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代价,是必须以更坚韧的意志去承载随之而来的责任。燕京基地,这座在废墟中顽强存活的堡垒,在“主脑”被摧毁后,并未迎来预想中的喘息,反而像一张被拉满的弓,投入到一场更为复杂、更具韧性的生存与发展之战中。战争的形态,从前线的血肉搏杀,蔓延到了训练场的汗水、实验室的寂静以及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坚守。
王磊的教官生涯,始于一座由仓库改造而成充满汗味、硝烟味和金属摩擦声的训练馆。他站在一群刚刚从前线轮换下来的士兵面前,这些年轻人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稚气与过度紧绷后的疲惫,眼神里混合着对战斗的本能恐惧和对他们这些“传奇”老兵的灼热崇拜。
他的腰间依旧缠着绷带,每一次大幅度的动作都会引发一阵隐痛,如同体内休眠病毒的低声提醒。但他站得笔直,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他本身就是一件从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活体兵器。
“忘记你们在训练营学的那套!”王磊的开场白粗暴而直接,瞬间打破了士兵们对英雄的浪漫幻想。“面对的不是活人,是病毒驱动的尸体!它们不懂恐惧,不懂迂回,只会扑、抓、咬!你们的战术队形很漂亮,但在一条两米宽的走廊里,当三只‘疾行种’顶着你的枪口冲过来的时候,漂亮救不了你的命!”
他拿起一支加装了刺刀的制式步枪,动作略显僵硬却精准无比地演示着一个极其凶险的突刺动作。
“看好了!对付正面扑来的普通种,刺刀瞄准下颌与颈部的连接处,角度向上,用全身的力量顶进去,搅动,然后迅速拔出!不要犹豫,犹豫的瞬间,它的指甲可能已经划破了你的防护服!”
冰冷的金属反射着顶棚的灯光,划出致命的弧线。士兵们屏息凝神,仿佛能听到刺刀撕裂腐朽躯干的可怕声响。
“‘潜伏者’!”王磊切换话题,语气更加凝重,“它们喜欢天花板、门后、床底。进入任何密闭空间前,先用镜子或者枪管探视,注意听!它们移动时会有极其细微类似关节摩擦的‘咔哒’声。发现目标,不要节省子弹!第一时间火力覆盖,打烂它!”
他走下简易讲台,穿行在士兵队列之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
“记住,清道夫战争,比的不是谁杀得更多,而是谁活得更久!你们的命,比一百只、一千只丧尸都金贵!因为你们活着,才能清理出更多的安全区,才能保护身后的科学家找到解药,才能让我们的文明,有机会重新点火!”
他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血淋淋的经验和沉甸甸的责任。士兵们眼中的崇拜渐渐沉淀为一种坚毅的理解。
而与王磊在训练馆传递火种不同,李潇接受了新的任命,加入了第一教导小队,作为前线战术顾问,随“利刃”营开赴刚刚收复但尚未完全净化的东区工业园。这是她自己提出的请求,她认为真正的应对之道,必须在最前沿的动态环境中去发现和验证。
工业园内,残破的厂房如同巨兽的骨架,沉默地矗立在夕阳的余晖中。枪声、爆炸声和士兵的呼喝声在其中断续回响。
李潇没有待在相对安全的指挥车,她紧跟着一个突击班,行动敏捷,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她对环境的危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停!”她突然举手,示意小队停止前进。前方是一个大型组装车间,大门虚掩,内部昏暗。
“有情况?”带队班长低声问。
李潇指了指地面,一些不易察觉带着黏液拖曳的痕迹延伸进车间。“痕迹新鲜,不是普通丧尸的。小心‘喷毒者’或者新型变异体。”
在她的建议下,小队没有贸然进入。一架微型侦察无人机悄无声息地飞入车间。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车间深处,数只胸腔膨大、颈部异化的“喷毒者”正聚集在一起,周围还有数十只普通丧尸在无意识地游荡。
“‘喷毒者’,命名源于其能喷射高浓度病毒气溶胶的能力。”李潇冷静地向班长解释,“强攻风险太大,建议采用声波诱饵,将它们引导至预定区域,再由后方火力定点清除。”
计划迅速制定。士兵们在车间侧翼架设好定向声波发生器。当刺耳的特定频率噪音响起时,车间内的丧尸群瞬间躁动起来,尤其是那些“喷毒者”,发出沉闷的嗬嗬声,朝着声源方向移动。
“目标进入预定区域!”
“开火!”
部署在制高点的狙击手率先开火,特制的穿甲燃烧弹精准地射入“喷毒者”膨大的毒囊!
“轰——!”
