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闰六月十八,
清、明黄海海战的详细战报,被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亲自送到了南明隆武帝朱慈璧手中,
“陛下,前方战报!”
隆武帝朱慈璧接过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递来的战报详细看过后,感慨万千道,
“真没有想到,那满清居然还有这样能战善战的水师大将,
不仅能在开局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迅速想到应对之策,一举扭转局面,
还知人善任,会用将,更会用兵,
连朕亲自从福建郑芝龙手中讨要来的水师大将——施琅,
都被其打败,且压的不能动弹,只能龟缩于海州军港和胶州湾之中,凭借完备的海防体系,才能与其辽东水师对峙!
清军辽东水师提督石廷柱,此人真是了不起啊,
看来满清能入主中原,大败李自成的大顺朝和吾父建立的南明弘光朝,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清廷军事人才,何其多也!!!
朕之军事大才,又在何处呢?”
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接话道,
“陛下,您不是已经派东厂提督常大人,亲自出福建泉州给那福建水师新任总兵郑成功传旨去了嘛,
想来有此人,率领我南明最强大的水师——福建水师主力北上,
一定能打败那清军辽东水师提督石廷柱所率领的清军水师主力!”
经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这一提醒,朱慈璧心中一惊,
自己一月之前,六月时,就已经派东厂提督常应俊,亲自去给郑成功传旨,让其立刻率领福建水师北上,
但如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了,
郑成功的福建水师,还在厦门、泉州一带驻守,没有任何北上的痕迹,就连派去传递命令的东厂提督常应俊也没有了音讯,
“莫非福建郑芝龙那里,出现了什么变故?”
如此想的,
朱慈璧开始回想自己所学的南明历史中,关于福建郑芝龙此人的详细过往介绍!
郑芝龙,小名一官,字飞黄,南安石井人,
大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出生。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郑芝龙与弟兄芝虎、芝豹到广东时,
其母舅黄程,于澳门有商务,就把郑芝龙留下收为学徒,在澳门期间,郑芝龙接受了天主教洗礼。
大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
郑芝龙替母舅黄程运送货物到日本长崎,跟泉州人李旦和海澄人颜思齐等人相识,
在那里与日本长崎平户的田川氏结婚、翌年生长子郑森。
颜思齐看到日本德川幕府掌握政权,文恬武嬉,打算起来反对,就游说郑芝龙等26人。
事情泄密,幕府要逮捕他们,于是驾船逃跑,航行8日夜,到台湾,遂筑寨住下,
并将当地老百姓组织起来,耕种打猎。
不久郑芝龙的父亲去世,兄弟五人都到了台湾,
漳、泉无业人员共有三千多人,也一起先后入台,
后来颜思齐去世,郑芝龙被推荐为首领。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三月,
郑芝龙进驻金门、厦门,竖旗招兵,饥民及无业人员争往投靠。
郑芝龙走到那里,就摊派富民财饷,叫做“报水”,只是不准掳掠妇女、焚烧房屋,
郑芝龙部往来海上,官府奈何不得。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
郑芝龙接受明朝招抚,受封为“五省游击将军”,
并将其驻扎在台湾的三万军队和上千只战船带回福建。
郑芝龙成了大明朝的朝廷命官,并以官家身份继续垄断着东南沿海海上商业体系。
大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九月,
时逢福建大旱,郑芝龙建议移民台湾,
于是,招集几万饥民,每人给银3两,3人给牛1头,用海船运送到台湾,让他们开垦田地。
因土地肥沃,秋天收成比大陆多上一倍,人们足衣足食,并向郑芝龙纳租。
大明崇祯三年至四年,公元1630年-1631年,
郑芝龙奉福建巡抚熊文灿之命,削平海陆上的反叛势力李魁奇、杨禄、杨策、钟斌及钟凌秀等人,
因功,被提升为参将。
大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秋天,
西方荷兰殖民者不甘心海上利益被郑氏独揽其身,于是联合大海盗刘香的海盗舰队,入侵厦门、泉州一带,
而郑芝龙在福建的势力主要集中在福建东南沿海 和 台湾地区 。?
厦门、泉州一带,刚好就是郑芝龙在福建的主要势力范围!
