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脱离地球轨道,驶向苍茫的月球。舷窗外,蓝色的家园逐渐缩小,成为漆黑绒布上一颗璀璨却带着伤痕的宝石,而前方,灰白色的月球表面则越来越大,环形山与月海清晰可辨,冰冷而寂静。
舱内,气氛凝重而专注。林宸带来的是一支精干的小型团队,涵盖了星穹宗的精锐弟子、华夏最顶尖的航天工程师、材料学家、以及几位在能量领域有独到造诣的科学家。他们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着最后的系统检查,或通过舷窗凝视着越来越近的目的地。每个人的眼中都混合着对未知的敬畏、对任务的坚定,以及一丝远离故土的怅惘。
林宸负手立在主舷窗前,目光沉静。他的神识早已先一步抵达月球,细致地扫描着预选的登陆点——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边缘的一处相对平坦的月溪区域。这里光照稳定,背靠环形山可抵御部分陨石和太阳风,地质结构也相对坚实。
“宗主,‘青鸾’即将进入环月轨道。各项系统正常,准备执行降落程序。”一名担任副驾驶的星穹宗弟子恭敬汇报。
“按计划进行。”林宸微微颔首。
“青鸾”优雅地调整姿态,主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焰,开始减速,切入环月轨道。从轨道上俯瞰,月球表面的荒凉与死寂更加直观,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只有永恒的尘埃和撞击坑。
然而,在这片死寂之下,林宸却能隐约感受到一丝极其微弱、却与地球和火星截然不同的能量脉动。月球的能量场,更加内敛、清冷,带着一种亘古的孤高,难以引动,却异常纯净。这或许就是上古传说中“太阴之力”的某种真实体现?
“检测到周期性微陨石流接近,建议规避或启动防护阵法。”科学家报告。
“启动‘小周天星辰阵’基础模式。”林宸下令。
“青鸾”表面流光一闪,一层极其淡薄、仿佛由无数细碎星尘构成的光晕浮现,将整个飞船笼罩。那些高速袭来的微陨石撞在光晕上,悄无声息地化为齑粉,无法对艇身造成任何伤害。科技与阵法的结合,在此刻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
选定登陆点,“青鸾”开始下降。
下降过程远比地球大气层内惊险。没有大气缓冲,全靠反推引擎精准控制,还要时刻注意月面复杂的地形和松软的月尘。剧烈的震动传来,每个人都系紧了安全带。
终于,在一次强烈的缓冲震动后,飞船稳稳地停了下来。
“登陆成功!坐标:风暴洋东北缘,预选月溪谷地。”
舱内响起一阵轻微的、如释重负的呼气声。
“立刻进行外部环境检测。”林宸命令道。
数据很快传来:真空、温差极大(阳光照射面超过120摄氏度,阴影处低于零下180摄氏度)、宇宙辐射强度远超地球、重力仅为地球六分之一……
恶劣,但并非无法克服。
“所有人,穿戴‘月蟾’式防护服。第一小队,随我出舱勘查。工程组,准备展开一期基地模块。”林宸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
厚重的舱门缓缓开启,放下舷梯。林宸第一个踏上月面。特制的靴底踩在细腻的月尘上,留下清晰的脚印。身后,团队成员依次走出,好奇而谨慎地打量着这片完全陌生的世界。
巨大的地球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蓝白纹理清晰可见,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丽和孤独。太阳的光芒异常刺眼,因为没有大气的散射,光明与黑暗的界限泾渭分明,如同刀切。
“开始作业!”
没有时间过多感慨。工程机器人被释放出来,开始平整土地,挖掘地基。预先制造好的高强度复合材料基地模块从“青鸾”的货舱中由机械臂取出,如同搭积木般开始拼接。能源组开始铺设大面积的高效太阳能板,并开始钻探准备建立小型核裂变辅助能源中心(从地球带来的微型模块)。
一切都在高效而忙碌地进行。
但月球的恶劣环境很快给出了下马威。
一名工程师在移动一块重型设备时,由于低估了低重力的影响,操作过猛,设备猛地飘起,差点砸中旁边的能源模块!幸好一名星穹宗弟子眼疾手快,一道柔和的真元打出,将其稳稳托住。
“小心!所有操作必须重新适应重力环境!”工程组长心有余悸地吼道。
不久后,通讯小组报告:“月尘吸附性太强!太阳能板效率下降速度比预期快30%!而且对机械关节和光学设备造成严重磨损!”
