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手上的活儿没停下,只是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示意。
他拿起最后一个装备,那是一只支小巧却亮度惊人的深海探照灯。
现在已经稳稳当当将它固定在凌越战术背心的肩带上。
做完这一切,他后退半步,视线扫过凌越身上的每一样装备。
从战术靴的绑带到头戴式显示器,一丝不苟地确认每件装备的位置和安全系数。
当视线不可避免地掠过凌越颈间那道若隐若现的红色指示灯时,老杨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滞了一刹那。
那双原本像平静湖面般波澜不惊的眼睛,此刻却翻涌着难以名状的苦涩。
那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自责,以及一种近乎固执的守护决心。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二十年前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那个孩子的身影正在与眼前这个要深入龙潭虎穴的年轻人重合在一起。
凌越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增加了,不自觉地把腰背绷得更直了些,手指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紧张地收拢又松开。
他没有继续开口,只是略显急促地拽上装备袋的主拉链,往常麻利的动作此刻却显出几分不自然的紧绷。
站在指挥台旁的叶骁默默注视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
他太了解这两个人了,他们之间这种别扭又深厚的默契,总让他想起一对不善言辞的狼群父子。
叶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抬手看了眼腕表,语气坚决:“各单位注意,立即转移。”
队员们动作麻利地拎起各自装备包,快速冲出安全屋,钻进停在院子里的那几辆印着t国警徽的黑色SUV。
发动机轰然作响,车队立刻消失在了夜色中,沿着滨海公路一路飞驰。
海军第四码头的灯光在远处忽明忽暗地闪烁。
还未靠近港口,凛冽的海风就裹挟着咸腥味儿直往人领口里钻,冻得人不由得缩起脖子。
军用探照灯将整个码头区域照射得亮如正午,连钢板缝隙里的锈迹都看得一清二楚。
“海龙号”深海作战潜艇低伏在3号泊位,流线型的艇身通体涂着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涂层,在强光照射下泛着暗哑的光泽。
潜艇上方密布的各种探测天线和作业机械臂静静地蛰伏着,如同沉睡猛兽锋利的爪牙。
身着制服的艇长带着三名高级军官早已在跳板旁站得笔直,显然是等候多时。
叶骁示意队员们加快步伐,领着老杨和其他作战人员快步走向停泊区。
鞋底踩在潮湿的钢板码头上,发出沉闷的哒哒声。
“叶队长。”
一个身高将近一米九、肩膀宽阔的海军军官迈着稳健的步伐上前,抬起右臂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我是蛟龙号潜艇指挥长王海。”
叶骁立即回礼,言简意赅:“王指挥,情况十万火急,详细的作战计划我们边走边说。”
他快速解释道:“目标位置的水深数据已经确定,此次行动的当务之急是潜伏进去探查情况,找到可能的生还者。”
“完全理解。”王海神色严峻地点头。
“潜艇已经做好出海准备,各位请立即登艇。”说着,他向旁退了一步,做出邀请的手势。
小队成员沿着狭窄的金属舷梯陆续进入潜艇内部。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金属撞击声,防水舱门紧紧闭合,将外面的世界彻底隔绝。
一股令人皱眉的铁锈味夹杂着机油的气息扑面而来,隐约还能嗅到医用酒精的味道。
潜艇内部的空间被充分利用,四周墙壁上密密麻麻排布着各种颜色复杂的管路和控制面板。
穿戴统一制服的艇员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忙碌着,虽然人员走动频繁,但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纪律性。
在王海指挥的带领下,叶骁一行人穿过蜿蜒的走廊,最终来到了位于潜艇核心区域的指挥控制室。
指挥舱中心的大型显示屏清晰地投影着目标区域的三维立体影像。
海域的水文特性参数不断在屏幕边缘刷新,蛟龙号的各项系统指标则在右下角稳定闪烁着。
叶骁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当前掌握的情报:
“根据我们的分析,海底基地很可能建造在黑石峡谷附近的断层带上,那片区域水下地形错综复杂,非常适合隐蔽建设。”
“另外需要特别警惕的是那艘神出鬼没的幽灵船。”
叶骁转身面向站在一旁的老杨,“老杨叔,您是海上作战方面的行家。”
“对我们的目标海域也最为了解,能否请您具体说明一下行动时的注意事项和行进路线?”
