时候回青竹村?我还等着学算术呢,上次你教我的‘鸡兔同笼’,我还没算明白。”
刘小橙蹲下来,摸了摸狗蛋的头:“等过些日子,我就回青竹村给你补课,还教你写‘青竹村’三个字好不好?”
狗蛋用力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个歪歪扭扭的竹蜻蜓:“这个给你,我自己编的,比上次那个结实,能飞好远。”
青竹村的人围在县学的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国子学的事。刘小橙耐心地讲着明伦堂的讨论、王祭酒的叮嘱,还有张谦送笺纸的事,听得众人连连点头。陈老先生拄着拐杖,笑着说:“我就知道你是块读书的料,现在好了,不仅自己有学问了,还能教别人,这才是‘学以致用’。”
肖雯雯看着眼前的场景,悄悄摸了摸怀里的微型定位器 —— 屏幕上的修正进度跳到了 97%,下方弹出一行新提示:“目标人物刘小橙建立‘知识传递’意识,初步展现教化能力,历史轨迹重合度提升至 99%,剩余任务:完成地方教化实践。”
她心里清楚,刘小橙离 “光耀门楣” 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了。
三、杏坛初站授真知
县学的 “杏坛” 设在老槐树下,是先生们平时讲课的地方。这天辰时,学弟学妹们早早搬着小凳围过来,连村里的几个孩子都跟着狗蛋来了,挤在最前面。
刘小橙站在杏坛上,手里攥着王勋送的狼毫笔,心里还有些紧张。他看了眼站在人群后的肖雯雯,见她笑着点头,才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我以前是个住在洛阳贫民窟的孩子,每天只能靠捡垃圾活命,从来没想过能有机会读书……”
他从肖雯雯教他认字讲起,说到青竹村的陈老先生、县学的先生,再到国子学的交流经历,把自己的故事慢慢讲给大家听。讲到在国子学讨论 “民生之本” 时,他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粒粟米:“大家看这粒米,对咱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青竹村的李伯来说,这是他辛苦种了半年的收成,是能让他冬天不挨饿的希望。”
“所以我觉得,读书不是为了装样子,是为了明白‘百姓要什么’—— 他们要饭吃,要衣穿,要安稳的日子。咱们学的《诗经》《春秋》,不是死的文字,是活的道理,能帮咱们知道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听得入了迷,狗蛋举起手:“小橙哥,那我以后也能像你一样,靠读书帮村里人种田吗?”
刘小橙笑着点头:“当然能!只要你好好读书,不仅能帮人种田,还能教更多人认字,让大家都能明白道理,过上好日子。”
讲课结束后,一个穿着粗布衫的学弟跑过来,小声说:“刘学长,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出身不好,读不好书,听你讲完,我觉得我也能学好。”
刘小橙拍了拍他的肩:“咱们出身不一样,但只要肯努力,都能有学问。以后有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先生走过来,欣慰地说:“你讲得比我好。你用自己的经历当例子,比讲大道理管用多了。县学打算让你当助教,帮着教学弟学妹们算术和《诗经》,你愿意吗?”
刘小橙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我愿意!谢谢先生!”
他知道,这是他 “教化实践” 的第一步 —— 不是在国子学的明伦堂,不是在洛阳的藏书楼,而是在县学的杏坛上,在这些和他曾经一样渴望知识的孩子中间,把学问传下去。
四、墨香里的牵挂与期许
日子在讲课和讨论中悄悄过去。刘小橙每天清晨在杏坛上讲课,午后和林墨、王勋一起改注《春秋公羊传》,傍晚还会教村里的孩子认字,忙得不亦乐乎,却从不觉得累。
肖雯雯看着他越来越忙碌的身影,心里既欣慰又有些复杂。她知道,刘小橙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成了一个真正能为这个时代带来价值的人 —— 而她的任务,也即将完成。
这天晚上,刘小橙在灯下写《青竹村教化记》,把肖雯雯教村民修水渠、编竹篮的事,还有自己教孩子认字的经历都写了进去。肖雯雯坐在他身边,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问:“小橙,你以后想做什么?”
刘小橙放下笔,抬头望向窗外的月亮:“我想在县学当先生,教更多人读书;想回青竹村修更好的水渠,让大家年年都有好收成;还想把咱们改注的《春秋公羊传》印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他顿了顿,看向肖雯雯,眼神里满是真诚:“要是姐姐愿意,咱们就一起留在这儿,看着青竹村的孩子长大,看着县学的学弟学妹们有学问,好不好?”
肖雯雯心里一酸,却还是笑着点头:“好。” 她没告诉刘小橙,微型定位器上的修正进度已经跳到了 99.9%,只差最后一步 —— 她不知道,当进度达到 100% 时,自己会不会离开这个时代,离开这个她牵挂的少年。
就在这时,微型定位器忽然震动起来,屏幕上弹出一行刺眼的提示:“时空修正任务即将完成,检测到目标人物‘刘小橙’已具备‘光耀门楣’核心能力(学识、教化、实践),历史轨迹完全重合。请管理员做好时空回归准备,预计 72 小时后启动返程程序。”
肖雯雯的手猛地攥紧,定位器的边缘硌得手心生疼。她看着灯下的刘小橙,他还在认真地修改《青竹村教化记》,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痕 —— 这是她跨越千年守护的成果,是她在这个时代最温暖的牵挂。
她悄悄关掉屏幕,没让刘小橙发现异常。她知道,剩下的 72 小时,她要陪着他,看他完成《青竹村教化记》,看他给学弟学妹们上最后一堂课,看他和林墨、王勋讨论完《春秋公羊传》的注本 —— 她要把这些温暖的瞬间,都刻在心里。
而刘小橙还不知道,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即将面临一场跨越千年的离别。他只是觉得,最近的月光格外温柔,县学的槐花香格外浓,肖雯雯的笑容,也比往常多了几分让他说不出的温柔。
第二天清晨,刘小橙像往常一样去杏坛讲课。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认真听讲的孩子们,忽然觉得无比幸福 —— 他曾经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如今却有了牵挂的人,有了想做的事,有了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
他不知道,这份幸福的背后,是肖雯雯跨越千年的守护;也不知道,一场关于离别的风暴,正在悄悄靠近。而肖雯雯站在人群后,看着台上的少年,心里默默祈祷:愿时间能慢一点,让她多陪这个孩子一会儿,多看看他在这个时代,绽放出的最耀眼的光芒。
喜欢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