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首页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温水煮相公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曹贼系统:马踏樱花 、统治全球!与南宋同行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抗战之关山重重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9章 王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国“大老粗”逆袭记:王平的逆袭人生,比番茄爽文还离谱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舞台上,大多数名将要么是“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比如曹操手下的夏侯兄弟,一出场就自带“官二代”光环;要么是“天赋异禀”的奇才,像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没读过几本书,说话还带着一口浓浓的巴蜀方言,早年跟着曹操混饭吃,后来跳槽到蜀汉,却硬生生凭着一股“轴劲儿”,从底层小兵熬成了镇守一方的大将,甚至成了挽救蜀汉危局的关键人物。

这个人,就是王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三国“大老粗”的逆袭人生,保证比你看过的爽文还离谱。

王平这辈子,开局简直能用“惨”字来形容。他是巴西宕渠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达州一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巴蜀地区也没逃过战火,一会儿是张鲁占着汉中当“土皇帝”,一会儿是刘璋在成都当“甩手掌柜”,老百姓日子过得颠沛流离。

王平小时候日子有多苦?史书上没细说,但从他后来“目不知书,所识不过十字”的文化水平来看,大概率是没机会上学,从小就跟着大人在战乱里摸爬滚打,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根本没功夫琢磨“之乎者也”那一套。

不过,乱世虽然苦,却也给了底层人逆袭的机会。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亲自带兵征讨张鲁,拿下汉中后,把巴郡的老百姓和一些少数民族部落迁到了关中、洛阳一带,美其名曰“充实人口”,其实就是抢劳动力。

当时才二十出头的王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跟着大部队,从老家四川搬到了河南,还阴差阳错地成了曹操手下的一名小兵。

这要是一般人,可能就认命了,在曹操的大军里混口饭吃,熬到退伍就完事了。可王平不一般,他虽然没文化,但脑子特别活,而且天生就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在曹操军营里,别人闲着的时候要么喝酒吹牛,要么赌钱耍乐,他却总爱凑到老兵跟前,听他们讲打仗的事儿,谁冲锋厉害,谁布阵有章法,他都默默记在心里。

就这么着,他从一个只会扛枪的小兵,慢慢熬成了“代理校尉”,虽然还是个小官,但至少能跟着将领们一起出谋划策了,也算是迈出了逆袭的第一步。

本以为王平就这么在曹操手下慢慢熬资历了,可命运却给了他一个大转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展开了一场大决战,也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汉中之战”。

这一战,刘备这边有诸葛亮坐镇后方,前线有黄忠、张飞、赵云等猛将冲锋陷阵;曹操这边虽然兵多将广,但却因为粮草运输困难,加上将士们长期作战疲惫不堪,打得十分吃力。

王平当时正好跟着曹操的大将徐晃在汉中参战,他虽然只是个小校尉,但却看出了战局的关键——徐晃当时想照搬韩信“背水一战”的战术,让士兵们渡过汉水列阵,跟刘备的军队死磕。

王平一看就急了,赶紧找到徐晃,操着一口浓重的巴蜀方言劝道:“将军,不行啊!咱们现在跟韩信那时候不一样,刘备的军队士气正盛,而且汉水水流急,咱们要是渡过河去,万一打输了,想退都退不回来啊!”

可徐晃根本没把这个小校尉放在眼里,觉得他没读过书,懂什么兵法,直接驳回了他的建议,还骂了他一句“乡巴佬懂个屁”。

王平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徐晃带着士兵渡河。结果不出所料,刘备的军队果然发起了猛攻,徐晃的士兵被打得落花流水,很多人都掉进汉水里淹死了。王平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带着自己手下的几百个士兵,守住了岸边的营寨,才没让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

可即便如此,徐晃还是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王平身上,说他“作战不力”。王平心里又气又委屈,他知道曹操手下能人太多,自己一个没背景、没文化的小官,就算有理也说不清,说不定还会被徐晃借机除掉。思来想去,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夜色,带着自己的几百个手下,投奔了刘备。

