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月,战火的阴云笼罩着大荔戎国的上空,秦国这个如狼似虎的强国,对大荔戎国这片肥沃的土地觊觎已久,此时终于张开恐怖的獠牙。
大荔戎国的都城外,阴霾密布,低沉的云层仿佛是即将降临的灾难的预兆,狂风呼啸着,吹过枯黄的原野,发出凄厉的哀号。此时晋荔联军迅速集结,准备对秦军进行坚决反击。
两军对垒于大荔戎国的边境,双方泾渭分明。战场上,猎猎的旌旗在狂风中猛烈地舞动,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是战魂在咆哮。战鼓如惊雷般轰鸣,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击在将士们的心头,激起他们心中的热血与豪情。一场预谋已久的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秦军阵营军纪严整,如同铜墙铁壁。士卒们身着清一色的铁盔铁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他们手持斧钺剑戟,剑气森森,矛戈林立,宛如一片钢铁的森林,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冷酷,仿佛一群来自地狱的修罗。
而晋荔联军这边,虽然装备不及秦军精良,但秩序井然,号角呜咽,将士们群情激奋,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们的脸上写满对秦国的仇恨和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
国王晟癸御驾亲征,他站在高大的战车上,望着眼前严阵以待的将士们,心情格外沉重。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大荔戎的众位将士,三百年前,我们的先祖所建立的西戎故国,被秦国无情地毁灭。先祖率领族人历经千辛万苦,受尽磨难,才在此处建立起我们如今的大荔戎国。然而,残暴的秦国却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我们的土地,他们像贪婪的饿狼,今天终于露出了獠牙,妄图将我大荔戎国一口吞掉。试问,我们应该怎么做?”
“抗争到底,至死不降!”将士们的吼声如雷霆般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这阴霾的天空。
“今天,朕与众位将士一起并肩作战、上阵杀敌。朕相信,有众将士的浴血奋战,有晋军作为坚强的后盾,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强敌。在此,请受朕一拜。”说完,晟癸毅然脱掉王冠,对着全体将士深深鞠了一躬。
那一刻,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决绝,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大荔戎国,与将士们同生共死。
“战胜暴秦,死战不退!”“战胜暴秦,死战不退!”将士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声震长空,经久不息。
随后,大将祝玉走上前来,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果敢和坚毅。他大声疾呼道:“众位大荔戎国的将士,大荔戎与秦国有不共戴天之仇。几百年来,他们不断地蚕食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财富,屠杀我们的百姓,以至于高过车轮以上的男子全部屠戮殆尽。他们的暴行,让我们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让我们的亲人惨遭杀害。今天,报效国家的时刻到了,报效部族的时刻到了。在此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每一个有血性的大荔戎人,都要拿起武器,与暴秦血战到底,流尽最后一滴血,以此告慰我们的先祖,告慰我们的列祖列宗。”
大荔戎的将士们群情激愤,他们纷纷以戈击盾,发出“当当”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在对秦国的愤怒控诉。“报仇,报仇!”“报仇、报仇!”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如同汹涌的潮水,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这是一场护国之战,这是一场生死之战。誓师结束后,大荔戎军队与晋国军队合兵一处,士气大振。祝玉指挥着大荔戎士卒主动出击,战鼓轰鸣,战车辚辚,马蹄声声,扬起漫天的尘土。烽烟在战场上四处弥漫,大荔戎国绵延几百里的战线上,到处是喊杀之声。
秦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吼嗨、吼嗨!”他们的声音如同整齐的鼓点,充满了气势。
突然,箭如飞蝗般凌空而至,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向秦军阵营射去,秦军迅速举盾遮挡,盾牌在箭雨的冲击下发出“砰嘭嘭”的声响。
一阵箭雨过后,随即两军短兵相接,厮杀在一起。战场上,刀光剑影,鲜血飞溅,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惨烈的战争乐章。
祝玉率领大荔戎士卒,一马当先,他大声呼喊:“大荔戎的将士们,冲啊!”
“冲啊,杀啊!”将士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荡着每个人的耳鼓。祝玉骑着战马,如同一头凶猛的狮子,率先冲入敌阵,他左冲右突,前砍后刺,手中的长枪如蛟龙般舞动,秦军遇上皆倒,刺中即亡。
国王晟癸立于战车之中,手握宝剑,左右刺杀,他的脸上溅满了敌人的鲜血,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大荔戎士卒看到国王御驾亲征,个个奋勇争先,悍不畏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国王,保卫大荔戎国。
晋军被大荔戎士卒的精神所感动,也纷纷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他们与大荔士卒并肩作战,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军。
秦军经受不住晋荔联军的剧烈冲击,纷纷向后溃退,秦将沮且看到晋荔联军士气正盛,为避其锋芒,马上鸣金收兵,秦军在战鼓声中有序地撤退,他们的阵型依然整齐,没有丝毫的慌乱。
夜晚,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祝玉与晋军将领甘渠坐于中军大帐之内,营帐内,祝玉拱手说道:“甘将军,今天晋军军纪严整,神勇异常,让在下大开眼界,这都得益于甘将军治军有方,故此才能旗开得胜,真是可喜可贺。”
“哪里哪里,全凭贵国君王御驾亲征,祝将军奋力拼杀,才有此胜绩。”甘渠谦虚地说道。
“请问下一步我们应怎么办?”祝玉皱着眉头,思索着问道。
“照此情景,秦军亦不可畏,取胜只在朝夕之间尔。”甘渠自信地说道。
“今日一战,秦军劳师远来,我军以逸待劳;秦军失道寡助,我军士气正盛,秦军故有此败迹。但毕竟秦军久经沙场,军纪严整,进退有序,我们还是小心为上。”祝玉谨慎地分析道。
“这个在下自然明白。”甘渠点了点头。
“甘将军,不知下一步有何打算?”祝玉期待地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尔。”甘渠平静地回答道。
“在下有一点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祝玉犹豫一下说道。
喜欢羌海情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羌海情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