老杨微微点了点头,快步走到电子海图前。
此刻的他完全褪去了往日沉默寡言的形象,神情肃穆得像个历经百战的海军舰长,声音低沉但掷地有声:
“这片海域的水流状况很特别,中层水域至少有四处大型螺旋流,深层还有明显的流速突变带。”
“目标区域紧邻黑石海脊的断裂带,水下岩体风化严重,礁石群犬牙交错,现有的海图资料并不完整。”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在海图上画出一条路径:“我主张先向东南方向潜航,顺着这条海底裂谷的边缘行进。”
“这样可以天然规避强流的直接冲击,保持稳定的航行状态。”
“等靠近目标区域后,再调整到主动声呐探测模式,配合地形匹配系统小心避开障碍物。”
老杨顿了顿,指着屏幕上的一处闪烁区域着重强调:
“特别注意这个涡旋区域的边缘地带,常规声呐在这里基本失效,但恰恰是幽灵船最可能选择的进出路线。”
老杨的分析详尽周密,每一条建议都像教科书般严谨,透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不怒自威的气场。
王海的目光随着老杨的讲解在海图上快速移动,时不时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他身后的几名操作员赶紧在自己的设备上做着对应标记,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细节。
叶骁的视线落在了专注操作数据的凌越身上。
“凌越,关于水下基地的构造分析和可能的潜入方案,还需要听听你的意见。”
凌越的手指在面板上快速划过,屏幕上立即展开了一组3d模拟画面:
“综合这片海域的地震波分析和最近获取的信号特征,核心设施极有可能隐藏在这个巨型海底洞穴的最里层。”
他将图像放大了一倍,“进出通道不外乎两种。”
“要么是通过顶部的水流冲刷形成的竖井,要么是利用岩壁上的天然裂缝。”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继续说道:
“最优方案是先在安全距离外投放携带高性能传感器的微型潜航器。”
说着他指了指水下地形图上的几个标记点。
“待确认出入口精确位置和周边防护部署后,再从这些隐蔽性较好的侧翼通道切入。”
“没问题。”王海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地确认道。
“蛟龙号刚好配备了最新型的深海探测设备。”
他转头对艇员们下达了明确指令:
“就按照老杨同志制定的方案实施下潜作业,各小组立即着手准备,九分三十秒后准时出发。”
话音刚落,整个控制室的空气似乎都凝重了几分,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金属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显示器上的数据刷新速度明显加快,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整个舱室内。
潜艇的动力系统渐渐加大运转功率,发出沉闷的震动声。
蛟龙号庞大的身躯开始倾斜着驶向茫茫深海。周围的温度逐渐降低,舱壁凝结出水珠。
作战指挥室里安静得能听见通风系统的风声,操作员们死死盯着各自面前的监测屏幕。
手指悬空在键盘上方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偶尔能听见金属外壳在海水巨大压强下发出的细微吱嘎声,像是潜艇正在轻声抗议。
凌越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实时数据显示屏。
水下机器人发送回来的测绘信号正在一点一点勾勒出海底的大致轮廓画。
虽然画面时而出现断层,但基本的岩层走势已经能辨认出来。
老杨双手撑着厚厚的防压观察窗台,眯着眼睛试图透过这片无尽漆黑看到些什么。
他的指甲无意识地刮擦着钢化玻璃表面,眼神锋利得好似要把这深海戳穿,直达那个囚禁着他亲人的暗礁核心。
嘀——嘀——
急促的警报音刺破了舱内的宁静。
“监测站报告,水下机器人受到严重电磁干扰,信号链路完全中断。”‘
凌越的语气罕见地带上了几分紧张,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声变得更加密集。
“具体方位?”叶骁几步跨到凌越身边,肩膀几乎要贴上他的背。
“就是这儿,”凌越用手指重重点了几下屏幕角落的坐标。
“离目标还有大约9公里左右的位置。”
“干扰力度很大,覆盖范围也非常广,我们的主动式测距仪已经基本失效了。”
凌越尝试了几种不同的通讯协议重建连接,但反馈信号完全被杂波淹没。
喜欢暗夜终明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暗夜终明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