橘红色的火球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猛然腾起,高温和烈焰瞬间吞噬了目标及其周围的丧尸。毒囊内的黏液成了最佳的助燃剂。
与此同时,其他士兵火力全开,清理被引出来的普通丧尸。整个过程高效、迅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
战斗结束后,班长心有余悸地对李潇说:“李顾问,多亏了你。要是我们直接冲进去……”他摇了摇头,后果不堪设想。
李潇看着车间内仍在燃烧的火焰,脸上没有喜悦,只有凝重。“这只是开始。病毒在进化,我们的战术也必须跟上。”她蹲下身,小心地收集了一些未被完全焚毁的“喷毒者”组织样本,放入特制的密封罐中。她的战场,永远在寻找答案的第一线。
与李潇在前线的险象环生不同,赵海被分配到了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岗位——医疗区安全主管兼特殊样本护卫队指挥官。这个决定源于高层对医疗区和研究机构安全性的极度重视,尤其是在秦风这个“活体样本”和众多病毒研究进行的情况下。赵海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忠诚可靠,且亲身经历过病毒的威胁,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起初,赵海对这个安排极度不适应。他习惯了在开阔地带冲锋陷阵,听着枪炮声才能安心。而医疗区,安静、压抑,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味和隐约的腐败气息,让他感到莫名的烦躁和一种被捆住手脚的束缚感。
他的职责包括监督医疗区的安保巡逻、检查隔离设施的完整性,以及最重要的——看守位于地下深处的Level-4生物安全实验室,那里存放着最危险的病毒样本和进行着对秦风的研究。
“海哥,这边隔离墙的传感器报警,可能是误报,需要确认一下。”一名年轻的安全队员向他报告。
赵海压下心头的不耐,沉声道:“在这里,没有误报,只有确认安全。跟我来。”
他亲自带着队员,沿着冰冷的金属走廊巡视,检查每一道气密门,测试每一个监控探头。他的动作依旧带着战士的利落,但眼神中多了一份在战场上对细微之处的审视。他深知,在这里,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引发比尸潮更可怕的灾难。
在Level-4实验室的缓冲间外,赵海透过厚重的铅玻璃,能看到里面穿着如同宇航服的研究人员忙碌的身影,以及躺在检测仪器中央的秦风。他看到秦风配合着各种检查,神情平静,但紧抿的嘴角透露出其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
“老秦……”赵海在心里默念。他无法像以前那样和队长并肩作战,但他此刻守护的,是队长用生命换来关乎人类未来的希望。这种认知,让他逐渐接受了这份看似“远离前线”的工作,并将其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战斗。
一次,一名情绪崩溃的伤员家属试图强行闯入重症隔离区,声称要见自己被感染的亲人。场面一度混乱。
“让我进去!我儿子在里面!他还没死!”老人状若疯狂。
守卫的士兵有些不知所措,强行阻拦怕伤到老人。赵海闻讯赶来,他没有动用武力,而是走上前,用他那只布满老茧、曾拧断过丧尸脖颈的手,轻轻扶住了老人的肩膀。
“老人家,”他的声音出乎意料地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理解你的心情。我的很多兄弟,也躺在里面,或者……永远留在了外面。”
他指着隔离区紧闭的大门:“但这里面,不只有你的儿子,还有无数医生护士在拼命,还有像林曼博士那样的聪明人在想办法救所有人。你冲进去,万一带了不好的东西进去,害了你儿子,也害了里面所有还有希望的人,怎么办?”
他没有讲大道理,只是用最朴素的共情和最直接的后果,让老人冷静了下来。看着老人最终在护士搀扶下啜泣着离开,赵海深深吸了口气。他意识到,守护生命,不仅仅需要钢铁的纪律,还需要一颗理解痛苦、维系秩序的心。
在Level-4实验室的核心区,秦风正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他躺在那张熟悉的合金床上,配合着林曼博士进行一项又一项复杂的测试。今天的研究重点,是尝试主动激发并引导他体内那种对丧尸的模糊感知能力。
“秦队长,集中精神,尝试将你的‘感知’聚焦,就像在黑暗中努力分辨一个遥远的声音。”林曼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
秦风闭着眼,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努力摒除杂念,将意识沉入那片与病毒共生的混沌领域。起初,只有一片混乱的“噪音”,代表着基地外围无数零散丧尸无意识的生物信号。他感到一阵眩晕和恶心,那是意识与病毒本质接触时产生的本能排斥。
但他没有放弃,回想着与“主脑”连接时那种被强行灌注信息的感受,尝试着逆向追溯,主动去“触摸”那些信号。
渐渐地,一片模糊的“地图”开始在他意识中勾勒出来。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一种对距离、数量和大体活动强度的直觉性感知。
“东南方向,约一点二公里……有……聚集现象,数量……超过五十……其中有一个信号……很强,不同于普通种……”他断断续续地描述着,声音因精神的高度集中而颤抖。
实验室外的监控屏幕上,对应的脑波图谱剧烈波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模式。
“不可思议……”林曼看着同步传输回来由侦察单位确认的该区域实时画面——一个地下车库入口处,确实聚集了约六十只丧尸,其中包含一只新发现的体型庞大似乎拥有某种强化躯壳的变异体(被临时命名为“巨盾种”)。
“他的感知,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超过百分之八十!”一名研究员激动地记录着数据。
测试结束,秦风几乎虚脱,大脑如同被抽空。
林曼走进来,递给他一杯营养液,眼中闪烁着科学家发现宝藏时的光芒:“秦队长,你不仅是在配合研究,你正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你的这种能力,如果能够稳定和强化,将为我们提供无可替代的战略预警。”
秦风接过杯子,手微微颤抖。他看向实验室外,看到了值守在观察窗外的赵海。赵海向他用力点了点头,竖了个大拇指。
秦风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他明白,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战士。他成为了一个坐标,一个灯塔,一个在人类与病毒这场黑暗战争中,艰难燃起指向未来的微光。
训练馆的汗水,前线的硝烟,医疗区的坚守,实验室的探索——燕京基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以一种新的节奏运转着。清道夫战争仍在继续,牺牲每天都在发生,但希望,也如同钢铁摇篮中孕育的新生,在废墟之上,顽强地生长。
喜欢血铸:亡者之殇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血铸:亡者之殇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