于是,率领十七芝,
即,郑芝凤,郑芝豹,郑芝莞,郑芝鹏,郑芝燕、郑芝彪、郑芝麒、郑芝豸、郑芝獬、郑芝鹄、郑芝熊、郑芝蛟、郑芝蟒、郑芝鸾、郑芝麟、郑芝鹗,17位兄弟,
带领郑氏水师主力与荷兰舰队在金门料罗湾交战,
这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海战,
荷兰人遭到了殖民亚洲以来最惨痛的一场失败,
自此荷兰舰队再也无力称雄东亚海疆,
郑芝龙海商集团则独霸东亚航线,取得海上商贸控制权,直至大明朝覆灭。
尽管明末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但东南海疆却太平无事,郑芝龙的海上贸易更是做得顺风顺水。
至大明灭亡时的公元1644年,
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
其控制下的兵力更是高达二十多万人,还拥有一支超过三千艘的海上船队,
成为东亚和南洋世界的唯一海上霸主,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此时郑芝龙的福建水师,就是世界第一海军。
如今的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
郑军水师,依旧控制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只,拥有一支十几二十万人的军队,
军队中不仅有明朝人、日本人、朝鲜人、南洋人甚至还有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
这样的海军规模,放眼全世界,还有谁?
即使强大的西方殖民者荷兰人,照样被其按在地下摩擦!
此战之后,任何人要到东南海面上做生意,都必须向郑家交保护费,
一艘大船要交三千两白银,交了保护费,就会得到郑家的一面令旗,可以平安航行。
荷兰人虽然是那个时代的海上霸主,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但是到了东亚照样得给郑家交保护费。
其它如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船,更是主动上交保护费,以悬挂郑氏令旗,获取其庇护!
郑家的这种保护费生意,每年入账上千万两白银,富可敌国,
靠着这种方式,
郑芝龙不仅成为了当时大明的首富,更是世界首富!
而且郑芝龙旗下的郑氏私人战船数量,都超过了明朝正规水师总舰船量的三倍,
形成了“官府水师守港,郑氏船队巡海”的特殊格局。
可见,此战后,郑芝龙此人手中掌握的军事、经济实力之强大!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明灭亡,崇祯自杀,南明建立后,
为了拉拢郑芝龙,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特下旨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兵,负责福建全省之军务。
他南明隆武帝朱慈璧上位后,为了获得福建郑芝龙的承认和效忠,
又下旨,封南安伯郑芝龙为平虏侯,
封其兄弟们,靖虏伯郑鸿逵为定虏侯,
福建水师副总兵郑芝豹为澄济伯,
福建水师副总兵郑彩为永胜伯,
还赏赐其长子郑森为朱家国姓,赐名成功,
并升其长子郑成功为福建水师总兵,接替他得位置。
实际上,就是承认其长子郑森的平虏侯世子之位,
并将温州也交给福建郑氏管理,
至此,福建沿海之地的泉州,温州,漳州的厦门之地,都成为郑氏的天下,
何况此刻的南明,比历史上的南明可强大的多,
不仅没有分崩离析,更没有鲁王监国、唐王称帝这些蝇营狗苟之事,
而且还迁都广州,移江北百万之民到两广,还从仪征港运来海量的财富,
且还新练大军70多万,并成功抵挡住了清朝几十万降军的进攻,
如何看,此刻的南明也不会灭亡啊,
如此局面,如此大的恩典,难道还不足以动摇郑芝龙,其投降清廷之心吗?
要知道历史上清廷,派明臣洪承畴劝降郑芝龙时,只是许以其闽粤总督之位,
虽然比自己多给出了广东省,
但爵位更是一个没有!
自己表达出的诚意如此之大,
为何那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在接到自己军令后,没有任何行动呢?
对此,朱慈璧百思不得其解,
看向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道,
“朕给你一道命令,
你即刻率领麾下最精锐的锦衣卫兄弟,
替朕去郑芝龙的老巢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一趟,暗中好好调查一番,
到底出了什么事,
记住不要打扫惊蛇,
有任何情况,飞鸽传书第一时间告诉朕!”
“诺,末将这就动身!”
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接令后大步离去……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