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远航集团总部,顶层总裁办公室。
窗外的城市已是深夜,大部分楼宇的灯光已经熄灭,唯有这片金融区的核心地带依旧灯火通明,像一片永不沉睡的钢铁森林。萧远刚刚结束一个跨国视频会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桌上的咖啡早已冷透,但他毫无察觉。
系统面板安静地悬浮在视野一角,显示着【情绪波动分析:轻微疲惫,注意力集中度下降】。
他正准备关掉电脑,人力资源总监周薇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色有些凝重。
“萧董,您还有时间吗?有件事想向您汇报。”她的声音很轻,但话语中的忧虑却清晰可闻。
“进来吧,坐。”萧远示意她坐下,随手拿起一份报表,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专注一些。
周薇薇在他对面坐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是这样的,技术部的张工,您认识的,负责‘启明’系列通信协议核心代码编写的那个……他上周提了离职。”
萧远手上的动作一顿。张工是公司的元老级技术骨干,参与了远航通讯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是“启明一号”能够顺利诞生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离职,是个不小的震动。
“原因是什么?薪资?竞品挖角?”萧远立刻进入了董事长角色,开始习惯性地分析问题。
“都不是。”周薇薇摇了摇头,“我们做了深入沟通,他去意已决。他说,他在深圳工作五年了,孩子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可我们公司附近没有什么好的学校,他爱人工作也忙,老人又不在身边,实在兼顾不过来。几家猎头找他,开出的条件都差不多,但他最后选了一家新成立的创业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那家公司离他家近,而且对方承诺,可以为他的孩子解决入学问题。”
萧远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以前从未真正关注过。在他的世界里,优秀的人才就该被高薪和愿景所吸引,为公司奉献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员工的个人生活,家庭琐事,似乎不在他需要考虑的范畴之内。他一直以为,只要公司发展得好,股价上涨,员工自然会受益。
但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他面前。一个他非常器重的技术大牛,因为孩子上学这种看似琐碎的问题,选择了离开。
“还有吗?”萧远的声音有些干涩。
“不止他一个。”周薇薇的语气更加沉重了,“最近三个月,已经有三位核心工程师和两位中层管理人员提出了离职意向,理由大同小异。有的是因为伴侣工作变动,有的是因为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找不到合适的学校,有的是因为父母年迈需要就近照顾。他们说,外面给的薪水或许不是最高的,但那些公司能提供更灵活的政策,甚至是一些配套的福利,帮他们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相比之下,我们……显得有些冰冷。”
冰冷。
这个词像一根针,刺进了萧远的心里。他创建了这家公司,视之为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所有心血。他以为自己给员工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最优厚的待遇,但他们想要的,或许不仅仅是这些。
系统面板再次亮起,不再是冰冷的提示,而是一段分析:
【人才流失风险预警:近期核心技术及管理人才流失率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半年内可能影响至少一个重要项目进度。】
【流失原因深度分析:薪酬福利非首要因素,家庭与生活稳定性需求权重占比高达78%。】
【关联事件回顾:1.马婷婷小姐涉足教育领域;2.集团尚未建立完善的员工关怀体系。】
萧远闭上眼睛,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终于明白了。他最大的问题,不是商业嗅觉不够灵敏,也不是战略眼光不够长远,而是他太习惯于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去对待一切,包括人。他把员工当成一个高效的组件,却忽略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家庭牵挂的个体。他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市场问题,却唯独没有解决他最应该关心的——人的问题。
“薇薇,”他睁开眼,眼神变得无比坚定,“这件事,交给我。你去做两件事:第一,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列出所有有类似潜在离职风险的员工名单和他们的主要诉求。第二,联系国内几家顶尖的教育咨询机构,让他们拿出几个方案,看看我们能如何为员工解决子女教育这个难题。”
周薇薇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这超出了人力资源部的常规职责范围,更像是一个董事长的战略决策。
萧远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无数的灯火汇聚成一片星河,就像他手下数万名员工的家。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建造一座商业帝国,但现在他才发现,这座帝国的基石,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他,作为帝国的缔造者,有责任让这些基石稳固,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他补充道,“这件事,我要和婷婷商量一下。她在这方面,或许有更好的想法。”
*
当晚,萧远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驱车来到了马婷婷位于南山的住所。她正在书房里看书,见到他进来,笑了笑:“这么晚了,公司的事处理完了?”
萧远在她身边坐下,将白天周薇薇汇报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他没有隐瞒自己的失误和反思。
马婷婷静静地听完,然后合上了书。她看着萧远,眼中满是温柔和理解:“我就知道,你会想明白的。其实,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哦?”萧远有些意外。
“我设立的那个儿童教育基金会,接触了很多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家庭。”马婷婷缓缓说道,“他们的困境和你说的如出一辙。很多顶尖人才,因为无法解决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安置问题,要么放弃了事业,要么举家迁移,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我一直觉得,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基金会,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不仅仅是募集资金做慈善,是不是可以联合有实力的企业,共同打造一个服务网络。比如,我们可以和优质的教育机构合作,为这些企业的员工子女提供入学绿色通道;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家庭顾问,为他们解决异地生活的各种问题。”
萧远的眼睛越来越亮。他发现,马婷婷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甚至比他考虑得更深远、更系统。
“这正是我想做的!”萧远激动地说,“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员工福利,这是一项战略投资!我们是在为公司的未来投资,也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婷婷,你的格局比我大得多。”
马婷婷笑了:“我们是在一起做事,谈什么格局。我只是觉得,赚钱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生活变得更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包括那些为我们的事业添砖加瓦的人的生活。”
两人彻夜长谈,一个宏大的计划在他们脑中逐渐成形。这不再仅仅是解决几个骨干员工流失的问题,而是要建立起一整套覆盖员工全生命周期的关怀体系。从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到老人赡养、伴侣职业发展,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网络。
这需要巨大的投入,更需要系统化的管理和长远的眼光。但对于刚刚建立起一个商业帝国的萧远来说,他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实现它。
第二天,萧远立刻召开了集团高层会议,提出了“远航员工关怀与家庭支持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高管们的一致认同。大家意识到,一个只追求效率而忽略人文关怀的公司,是无法长久留住人心的。
不久后,“远航教育与家庭关怀基金会”正式成立,由马婷婷担任理事长,萧远担任名誉理事长。基金会下设教育支持、医疗保障、生活服务等多个部门,开始与全国各地的优质资源进行对接。
萧远亲自签署了第一份协议,与国内一所顶尖私立学校达成合作,为集团核心员工的子女提供优先入学资格和学费减免。
消息传出,公司内部士气大振。许多原本动了离职念头的员工,都选择了留下。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合同,更是一家有温度、有担当的企业。
萧远站在办公室里,看着员工们脸上洋溢的安心与希望,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知道,他解决了一个比任何商业难题都更重要的问题。他不仅留住了人才,更守护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一个企业的灵魂。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预警,而是一句温暖的肯定。
【员工满意度指数显着提升,团队稳定性增强。检测到企业“软实力”模块正在快速成长。】
萧远笑了。他知道,自己离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家,又近了一步。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源于他对自己“二代”问题的深刻反思。他不仅拯救了自己的公司,也为自己的儿子女儿们,树立了一个更有责任感的榜样。
喜欢系统首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系统首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