更麻烦的是辐射。虽然防护服能抵挡大部分,但长期暴露的风险依然存在,而且对精密电子元件的干扰也比预想的严重。
仅仅依靠科技,在这里建立长期基地的成本和难度极高。
“启动‘太阴玄枢阵’基盘铺设。”林宸对此早有准备。
星穹宗的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取出特制的、掺入了月球本地矿石和特殊导能金属的阵基材料,按照玄奥的方位,打入月面之下。这些阵基彼此连接,构成一个笼罩整个基地范围的巨大阵法雏形。
“能量核心就位!”
一块经过精心炼制的、蕴含着庞大纯净灵能的“星核”被安置在阵法中心阵眼处。
林宸亲自出手,悬浮于半空(低重力环境让他可以轻易做到),双手结印,口中诵念玄奥法诀。强大的神念引动体内星穹真元,勾连下方阵基。
“阵起!”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月球深处的嗡鸣响起。以“星核”为中心,无数道银白色的光线沿着阵基铺设的路线迅速亮起,构成一个无比复杂而瑰丽的巨大光阵图案,覆盖了整个建设区域!
阵法生效的瞬间,效果立竿见影:
首先,一道无形的能量护盾悄然形成,虽然稀薄,却有效地偏转了大部分对人体有害的高能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粒子,同时极大地减缓了月尘的吸附速度。
其次,阵法范围内,紊乱的宇宙能量和那内敛的“太阴之力”被缓缓汇聚、梳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温和的能量微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修行,更能减少对精密电子设备的能量干扰。
更重要的是,阵法赋予了林宸对基地范围内环境的极强掌控力。他可以调节局部重力(在一定限度内)、凝聚水汽(从月壤中提取或合成)、甚至构建小范围的大气屏障以供紧急使用。
科技的骨架,被阵法的“经络”和“气场”所激活和强化,变得真正适合在这个严酷的环境中生存。
看到环境迅速改善,所有工作人员士气大振,工作效率倍增。
基地建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生活区、生态区(采用封闭式无土栽培和藻类制氧)、科研区、能源区、工坊区、以及最重要的——星舰船坞奠基区,一个个模块被成功拼接、激活。
七天七夜,不眠不休。
当最后一个核心模块——指挥中心完成气密检测和系统联调后,一座银白色为主色调、线条流畅、融合了科技感与阵法玄奥的小型基地,已然屹立于古老的月面之上。
它不像地球上的建筑,更像是一件精心打造的法器,与月球的环境隐隐融为一体。
林宸站在基地主入口的气闸门前,抬头望向门楣。那里空无一物。
他并指如剑,凌空刻画。银光闪烁间,三个古朴大气、却又蕴含着星辰流转意境的汉字悄然浮现——
广寒宫。
既是对古老传说的致敬,也是对这座月球基地功能(清冷、宁静、作为深空探索前哨)的最佳诠释。
“自今日起,此处便是星穹宗月球基地,亦是人类迈向深空的第一座桥头堡——广寒宫!”
他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遍基地每一个角落,也通过加密信道,传回了遥远的地球指挥中心。
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无论来自哪个领域,此刻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欢呼!许多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这片荒芜死寂的世界,他们凭借智慧、勇气与超越时代的力量,生生开辟出了一片属于人类的绿洲!
基地内,生态区的第一茬绿苗破土而出,带来了生命的希望。能源中心稳定运行,护盾发生器发出低沉的嗡鸣。观测站的望远镜对准深邃的星空,开始扫描Gliese 667cc的方向。
广寒宫,于此奠基。
它不仅是物质的基地,更是信心的堡垒,是远航的起点。
林宸的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望向那片无垠的星海。
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
真正的挑战,还在远方。
喜欢星穹修炼者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星穹修炼者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