这一投奔,可算是王平人生的“神来之笔”。刘备当时正在招贤纳士,听说有个曹操手下的校尉来投奔,还在汉中之战里看出了徐晃的战术漏洞,赶紧亲自接见。

王平虽然没文化,但说话实在,把汉中的地形、曹操军队的部署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备。

刘备一听,这小伙子虽然嘴笨,但肚子里有真东西啊!当即就封王平为“牙门将、裨将军”,虽然还是个中级军官,但至少比在曹操手下受气强多了,而且还得到了老板的认可。

王平也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从此死心塌地跟着刘备干,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而且特别会看地形,不管是山地还是河谷,他都能找到最适合扎营、最适合冲锋的位置,慢慢地在蜀汉军队里攒下了“会打仗、靠得住”的名声。

不过,王平真正迎来人生巅峰,还是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当时他派马谡去守街亭,而王平则被任命为马谡的副将。

马谡这个人,读过不少兵书,说起兵法来一套一套的,连诸葛亮都经常跟他讨论军事。可问题是,他只会“纸上谈兵”,没什么实战经验。

到了街亭之后,马谡不听诸葛亮“依山傍水扎营”的嘱咐,非要把军队驻扎在山上,说什么“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王平一看就急了,赶紧劝马谡:“将军,咱们不能这么干啊!山上没水没粮,要是魏军把山围起来,咱们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吗?”

可马谡根本不听,还嘲笑王平:“你一个没读过书的粗人,懂什么兵法?《孙子兵法》里都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这是要让士兵们跟魏军死战到底!”

王平没办法,只能反复劝说,可马谡就是油盐不进。最后,王平实在没辙了,只能请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让他在山下扎营,作为接应。马谡觉得王平烦得很,就随口答应了。

结果跟王平预料的一模一样,魏国大将张合一到街亭,就看出了马谡的破绽,立刻派军队把山围了起来,还切断了山上的水源。山上的蜀军没水喝,没过多久就乱了套,张合趁机发起猛攻,蜀军大败,马谡只能带着残兵逃跑。

而王平呢?他带着手下的一千人,在山下敲锣打鼓,假装要发起进攻,张合以为蜀汉有伏兵,不敢贸然追击。王平就趁着这个机会,把逃跑的蜀军士兵收拢起来,安全地撤回了汉中。街亭之败,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马谡也因为失职被诸葛亮斩首。

可在这场惨败里,王平却成了唯一的“亮点”,不仅保全了自己的军队,还收拢了残兵,减少了蜀汉的损失。诸葛亮特别感动,也特别后悔没听王平的建议,当即就提拔王平为“参军”,还封他为“讨寇将军、亭侯”,把蜀汉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无当飞军”交给了他统领。

“无当飞军”是什么概念?这支部队是诸葛亮从巴蜀少数民族里挑选出来的勇士,个个能征善战,擅长山地作战,相当于蜀汉的“特种部队”。

把这么重要的部队交给王平,可见诸葛亮对他的信任。

从那以后,王平就成了诸葛亮北伐的“得力干将”。不管是第二次北伐打陈仓,还是第四次北伐对阵司马懿,王平都表现得特别出色。

尤其是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派张合去进攻王平驻守的南围,张合可是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打仗经验丰富,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

可王平却一点都不慌,他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把“无当飞军”布置得井井有条,不管张合怎么进攻,都攻不破他的防线。

最后张合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撤退。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军队撤回成都,王平又被任命为“汉中太守”,负责镇守蜀汉的北大门。汉中可是蜀汉的战略要地,一旦汉中失守,成都就直接暴露在魏军面前,所以这个职位至关重要。

当时很多人都担心,王平没读过多少书,能不能守住汉中?可王平用实际行动打了所有人的脸。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而当时王平手下只有三万士兵,双方兵力悬殊。蜀汉的很多将领都慌了,有人建议王平放弃一些险要关口,把军队集中在汉、乐二城,等成都的援军到了再反击。

可王平却不同意,他说:“汉中离成都有一千多里,要是咱们放弃关口,魏军很快就能打到城下,到时候就算援军来了,也来不及了!

