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却说那新入宫的李氏,年方二八,恰是豆蔻梢头、含苞待放的年纪。她虽生于官宦世家,自幼浸淫于《女诫》《内则》的训诫之中,熟知闺阁礼仪,终究是养在深闺,未历世事风雨。
初入宫闱,见那宫阙千重,飞檐斗拱直插云霄,又闻烛影摇红,丝竹隐隐,心中不免惴惴,宛若迷途的羔羊。
幸得蔡贵妃温婉,上前执了她的手,细语宽慰:
“妹妹莫要惊慌,陛下虽为天子,统御万民,待下却极是宽厚,断不会苛责新人。”
一旁的夏侯芳亦含笑附和:
“宫中姊妹虽多,却都和睦,平日里亲如一家,妹妹只管安心住下便是。”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软语温言如春风拂过,渐渐驱散了李氏心头的愁绪。
且说大汉天子刘禅,身长七尺有余,虽已年逾而立,却依旧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不见半分倦怠之色。
他素日勤勉,每至五更,天尚未破晓,便已起身,往未央宫后苑习武练剑,无论寒暑,从未辍歇。
每月之中,必亲率羽林郎奔赴终南山围猎,纵马驰骋,射猎奔兽,故而体魄强健,双臂能开三石之弓,腹无半分赘肉。
更兼后宫之中,嫔妃数百,皆是粉黛佳人,无不以得沐圣恩为荣,平日里争相进奉奇珍异宝、佳肴美馔,唯恐稍有疏忽便失了圣心。
然是夜红绡帐暖,烛火摇曳,李氏初见天子近身,先前被宽慰下去的惶恐又涌上心头。
见刘禅步步趋近,她竟惊得失了分寸,慌乱间抬手一挠,不偏不倚,正破天颜。
只见刘禅面颊之上,霎时渗出细细的血珠,那鲜红的印记在眉宇间格外刺目。一旁蔡、夏侯二妃见状,惊得花容失色,连忙起床伏地请罪,连称管教不力。
不料天子非但不怒,反而朗声笑了起来,伸手将瑟瑟发抖、泪落如雨的李氏揽入怀中。
李氏仍在涕泣挣扎,他却只是温言抚慰,语气温柔如春水。
李氏感其宽容,心中的惊惧渐渐消散,终是止了泣,顺从了圣意,任由汉皇摆弄。
帐内缱绻柔情,自非外人所能尽知。
翌日清晨,起居郎陈裕——乃是当朝将军陈祗之次子——侍奉天子洗漱,瞥见天子面颊上的伤痕,不禁愕然,一时竟忘了礼仪。刘禅却神色淡然,随口道:
“昨夜宫中灵猫野性未驯,无意间抓伤罢了。”
陈裕偷眼再觑那道伤痕,分明是指甲划过的痕迹,心中暗忖:
“这灵猫莫非生得重达百斤,竟能在天子脸上留下这般深的爪痕?”
然天子既已这般说,他一个臣子怎敢多言,只得噤声不语,唯依言在起居注中记下:
“九月十六,上颜有微伤,云狸奴所致!”
时光荏苒,寒来暑往,转眼已至十月深秋。
这一日,会稽郡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如星火般送入未央宫。
奏报之上言明,去岁有数艘渔船于东海捕鱼时,突遇狂风巨浪,船只失控,一路漂流至东瀛诸岛。
那岛上的土人,竟如蛮兽般,不仅劫掠了渔船上的财物,更将大半船员烹而食之,余下的几人,则沦为了他们的奴仆,日夜受其驱使。
直至今岁,才有三五人侥幸夺得一艘小船,拼死逃归,到沿海官署泣血呈报,字字句句,皆是血泪。
刘禅览罢奏报,顿时勃然变色,猛地拍案而起,龙颜震怒:
“蕞尔岛夷,竟敢如此放肆,残害我大汉子民!”
殿下群臣见天子盛怒,眼中似有雷霆滚动,无不噤声,殿内一时鸦雀无声。
其实刘禅心中所思,远非当下这桩血案之辱。
他深知,千年之后,此岛国必成中华心腹大患,不如趁其如今尚未开化,国力孱弱,一举将其根除,以绝后患。
次日朝会,天子力排众议,决意泛海发兵东征,讨伐东瀛。
命在外统军之诸葛恪、沈莹、张嶷、李丰、王濬等一众文武着手筹备粮草军械、舟楫楼船、调兵遣将…
朝中几位老臣犹自劝谏:
“昔年光武皇帝曾御赐倭奴国王印绶,对其行羁縻之策已有二百余载,相安无事。陛下不妨遣使前往,责其罪过,令其称臣纳贡,何必劳师远征,徒耗国力?”
汉皇刘禅闻言,拂袖道:
“蛮夷之辈,向来畏威而不怀德,若不以雷霆手段震慑,今日纵能让其暂退,日后必再生祸端,唯有彻底铲除,方能绝此后患!”
见天子圣意已决,群臣不敢再劝,转而共议征伐之策,各抒己见,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至十一月下旬,大汉水师已然云集于四处港口:
朝鲜济州岛外,战船密布,如鱼鳞般铺展在海面上;青州威海港内,旌旗林立,遮蔽了整个天空;辽东幽州旅顺港中,艨艟斗舰列阵待发,气势恢宏;会稽郡的楼船更是一艘接一艘,争相驶出港口。
三百余艘楼船、七百艘艨艟斗舰,组成一支浩荡的舰队,承载着十万精兵,百万粮秣,无数攻城器械。
趁着凛冽的西北季风,千帆竞发,乘风破浪,直指东瀛诸岛。
其时,碧海接天,水天一色,旌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红了海面,画角声声,穿透云层,震荡沧海,这般盛况,堪称千古未有之壮举!
十二月初,捷报便如雪片般传回未央宫:
大汉王师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东瀛的邪马台等三十余国见状,无不望风归降,再不敢有半分抵抗。
刘禅得报,龙颜大悦,特颁诏令:将东瀛诸岛的居民,尽数迁至朝鲜半岛及青州、幽州二州安置,使其融入大汉子民之中。
此令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不少大臣认为此举过于激进,徒耗钱粮,恐生变数。
唯有天子独排众议,他深知,今日将其移民实边,正是为了杜绝千载之后的隐患,虽一时引来非议,却能保后世安稳。
又命李丰率领三万精兵,分驻东瀛各岛,修建烽燧堡垒,永镇东溟,以防岛民再有异动。
至此,东海诸岛尽入大汉版图,碧波万里的海域,皆成汉土。正是:
天兵跨海斩鲸波,万里东瀛尽汉歌。
莫道蛮夷终不驯,从来圣主靖山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