咱们现在虽然人少,但只要守住兴势山这个险要关口,就能挡住魏军的进攻,等援军一到,就能前后夹击,打败魏军!”说完,他就亲自带着军队驻守兴势山,还让人在山上插满了旗帜,假装人很多的样子。

曹爽的大军到了兴势山之后,果然被王平的防线挡住了,不管怎么进攻都打不上去,而且粮草运输也出了问题,士兵们怨声载道。

没过多久,蜀汉的援军到了,王平趁机发起反击,曹爽的十万大军被打得大败,死伤惨重,只能狼狈地逃回魏国。这一战,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兴势之战”。

经此一役,王平彻底坐稳了“蜀汉名将”的位置,也让魏国再也不敢轻易进攻汉中。当时蜀汉的人都称赞王平:“平安三侯,其号为平。镇北大将军,安汉为屏。”

意思就是说,王平跟马忠、邓芝一起,是蜀汉的三大支柱,有他在汉中,蜀汉的北大门就永远安全。

王平虽然成了大将军,但他一点都不骄傲,反而比以前更低调、更谨慎了。他知道自己没文化,所以平时特别尊重读书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虚心向手下的谋士请教,而且还会让别人给他读史书,从历史故事里学习打仗和治国的道理。

他虽然手握重兵,但生活却特别节俭,从不贪污受贿,也不讲究排场,手下的士兵都特别佩服他、爱戴他。不过,王平也有个小毛病,就是特别“轴”,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比如他镇守汉中的时候,规定士兵们每天都要训练,就算是下雨天也不能间断,有人劝他说士兵们太辛苦,应该休息几天,可王平却说:

“打仗的时候,敌人可不会因为下雨就不进攻,咱们现在多流点汗,将来就能少流血!”就因为他这股“轴劲儿”,汉中的守军战斗力一直都很强。

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在汉中去世,享年五十六岁。他这辈子,从一个颠沛流离的巴蜀少年,到曹操手下的小校尉,再到蜀汉的镇北大将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英雄不问出处”。

他没读过多少书,却比很多饱读诗书的将领更懂打仗;他没有显赫的背景,却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忠诚,赢得了刘备、诸葛亮的信任,成为了蜀汉的中流砥柱。

在三国那个“拼爹”“拼文化”的时代,王平就像一颗不起眼的石头,却硬生生靠自己的硬实力,磨成了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

现在回头看王平的一生,其实特别像我们身边那些“逆袭”的普通人。他们没有天生的优势,没有贵人一开始的扶持,却凭着自己的坚持、努力和不服输的劲儿,一步步把一手“烂牌”打成了“好牌”。

王平告诉我们,不管你起点有多低,不管别人怎么看不起你,只要你有真本事,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中的“王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逆袭故事。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余生暖暖都是你武神主宰小说上门龙婿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全民领主:美女英雄有亿点多剑骨轮回剑典一卦千金:玄学主播资产过亿恶恐式死亡游戏校园终极狂少乡村神医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侠左,剑右万古第一婿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求魔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经典收藏黄沙百战穿金甲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大唐之九子夺嫡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温水煮相公吸血亲王的甜蜜宠物朕绝不当皇帝十七世纪富二代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绝品特战兵王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我,人皇武帝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血药世家醉枕江山维多利亚的秘密
最近更新穿越水浒传之谋逆烬余书:寒江洗冤录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铁槊镇唐末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程序带我穿越回去魏砥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有一帮古惑仔林飞穿越记我在大明当销冠我的AI我来养大阵主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大唐中兴风起赣南丐帮神丐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